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伐清1719>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历登基
底攻克,可谓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群臣们纷纷开口赞颂,在他们的眼里,宁渝能够率领大军从无到有,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克服中原,已经堪比唐宗明祖,特别是这一次的北伐之战,更是打得清军落花流水,毕竟历代的北伐之战哪有这么干净利落的?

宁渝微微颔首,轻声道:“即便如此,可是咱们也不能大意,毕竟伪清实力未绝,目前依然拥有辽东之地,尚有蒙古、甘肃、青藏以及乌里雅苏台诸地藩属,因此北伐尚未真正结束,诸位卿家亦不能放松。”

内阁次辅崔万采当下便拱手道:“陛下说的不错,决不可纵容残清苟延残喘于世间,需派大军荡平辽东,诛尽杀绝。”

众人当下心里如同明镜似的,当下纷纷开口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愿竭尽全力,恢复华夏一统伟业。”

宁渝哈哈大笑,当下便吐出了自己的意思,“北方事物繁重,因此亦当设立都城,以镇四方,只是南京之地事关重大,亦不可废除,因此,朕以为可行二京制,京师为北都,南京为南都。”

“陛下所言极是,臣等亦当谨遵之。”

大朝会主要还是以务虚为主,因此等到下朝之后,宁渝很快便遣人将内阁诸臣请了过来,当下便望着众臣轻声道:“北方事物繁重,绝不在于南京之下,因此朕将会在京师久驻一段时间,内阁和枢密院亦当安排要员进京,南京方向暂时可留副手处置。”

崔万采抚须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年前发完南京的急递已经有了回信,内阁认为在二月份之前,将会直接迁到京师来,至于行政院则会紧急调拨一批实干之才,进入京师重组各大衙门,稳定政局。”

宁渝点了点头,他对于内阁的手段还是很放心的,轻声道:“当年李自成进入京师之后,没过多久就被清鞑赶出了京师,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内阁及枢密院都要仔细体会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和教训!”

众人神情微微沉默,打天下易,治天下难,这一点从在南京的经历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若非宁楚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实干人才的培养,那么根本不会取得今天这般的局面。

“过去的时候,那些举人们都会进京赶考,对于咱们来说,也是一次赶考的过程,只不过考题换成了在北方的数千万百姓,考官换成了虚无缥缈的民心......宁楚起势源自民心,绝不能在这个地方上跌倒!”

宁渝脸色有些沉闷,低声道:“新朝新政,内阁当全力普及新政以及土地田亩制度,中间遇到的任何阻力都要克服,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决不可轻易手软.......禁卫师在辽东,第一师将会临时作为京城的卫戍军队,但凡有所配合的,都可以开口。”

“都察院也要注意,胜利了,很多人的心里都会有骄纵情绪,这个时候都察院绝不能轻易姑息,一旦姑息就会犯下大错!到时候影响的是我宁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还有威望!”

等到宁渝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说出来后,众人脸色却是有些变了,他们内心的一切骄狂,似乎被泼了整整一盆冷水,当下也清醒了过来。

瞧见众人似乎被震慑住了,宁渝便停下来喝了一口水,他正准备针对粮食问题,同崔万采继续沟通一番,却听见殿外传来一道声音,却是从辽东方向过来的紧急情报,需要禀告黑皇帝。

等到侍卫接过秘密情报,递给了宁渝看之后,却是将宁渝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冷意。

“弘历已经登基继位,年号乾隆......清廷贼心不死,速传枢密院!朕倒要看看,再打死一个乾隆,还有几个冒出来?”

.......

南北之战刚刚拉下帷幕之时,从朝鲜半岛方向的海面上,却驶来了一艘船只,上面挂着一面朝鲜王旗,它在宁楚海军战船的保护下,朝着京师的方向前进。

在船舱中,几名身着大明官服的老者此时正相对而坐,说话的时候也是一口极为纯正的汉话,只是与船只上挂着的朝鲜王旗放在一起,却是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此番出使天朝,只为我朝能重归天朝宗藩体系之中,也要让天朝陛下能够明白,我朝鲜一直都在谋求反抗清鞑之掌控,此乃关键。只可惜朝廷中奸臣当道,竟然到现在还在是否用清廷王号而争论,实在是愚不可及。”

说话的老者乃金世俊,乃朝鲜承旨金一镜的心腹,也是当今着手可热的权臣,而与他相对的其他几名老者,亦是此次出使的使臣。

另外一人唤做柳正烈,他亦是高声赞同道:“自从丙子之役,朝鲜上下便一直心怀故明正朔,如今天朝驱逐鞑寇,朝鲜自当重归天朝之下,岂能继续事清寇?”

众人脸上都浮现出一丝赞同之色,对此开始议论纷纷,然而角落中一人的神色却是带着几分忧虑,并没有第一时间表示赞同。

自从八里桥之战结束后,余波逐渐激荡到了朝鲜,也给朝鲜带去了一个疑问,那就是要不要立马表明立场,更改年号?

表面上看上去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在如今的朝鲜,却成为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甚至关系到朝鲜的生死存亡。

“朴允熙,你的看法是什么?”金世俊侧过身子,笑眯眯地望着那人。

那名叫做朴允熙的老者却是长叹一声,低声道:“领议政和左右议政大人决定之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历登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