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国潮1980>第570章 金光大道

第570章金光大道

和煤市街街道缝纫社的情况类似。

隔了几条街的廊坊头条锦匣厂,今年年关之前一盘账,也落了个让人相当惊喜的大丰收。

1月24日下午三点多钟,锦匣厂的厂长办公室里。

老会计纪登莱将刚刚理顺的账目,现金收入和销货账目的汇总拿给厂长和车间主任看。

“去年咱们产值到了四十七万。实现增长十万元,利润的增长幅度更高,毛利比去年增长了五万两千多哪,实际全年净利润有六万五千多元……”

毕厂长和张主任根本没来得及过目,仅听老会计主任嘴里汇报的大致数据。

就不禁大为动容,齐齐叫了起来。

“怎么这么多啊!产值增长百分之二十一!净利润翻了三倍?”

“老纪,你没算错吧?怎么可能?”

毕厂长实在不敢相信这么好的数据,激动地翻看账目想要确认。

纪会计却信誓旦旦的作保。

“账目绝对没问题,我核对了两遍呢。再说了,钱就咱们账上躺着呢。我错了,银行也错不了啊。您就放心好了……”

张主任还是相信老伙计的业务能力的。

他就没去费神查看,而且直接发出了安心的感慨。

“太好了。这要是真的,今年咱们可是好跟上头交待了。再不用被局领导批评,说咱们厂拖轻工局的后腿了。”

可跟着,他也不免表示疑惑。

“只是奇怪啊。也没觉着怎么忙起来啊?咱们工人好像都没怎么加班……”

看他这样的不可思议,纪会计一个没忍住,乐了。

“你还奇怪?我才奇怪呢。我倒要问问你了,咱们今年锦盒的销售量,比起去年有百分之五的下滑,怎么利润反倒上去了?”

“另外绢人这一块儿也挺让人吃惊的。我从账面上看,今年绢人销量比去年增长了两倍多。将近卖出去四万元,根本就没有积压货。”

“这样一来,刨去了绢人车间的工资、劳保、煤火费、医药费报销,那净利可高达两万七千多元呢。”

“嘿,老张,这些你不会说自己不知道吧?你可是管生产的呀,理所应当只有你是最清楚的人……”

还别说,纪会计的话对张主任很有启发。

他一拍大腿,终于想明白怎么回事了。

“嘿哟,对对,我刚刚想起来了,全是托了小宁经理的福啊。今年年初的时候,原本咱们厂的老主顾,同仁堂和工美商店,都是削减了不少订单的。说上级要求提高利润,他们只能降低成本,精简包装。”

“当时我还发愁呢,咱们今年该怎么过。没想到,皮尔-卡顿宁经理居然和他们的要求是反着来的。刚一过春节,就问咱们,能不能把锦盒内衬增厚、增软。我说那得加钱啊,他说成本高点不怕,只要能有效防震、防撞,东西好就行。”

“要说这法国公司是财大气粗,报多少价是多少价,而且宁经理办事也痛快,一顿饭没吃咱们的,就让人把支票开出来了。这么一来,那一个锦盒利润顶过去俩啊。”

“何况到了九、十月份的时候,宁经理又两次追加订单。还全是高档货。除了增厚锦盒,什么八角的、六角的、双层的异形锦盒也订购不少。不但在量上,差不多弥补了咱们失去的份额,这些活儿油水也足啊……”

“那绢人呢?那边怎么回事?”

毕厂长也忍不住开口询问了,他刚刚看完账目,也注意到了绢人销量的反常。

“我记得绢人产量不高啊,那些老师傅不是都说,三天才能做个大的出来嘛。而且绢人车间也就七个人,他们一年能做个一万多块的绢人就不错了。怎么一下都到四万了?”

“嗨,绢人是这么回事……”张主任咽了口吐沫,“您忘了?咱们不是为煤市街的‘街道办’搞了一个代培的业务嘛。也是宁经理撮合的。后来煤市街街道就跟咱们送来了十几个待业青年。现在走了几个,留下了十一个人,算是能学进去的。虽然眼下没出师,可也能上手干大部分糙活儿了。咱们的老师傅,除了继续教他们怎么干,现在就专干细活。这一打配合,那速度快了不止一倍啊……”

“……而且这帮学徒工的工资,也不是咱们负责的……”纪会计这时也忍不住插口做补充。

“每个月,天坛‘斋宫’那边,都会往咱们户头上打六百块钱,用于给这些孩子开支。剩下的钱,还管他们洗理、劳保。”

厂长这才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不过,他可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高兴,反倒老半天都没再言语。

沉默中,嘴巴都蹊跷的抿紧了。

张主任和老会计主任,都是了解厂里情况的。

只要好好想想,他们并不难读懂此时厂长矛盾的心情。

“您是不是有点舍不得了?”

张主任先开了口,“要不我去和他们煤市街的李主任商量商量,咱干脆把这些孩子都招工进来吧。反正他们也是想解决街道待业问题。老李应该会卖我这个面子。”

“对,挺划算的。”

纪会计紧随其后附和着,“即使都转成正式工,这一年下来,也就多个七八千块的挑费。关键是这些孩子要也能独挑一摊了。绢人的产量很可能还能扩大一倍。那不就又多四万块啊。”

要说毕厂长是在打这个主意,确实让他们猜了个正着。

可问题是,皱眉思量了一番后,毕厂长忽然意识到了其中一个关


状态提示:第570章 金光大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