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千金谋势>第八十一章 改革

待李复书在赵学尔跟前站定,赵学尔突然后退一步,跪倒在地,十分郑重地给李复书行了一个臣子朝见天子的礼仪。

李复书被赵学尔的郑重其事唬了一跳,赶紧去扶赵学尔:“这是做什么,怎么还突然行起这么大的礼来?”

赵学尔起身笑道:“我若是穿这么一身去安仁殿,一应仪仗事宜又要搅扰得宫人们不得安宁,但若不着此衣服与陛下面奏,又觉得有失郑重,所以只得请陛下来北辰宫了。”

“哦?皇后究竟要与我说什么事情?”

听赵学尔这么一说,李复书更加好奇。

赵学尔从宽大的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递给李复书道:“这是我写关于地方州县发展和地方官员选拔的几点看法和建议,想请陛下看一看。”

李复书笑道:“原来是这件事情呀,皇后直接与我说就是,何必如此隆重?把我都吓了一跳。”

他虽然这么说着,但还是接过赵学尔的奏折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就神色严肃了起来。

有些地方他似乎觉得还不错,不禁点了点头;有些地方他似乎又不甚赞同,不由得眉头微皱。

待李复书看完了奏折中的内容,赵学尔十分期待地问道:“陛下觉得如何?”

李复书看着奏折意犹未尽,忍不住点了点头,笑道:“这个把全国各州县地方划分等级,并且实施不同的政策治理地方的想法不错,你是怎么想到的?”

南唐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均,贫富差距巨大,以至于常常有偷盗抢劫、杀人越货、甚至作乱造反的事情发生。尽管如今刑罚严苛,但这样的事情仍然屡禁不止。

李复书身为皇帝,自然希望全国各地都能繁荣发展,南唐的每一个子民都能衣食富足,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只是他虽然有这个心愿,自从他登基以后,也发布了几个他认为是利于百姓生产和生活的政令,可常常各地方收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有些地方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如今南唐全国各地都是施行的同样的政策,征收同样的税收,百姓们要履行同样的劳役。

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把全国各地州县按照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分为三六九等,再依等级实施不同的政策治理地方。

如果赵学尔的想法当真得到实施,是不是就能够实现全国各地共同发展,百姓们全部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美好愿望了呢?

赵学尔道:“承州与朔方接壤,虽然城中有重兵守卫,可郊外却没有那么多兵力来保护。特别是西郊的苍怀县,在长源江以西,与朔方青州只隔着一个小山头,一旦朔方军队来袭,他们必然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掠夺和攻击。六年前,盛金带兵攻打承州的时候,就曾经抓了许多苍怀县的百姓胁迫承平军开城门投降。”

“后来战事稍有停歇,父亲便让他们搬到荆仓县的一处荒地上,由官府出资为他们建造房舍,而且他们还可以凭借手中的田契在荆仓县获得与原来同等大小的土地。这样有了房,又有了地,他们便可以在荆仓县重新生活。而且还有了长源江的保护,再有朔方军队来袭,他们至少可以来得及逃跑或者藏起来,等到承平军来救他们。可愿意搬家的人只有一少部分,大部分人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搬家。”

“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守旧,舍不得原来的家?”

李复书好奇道。

明明他们搬了家以后,生活没有改变,生命却能够得到更好保障,为什么他们就是不愿意搬家呢?

除了守旧,李复书想不出其他的原因来。

可若是因为守旧而丢了性命,这也太愚昧无知了吧。

赵学尔摇了摇头:“后来我发现,愿意搬家的人,都是家里多少有一些资财的人,而剩下那些不愿意搬家的人就是家里贫穷,没有余财的人。”

李复书还是不解:“官府为他们出资建房,又给他们划分了新的田地,搬家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这与他们有没有余财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学尔道:“官府虽然有补贴,但究竟资金有限。虽然给他们建了房,也给他们划分了土地,但他们搬家的车马费用却要自己出,一些大的物件搬不走,便只能扔掉。新建的房子只不过有个框架而已,至于其他的修饰,比如抹白、门窗、篱笆等等这些却还是要他们自己去添置。”

“分给他们的荒地也要他们自己去开垦,荒地的收成若想赶得上良田,没有个三五年总是不行的。而那些不愿意搬家的人,就是连这些小小的损失都负担不起的人家。既然搬了家也没有活路,还不如安分呆在原地,至少能过一日是一日。”

听了赵学尔的解释,李复书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他之前只以为是那些人愚昧守旧,却没有想到他们不愿意搬家确是有自己的苦衷。

李复书闷闷地问道:“那那些人最后怎么样了?”

这几年朔方和南唐的战争尤为频繁,不用问也知道,那些人可能多半已经死了。

可他还是心存侥幸,想问上一问,也许

也许这些人还活着呢?

赵学尔道:“当时我们与朔方战事不断,需要修建许多防御工事。父亲便让人把这些搬不起家的人挨家挨户地登记造册,只要他们每年服半年劳役,修筑防御工事,官府便会帮他们搬家,免去他们近三年的税收,并且给与他们粮食补助,直到他们地里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

状态提示:第八十一章 改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