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高伯逸跟独孤罗两人都以化缘为幌子,在洛阳城里晃来晃去,还真被他们看出来一些东西。
“元氏的人啊,看来司马消难也不傻嘛。”
这些他们跟踪了一些从司马消难府里出来的犊车,果不其然,大多都是北魏元氏遗族的人。
东魏时期,高欢迁都邺城,元氏族人很多搬迁到了邺城,但也有很多人留在了洛阳。
高伯逸和独孤罗两人盘坐在一户已经成为废墟的府邸大门前,思考这些的收获和体验。
像此处这样的府邸,洛阳还有很多,也没人乐意去修缮,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拍古装鬼片绝对是个好地方。事实上,一直到隋朝建立,这座旧洛阳一直都没修复。宇文凯后来在现在这个洛阳城的西面,又建了一座洛阳新都。
那个才是在唐朝大放异彩的洛阳城。
“师兄,这些我们什么都没做,现在不去司马消难府上转一转吗?”独孤罗不解的问道。
他被关了二十多年,自然是不知道什么叫做“投石问路”。
高伯逸之所以不去司马消难府上,是因为一去就会被怀疑,那简直就是在自己脑门上写着“我是奸细”。
“今先回去,明开始,我们就要在这附近宣讲佛法了!”
高伯逸丢出一个重磅炸弹来!
“宣讲佛法?你真不是开玩笑?”独孤罗完全被高伯逸马行空的想法惊骇到了。在他眼里,高伯逸杀人放火睡妹子,这样的人都可以宣讲佛法了吗?老是不是真的瞎了眼?
讲佛法是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宣讲佛法,高伯逸又不是得道高僧。
司马消难现在肯定是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联想。
“洛阳城守段思文,乃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不怎么靠得住。这样,你拿着我的信物,去金墉城联络一下,到时候就这样。”
高伯逸嘀嘀咕咕在独孤罗耳边了半。
“真能行?”在高伯逸身边,独孤罗也是被锻炼出来了,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那好吧,我今夜就去金墉城。”
两人又装模作样的在城里转了一圈,他们身后果然有人在跟踪。高伯逸假装不知道,带着那些人胡乱兜圈子,同时有缘化缘。
直到黄昏才返回白马寺。
那些人跟到一半就没有再跟下去了,因为高伯逸和独孤罗两饶行为,跟普通和尚没什么区别。
第二,高伯逸带着独孤罗,两人来到离司马消难府邸不远的集市上,高伯逸直接盘坐地上,开始讲佛家故事。
他要的是影响力,又不是真的跟什么人讨论哲学问题。
两个和尚盘坐闹事,虽然引来了很多吃饱没事的闲汉,但更多的人只是路过瞟一眼,然后匆匆离去。
这种事情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北魏洛阳在巅峰时期超过一千座寺庙,和尚在街上讲经多稀罕啊?
“咳咳咳!”高伯逸轻咳了三声,开始讲故事。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偷光顾,他怕惊动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偷身上,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偷的背影,感慨地:’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诸位,这个故事是要明什么呢?”
讲故事的时候,高伯逸是闭着眼睛的,当他睁开眼睛以后,整个人都显得宁和安详。
“好人有好报?”
人群里面一个人疑惑的问道。
“不错,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但更重要的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衣服就是月光,月光就是衣服。是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内心的想法。”
高伯逸似笑非笑的看着那个提问的人道。
虽然不怎么明白,但是感觉很厉害啊!众人都在回味“大师”刚才打的禅机。
“大师,再讲一个吧!”
人群里又有个人吼了一声。
高伯逸微微点头笑道:“那是自然。”
“从前一名虔诚的信徒遇到了难事,于是便去寺庙求拜菩萨。当他走进寺庙时发现也有一个人在跪拜菩萨,后来仔细一看觉得那人与菩萨长得很像,便问:‘你是菩萨吗?’
那人回答道:‘是的。’
‘可你为何还要拜自己呢?’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菩萨笑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故事完了,周围的人群像是傻了一般,安静得针尖落地都能听到。
“好!大师得好!求人不如求己!”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又连续讲了几个,高伯逸才神情肃穆的道:“佛祖前些日子托梦给我,洛阳兵祸就在眼前。众生只有行善积福,才能化解这场灾祸。”
真的是这样么?
套路也太明显了吧?
独孤罗面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