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科幻未来>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第477章 比自己弱的人都在努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求订阅)
两种方法,许秋权衡了一番,最终选择了第一种,毕竟,他有系统可以帮忙摸索嘛。

现在,许秋已经把复制到模拟实验室中的这台调试好了,到时候返校过后他打算去一趟江弯,提前把现实中的那台也调好。

另外,其实还有第三种调整方法,虽然不是很提倡,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那就是忽略实际上的膜厚,只用仪器显示出来的数据作为参照。

也就是说,我们不去管实际膜厚是多少,就认定仪表显示出来的结果是相对正确的,哪怕仪器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误差会很大。

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标定实际的厚度,可以直接进行优化,所以比较节省时间。

而且,对自己课题组内部的研究也没什么影响,只要找到最佳的条件,并一直沿用即可。

不过,如果把文章发表了出去,可能会导致同行们很难重复实验结果。

像是蒸镀传输层、电极的话,其实倒还好,因为这些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膜厚差10-20,最终效率的绝对数值,可能也就差0.5-1,其他课题组还是可以大致重复出来的。

但如果是一些关键性的实验操作,存在问题的话,那想要重复出来就很难了。

现实中,确实也存在使用第三种方法的课题组,有些可能是故意想模糊实验条件,也有些可能是无意的。

比如,张三是做有机合成的,他要合成某种化合物,参照了一篇文献。

文献中说:“某个反应要在常温中剧烈搅拌过夜,然后……最终得到化合物3。”

结果,张三实际重复了一遍,发现最终合成出来一了烧瓶的渣渣,点了个板,发现上面全是点,喜提一根“糖葫芦”。

张三分析原因,发现发表这篇文章的课题组在咖喱国,文章发表日期是在夏天,而自己是在国内北方的一所高校实验室做的实验,且现在处于冬天。

同样是“常温”,对方文献中可能是30摄氏度以上的常温,而张三自己实验室就算开着空调、暖气,常温可能也只有10-20摄氏度……

别小看这10-20摄氏度,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中,温度是在指数上的,换言之,如果温度相差10摄氏度,反应速率通常会相差2-4倍。

而且,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存在活化能的,必须要外界给予的能量达到一定临界条件,才会让反应发生。

另外,“剧烈搅拌”也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词,到底转速600r.p..算剧烈呢,这都很难说的清楚。

最后,“过夜”也比较模糊,从第一天早上7点投反应,到第二天晚上7点结束反应,一共反应36小时,这属于过夜;而从第一天晚上7点投反应,到第二天早上7点结束反应,一共反应12小时,同样属于过夜。

“常温”、“剧烈搅拌”、“过夜”都属于比较常见的模糊表达,如果为了准确,比较规范的写法,应该是“某个反应要在30摄氏度,1000r.p.m.搅拌下反应24小时,然后……最终得到化合物3”。

与之类似的情况,李四是钙钛矿的,他要重复一个实验现象:“某种钙钛矿薄膜在空气中放置24小时,不会变色”。

结果,李四也是重复不出来,他发现自己做出来的结果,二维钙钛矿薄膜从手套箱拿到空气中,出来不到五分钟就由黑变黄了。

最终,李四分析原因,发现发表文章的课题组位于空气湿度比较低的城市,而自己实验室的空气湿度比较高,同样是“空气中”,不同地方的空气也会有所不同。

除了标定江弯蒸镀仪器外,许秋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y12材料的衍生物,包括y13、y14、……

其中,y13、y14对应于端基的修改,也就是将y11、y12中的icin、icin-2f端基替换为icin-l。

y14的性能最好,与j4给体结合,得到的基于j4:y14体系的器件效率,最高可达16.41。

说起来,自从学妹合成出来j4后,课题组里关于聚合物给体材料性能方面的优化,基本上已经陷入了瓶颈,难以找到性能更好的体系了。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不论是j系列、h系列给体材料,它们可供优化的反应位点太少了,基本上都已经被优化到了极致。

想要取得器件性能上的突破,就必须做出比较大的改变,开发出全新的体系。

而想要做一个全新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基于现有的已经优化到非常好的体系,去找寻新的体系,大概率只会让自己的性能越做越差。

以现在非富勒烯受体体系为例,itic系列开发出来这么久,许秋也就只找到了一个y系列受体材料,能够全面优于itic系列,其他很多体系都扑街了。

但即使这样,y系列材料也不是全新的,它的端基还是沿用了itic系列的icin衍生物。

因此,在给体材料选择方面,许秋打算还是像之前投稿《科学》文章的叠层器件中使用“外援”一样,从同行们那边找一些合适的给体材料,用于自己的y系列受体体系中。

毕竟,现在国内国际上做有机光伏的课题组不说上百家,几十家还是有的。

自己都带领团队合成出来了itic、idic、ieico系列的受体材料,j系列、q系列的给体材料出来,其他人总该有些声音吧。

总不能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的工作都包圆了,那也不现实。

人的想象力和思维总


状态提示:第477章 比自己弱的人都在努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求订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