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可惜让有些观众失望了,在悟出来是因为莫辛-纳甘步枪后坐力比三八大盖更大,才会脱靶之后,男主角确实是指导了他。
只不过只是说了从书上看的,手上绑沙袋训练手部力量,可以解决后坐力的问题,还能盯着煤油灯的火焰晃动,来练习瞄准。
屋子里一片漆黑,男主角看了一眼举枪对着煤油灯瞄准的张益,转头睡去了。
镜头再度一转,队伍已经踏上了战场,伴随着旁白,观众们知道了男主角已经能够适应军队的生活,并且卫生队还多了个新兵,给他打下手。
之后的行军途中,张益每次都在双手上绑了两个20斤的沙袋,有风的时候就举枪对着摇晃的树叶练习瞄准,晚上条件允许,就对着煤油灯的火苗练习。
“我说小芳,你这是干啥呢,练这玩意有啥用啊,还不如跟着老李头当卫生员,要不然去炊事班也成啊。”有老兵打趣道。
“你懂个屁,这是书上说的。”一脸倔强的张益回怼了一句,就自顾自地练习了。
.......
战争的一切都是残酷的,缺衣少粮,经常在雪地里趴一天,只能拿点树叶盖着。
而在沉闷了五六分钟之后,也终于迎来了一场战争戏。
三连包围了一小股敌人,双方猛烈地交火。
可是,突然前方传来一声流利的中文,喊着自己人。
段奕洪命令队伍挺火,可是对面并不是自己人,只是一个华裔米军,趁机偷袭了他们,并且逃出了包围圈。
好好的一场围歼,结果敌人跑掉了,自己也多了无畏的牺牲。
整个三连从上到下都无比的憋屈,男主角却有些茫然。
旁白响起:当时我很不明白,那个人明明和我们长着同样的相貌,同样的皮肤,说着同样的话,为什么会这样。
“草!”
观众也看的憋屈,心里暗暗冒出一句国骂。
战争片,任何对自己军队不利的场面,都会让人看了不爽、难过,即便是真实的。
更别说是如此憋屈的结果了,本来就要全歼这小股敌人了,却以这样的结果告终,是个人都会不爽。
“李谦他会不会拍战争片啊!”
旁白还在继续:连长很生气,连一向和蔼的指导员也发火了,小芳还想追上去,不过连长还是让我们休整队伍,准备撤退,防止敌人大部队。
从那以后,连长也想出一个办法,我们也可以扮成南棒人,去偷袭敌军,连队里有会说棒子话的,可惜我们没有白皮肤的人,要不然会更容易。”
伴随着旁白,一幕幕三连扮成南棒军队偷袭敌军的画面一一闪过,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这下观众们就舒服了。
“我就说嘛,李谦从不会拍那种让人憋屈的剧情!”有观众内心很兴奋地小声比比。
“这操作有点像《集结号》里邓朝踩地雷了,遇到米军,张翰宇说鸟语忽悠米军的剧情啊,李谦还真是活学活用。”
“不过那汉尖太恶心人了,后面要是不揪出来干掉,还是不爽。”
......
战争接着继续,开始了大规模作战。
三连不再是单独行动,和团里大部队汇合,开始了一场场规模不小的战斗。
上千人开始昼伏夜出,白天一整天原地隐蔽,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晚上才行军。
避开敌机侦察轰炸,拉近和敌人的距离,最大化地缩小火力差距,然后第二天晚上悍然发动攻击,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我们的男主角,就一次次地带着另一个卫生员新兵穿梭在战壕里,冒着炮火救治伤员。
一场场胜利,枪响炮轰之间,观众看的热血沸腾,很是自豪。
不过,紧接着米军学乖了,开始与致远军拉开距离,不计弹药量,持续不断地用“火海战术”猛烈打击志愿军进攻的矛头。
战场无比惨烈,即便三连的战士们再英勇,血肉之躯也抵不过炮弹。
越来越多的战士受伤,死壮也越来越惨烈。
作为连队里唯二的卫生员,男主角也越发地疲惫,不过看到那一个个受伤的战友,即便再累也还是坚持着。
之前的战争是胜利,这次变成了惨烈,观众们心里也很难受。
看到受伤的战士把自己的干粮让给男主角吃,让他吃饱了有力气救治其他伤员的时候,有人用力捏了捏手里的爆米花桶。
连续的失利,队伍情绪比较低落,那个在连队里和段奕洪完全不同,很和善的指导员开始给大家打气。
“我们今天的战争,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不必要战争。我们今天的苦难,是为了我们后代不用再吃这个苦,我们和米帝国主义拼命,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不用被欺负!”
一番番在大家看来给打鸡血的话,不过配上剧情的进度,却没有让人感觉到有一点俗套。
这总比李谦记得的一部关于北棒战争的电影里一样,整部电影里连指导员、政委都没有,更没有党。
没有政治背景,你要不说这是志远军,不知情的人去看电影,还真不知道这是一支什么部队。
......
随着战争深入,也越来越壮烈,为了应对敌军的计策,三连所在的团头天夜晚就进入敌阵地前沿潜伏,第二天整个白天都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隐蔽。
整整一个团上千人,在敌人枪口下隐藏接近24小时。
时不时地会有敌人的机枪扫过潜伏阵地,被打中的战士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