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玄幻奇幻>代理舰长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二十八章 黑洞因子

刘锦鹏的介绍还包括在各地架设固定的量子端基站的开销,他计算的比较清楚,地皮是按照均价算,材料、人工也是均价,然后最大的支出还就是量子端构建,总得来说一次性投入肯定小不了。但后期的维护就比较简单,除非量子端产生不匹配现象,那么基本要支出的就是一点人工、水电开销而已。

如果按照全国架设9个基站的密度来计算,一次性投入就会达到7020亿,相当于平均每个基站要花费780万。李景文不是很了解这个9万个基站到底是什么密度,刘锦鹏一句话就叫他明白了:“就是跟现在的移动电话覆盖率差不多,基本上除了极少数的地方,都有信号。”

可这个投资额度的确也太大了,一次性投入7020个亿,还不知道到底会受到多大的反弹,李景文可不会冒冒失失的就这么蛮干,他已经不是毛头小伙子了。因此他的建议也极具操作性:“不如我们先选定一个省做测试,你看怎么样?军方的要求另算,那是额外的支出,走军费开支,跟我们不相干。”

刘锦鹏也认同这个稳妥的做法,问题是试点到底选择哪个地方。李景文的意思是可以在北方挑个地方,主要还是因为北方地广人稀,电波通信覆盖率没有南方那么密集,受到的抵触必然会较小。他比较属意西伯利亚省,那个新征服的地区目前混杂着高加索人和汉人,还有少部分遗留在当地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

那个地方是电信企业较少涉及的地区,只是确保了重要地区的电话业务和手机业务,其他的偏远地区根本无人过问。主要还是架设基站的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条件极差,而且气候让大陆人很不适应。这些对于新兴企业来说。反而是极好的发展机会。

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是整个大汉帝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人口却排在倒数的地位。虽然很适合新企业站住脚跟,但对需要盈利的机构来说并不是个很好的选择。按照基站的覆盖面积,整个西伯利亚需要3200个以上的量子基站,比全国平均值高出860多个。但其盈利能力显然并不如大陆地区的南方省份。

这样其实对凝聚股东和大众信心不利,赚不到钱并不是量子通信本身不好,而是使用人数太少。这是刘锦鹏无法忍受的。他想来想去还是说道:“不如选在东北,那边的工业基础很好,人口密度也不小,盈利前景应该不错。而且东三省的面积不算很大,每个省最多一千**百个基站就足够了。”

李景文也知道刘锦鹏要考虑盈利问题,他提议西伯利亚的意思不是叫他亏本攒吆喝,而是先形成既成事实。这一点完成了之后再扩张也就师出有名了。不过股东信心和大众信心也是必须考虑的,虽然李景文认为宣传上去了,这些东西其实都好办。

最后协商的结果是双方各退一步,在远东省先进行一番推广。远东省是以伯力市为核心的广大区域,其第二大城市为海参崴。还包括被女真人称为库页岛的黑龙岛,这块地方从17世纪就已经是帝国的领土,在与俄国进行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终于是把边界线稳定下来。

而西伯利亚省则是从20世纪初的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大汉帝国占据的原俄国领土,包括与阿拉斯加相对的那一块突出的半岛地带和沿海的一些岛屿,其中就包括被俄国人称为堪察加半岛的龟壳半岛。据说是因为这个半岛突出部的形状看起来很像乌龟壳,所以就被叫做了这个名字。

西伯利亚省与远东省以通古斯市和庙街市的中线为分界线,通古斯市就是以前俄国人的鄂霍茨克市,而庙街则是明朝时东北地区行政机构奴儿干都司的驻地,目前是远东地区第一大港口,纯粹考虑吞吐量的话比海参崴还要大得多。

远东省的优点也不少,人口数量比西伯利亚省要多得多,而且人口成分比较简单,汉人占据多数,俄国人和日本人仅占极少部分,并且在远东省的日本人基本已经汉化完成,从外表看完全分辨不出有什么区别。俄国人在远东数量很少,主要是战俘的后代,当年俄国无力支付赎金,有很多来到西伯利亚的俄国人从此就再也没能回到西方去。

这些俄国人当中大部分都已经愿意在远东生活下去,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社会产生了不满情绪,这些人对远东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判断这些人的立场有个很简单的办法,愿意接受跨族通婚的就是顺从的,而坚持俄国人内部通婚的必然是对社会不满。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将近80年的历史,接受了跨族通婚的俄国人已经淡化了自己的血统,而那些坚持内部消化的家伙依然顽冥不灵,这些人是每个当地政府极为关注的对象。俄国政府目前也正在谋求让大汉帝国归还西伯利亚,虽然它在国际上上蹿下跳,但其实大部分国家都清楚,大汉帝国在西伯利亚花了这么多钱是绝对不会再还回去的。

但莫斯科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不过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俄国这么一跳,也许大汉帝国就会掏出几根棒棒糖安慰一下这个大朋友呢。不过李景文也说了,莫斯科也曾派出情治部门跟那些不肯归化的俄国人接触,因此在远东发展必须注意防止破坏和泄密。

远东省的面积大约比黑龙江多5成,而比西伯利亚少40左右,因此远东省的量子基站数量大约在2700个上下,按照870万的均价计算工程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八章 黑洞因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