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言情总裁>大明开局就登基>第177章 朝鲜省

京师

早朝之上,大臣都发现今天皇上的气色不错,脸上一直带着微笑。

三路大军连战连捷,国内的改革,也在顺利进行,反对的藩王被他大大剥削一番,朱由检当然很开心。

今天又收到一个让他更加开心的消息,朝鲜的东掳鞑子不但被全歼,朝鲜王朝还决定撤销国号,让朝鲜变成大明的一个省。

朱由检在龙椅上一坐,近侍太监立即叫道: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近侍太监话音刚落,礼部尚书范景文,手捧象牙板出班奏本:

“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检点点头:

“准奏。”

“谢陛下,大明科考本应在今年举行会试,但因为流寇四下作乱,会试一直拖到现在,仍然没有进行,在反腐倡廉之后,一批官员被斩杀,现在正值大明用人之际,臣请求陛下下旨重启会试。”

明代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的组织形式来表达其制度内容,这种表达方式最突出的表征是明代sān_jí考试。

即乡试、会试、殿试的详密措施与八股取士的模式化要求,乡试时间除个别情况外,基本上是三年一开科。

乡试从一开始即明确了各地的名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名额分配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乡试地域纷争情况的出现。

在乡试结束后,便进入了科举的第二级考试,即会试阶段,地点设在京师,又因为在春天举行,故又称其为“春闱

殿试,是sān_jí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级,也称廷试,即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策问考生,并决定一甲进士前三名名次等的考试方式。

考试内容,相比较于前两场考试要简单得多,只考策一道,殿试取录的进士其地位尊显,是明代殿试的一个突出特点。

明代“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一代名臣张居正,从小便是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考中秀才,23岁中进士。

明朝政府以八股文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文体,从主观动机上说,也有从考试学的角度来统一标准的认识。

今人称之为标准化考试,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有利于大规模公开考试的阅卷和评判,同时也有考察应试士子的文字能力和行文语言水平的目的。

作为大规模的全国统一考试,明代科举制度创造了一个极佳的范例。

即在由学校培养、分级选拔、科举取士、政治选官的系统化工程之下,将一种政府的主动化行为,转变为一种民众自觉参与,政府与社会互动行为。

朱由检对明朝的科举并不了解,既然礼部尚书提出重启科考,他就决定改革今年的科考内容。

“朕,准奏。”

“但是今年的制度和科考内容,朕决定改变一下,让通过第一阶段考试的考生,在15天之内,全部聚集到京师,朕要亲自出题目。”

礼部尚书范景文躬身施礼:

“微臣遵旨,不知道圣上何时出题?。”

朱由检略微沉思一下说道:

“今年考生只写一篇文章就行,至于考试题目,退朝后,你到朕御书房去取。”

“陛下……微臣遵旨。”

范景文一下愣住了,他没有听懂皇上的意思,正常可靠分三步走,即乡试和会试以及殿试。

可是皇上的意思,好像是一步到位。

见范景文没有搞清楚,朱由检并没有在朝堂上和他解释,准备退潮后再和他商量。

随后,内阁户部等几个部门的大臣纷纷奏本,将自己管辖下的一些事情上奏皇上。

总体来说,大明各项工作,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百姓生活水平也在渐渐提高,但目前北方地区还是以朝廷救济为主。

以前的荒地,都已经被耕种,田地里种的农作物,目前都还没有成熟,估计两个月后,朝廷的救济可以停止。

在大家都奏本完毕,朱由检才示意近侍太监宣读一份奏章,这是孙传庭派人送来的凯报。

近侍太监打开奏本开始宣读:

“朝鲜凯报,大明左路军孙传庭上奏陛下,托天子洪福,朝鲜全境已经全部光复,东掳鞑子均被歼灭。

伪李氏王朝主动退位,并且宣布取消朝鲜国号,朝鲜自愿成为大明一个省,请圣上命名。

另外,前兵部尚书,大明英烈卢象升之子卢爱国,率领起义军和左路军共同御敌,战死将士无数。

他们为我大明光复朝鲜,付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请天子能够给予封赏……”

近侍太监宣读完毕,朝堂之上顿时片沸腾。

“不得了,这是天大的好事,不但光复朝鲜,我大明还多出一块领土,孙都督劳苦功高……”

“什么?朝鲜废除国号归一大明,这是天大的好事,现在的大明真的是天翻地覆,空前强大……”

“对呀,前一段时间,流寇围攻京师,大明岌岌可危,当今天子力挽狂澜,现在不但歼灭全部流寇,强悍的东掳贼寇也被打成缩头乌龟,大明盛世即将开启,圣上英明呀……”

群臣眉开眼笑,议论纷纷,随后全部拜倒在朱由检面前齐声高呼: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吾皇可比秦皇汉武……”

朱由检也是满心欢喜,如今朝堂之上,文臣武将势力均衡,大家都在为大明的复兴而努力。

以前那些不干事,一天到晚盯着功臣短处的清流言官,此时一个都见不到,再也没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众位爱卿


状态提示:第177章 朝鲜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