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国潮1980>第481章 万事随转烛
于叶赫民在行业内是学术专家,京城工艺品厂也不好不给面子,拒之门外。

于是一个管生产的副厂长终于出面接待了他们,也允许刘永清当面陈述其要求。

只不过这也仅仅是出于礼貌走个形势而已。

因为听的时候那个副厂长就明显表达出来不屑与不耐烦。

如同神游物外一样,一边用指节敲击桌面,桌子底下的脚也在地面上轻踏着。

而且等到刘永清把所有想说的都说完了,他也老半天没个反应,就这么用指节继续敲着。

伴随着墙上的挂钟也不快不慢的指针声音——滴,嗒,滴,嗒,滴,嗒……

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八分钟……

这样的干晾,别说给刘永清心里满不是个滋味。

就连叶赫民也看不过眼了,不能不主动为刘永清做起了说客。

“柴厂长啊,咱们也认识十几年了。我打这里刚建厂不久,就来充当顾问,咱们应该算是朋友了吧?那我就有话直说了,刘师傅和厂里的矛盾细节我不清楚。不过这回刘师傅找我来,确实是对他自己过去的一些行事方式后悔了。才想着把他的绝活留给咱们厂里,也算给咱们厂留点真玩意。我想,刘师傅的技术有口皆碑,何况也不要求什么待遇了。厂里总不会拒绝他这番好意吧?”

这时,副厂长才有所回应。

叹口气说,“叶先生,我不是不知道刘师傅的本事,要是开窑烧瓷,再带几个徒弟,确实能把刘师傅的技术留下来。可是厂里现在资金紧张啊!仿古瓷的需求本身就不多。我们确实无力进行技术方面的投入了。”

“现在的人,没几个人喜欢老物件的,买新瓷器的,大多数就图个便宜。而花的起钱买仿古瓷的人呢,人家干嘛不买真的老瓷器啊?所以关键问题就是,投入进去的资金,我们怎么才能收回来啊。刘师傅的技术再好,烧出来的瓷器没人买得起,那也白搭啊。”

“像这样的技术真的有用吗?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过去啊,刘师傅在我们厂的时候,我们是求过他的技术,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别的不说,人家乡镇企业用行动解释了一切。那这些技术要真有价值,人家又怎么会不要呢……”

这些话都是客客气气的说出的,可实则比用耳光抽刘永清一顿还让他难受呢。

什么叫诛心之语啊?这就是!

刘永清听着,好似腮巴子都疼起来来了。

而最尴尬的,他不知道是让脸上勉强挤出的笑容留着好,还是收了的好。

“我知道咱们仿古瓷的销售情况不太好,能体谅咱们厂的难处。可这不能否认仿古瓷技术上的价值,不能否认刘师傅的技术水平。我们毕竟是国营的工艺品厂,除了经济效益以外,是不是也有创造社会效益,保护工艺美术技艺的职责呢?应该为了长远考量嘛……”

眼看到刘永清强做笑容的脸比哭都难看,都有点扭曲了。

叶赫民心里不落忍,又再为其声张,竭力劝说。

他说的确实是实情,是心里话。

只可惜他是搞古瓷研究的学者,说学术问题他是专家。

可要论推卸责任找借口,他又哪儿是副厂的对手?

“叶先生,您就别难为我了。您说的这些都对,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厂里的工人要知道我把大家发奖金的钱都开窑烧瓷了,那还不把我办公室砸了?我连明天都过不去,还怎么长远?”

“就是工人不闹。厂里其他的老师傅们又怎么看我?人家还是厂里的人呢,要问我为什么不帮他们开窑烧瓷留技术,反倒给外人做如此投入。我怎么讲啊?”

“我这人,一生最讲义气,这一回,实在不同,我相当为难……”

就这样,一次次的争取,遭遇一次次的拒绝,最终还是没能让刘永清如愿。

等到时间又过了半个多小时过去,刘永清自己就近乎死心了。

他不愿再听下去了,也不敢再听下去了。

他膝踝子抖索着,自顾自站了起来,手扶着的墙壁,感到就像铁打的似的那么冰。

失魂落魄中,他什么也没说,就慢慢往房门那儿走去。

心里转的念头只有一个。

“废物……废物……我的手艺成了废物,没人要了……识趣点,走吧……”

出了门儿,刘永清突然又一阵眩晕,一个人手哆嗦着扶着墙就有点走不动道了。

那双已经重得跟灌了铅一样脚似乎已经不是他的了。

麻痹感也一阵阵的随着神经游走全身,他甚至连思维都迟钝起来了。

以至于连追出来的叶赫民搀扶他,询问他,他都难以应声回答。

“呃,呃,唔。”

刘永清的嗓子里响着,只有这样。

他仿佛觉得遭遇了五雷轰顶一样。

眼前是他一生中都想不到的,过不去的难关。

古人说,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他现在就真切的体味到了像前半句这种,被命运厌弃,失去了全部人生希望的悲哀。

不过好在这下半句,倒真不是什么坏词儿。

要知道,人生中最大的巧合,也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实际上恰恰就在刘永清的精神、ròu_tǐ几乎撑不过打击,就要垮塌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楼道里居然响起了脚步声,厂长和书记一起带着几个人找了过来了。

而且手里拿着不少的照片,见到刘永清就


状态提示:第481章 万事随转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