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给洛阳冠以“文都”之名,搞不好未来会失控。
思来想去,姜万钧一直没能拿定主意,眼看着洛阳的局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接下来就到重建的时候了。
再不下定决心不行了,城市规划还没做好,城外的百姓可不能一直就这么拖着。
现在天气暖和还好,等天凉了,迟迟不能搬进新家,非出事不可。
正好杜宇和包文求见,姜万钧果断选择将洛阳的重建工作交给商部来负责,同时少府参与进来,将洛阳打造成为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市。
或许未来海运开启之后,东南沿海城市更有优势,但眼下中原大地上,百废待兴,急着大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不符合大宁现在的实际情况。
那么以洛阳为经济中心,是完全可行的。等道路修好,长安到洛阳,两日之内便可到达。
决心一下,姜万钧立即调褚亮来洛阳坐镇,杜宇,包文,许敬宗,颜六,再加上赤牛,将会陪同褚亮留守洛阳。
三天之后,丘行恭与李孝恭的一战落下了帷幕,李孝恭只带着三千余残部突围而去。
而另一边的秦琼,在围困屈突通数日之后,逼降了屈突通。
至此,中原一战而定。
姜万钧一面命丘行恭返回晋阳坐镇,一面命苏定方协助颜文远清剿长江以北的残敌。接着又令秦琼和程咬金,牛进达南下,对杜伏威等贼寇展开围剿。
李靖则带人西进,威慑西域诸国,防止他们“犯错”。
大宁接下来将大力发展经济,姜万钧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尤其西部各方面势力较为复杂。
而这个“稳定”,离不开宁军的威慑。
接下来的半个时间里,姜万钧一边调兵遣将,一边令内阁派出合适的人选出使周边各国。
中原已经完成一统,低调不再符合大宁现在的气质,该高调的时候姜万钧自然不会手软。
那些想要趁着大宁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收复中原作战,无暇顾及的时候搞事情的人,这会儿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态度。
该朝贡的,该送质子来长安的,再拖下去,姜万钧可就没有那么多耐心。
事实上,对于所谓的朝贡,姜万钧根本看不上眼,甚至想过干脆取消。
但魏征说得对,朝贡的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一个态度问题。
当然,这其中,一定会有人表面上恭顺,但在背地里却暗藏祸心。
不过没关系,哪怕是假的,装着装着也就变成真的了。
姜万钧还没离开洛阳,得知高句丽派出了一支庞大的使团队伍前来觐见。
这支队伍刚出幽州进入冀州就被苏定方等人给截获了,正在送来洛阳。
姜万钧只能推迟返回长安的时间。
等了几天,当姜万钧见到这支使团的时候有点蒙,不是说一支庞大的使团队伍吗,怎么就两个人?
在文书上,用“庞大”这个词是不是太草率了?
高句丽使节见到姜万钧,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控诉着他们这一路上的遭遇。
从高句丽出发的时候使团有五千多人,其中有一千多人留在了涿郡,三千多人兵分两路,一路往南走,一路往西走。
往南走的,刚出幽州,就被罗士信和席君买给撞见了,二话不说就发起了冲锋,最后只有一人活了下来。
而往北走的那一支使团,碰到了苏定方,话还没说几句,苏定方就抽出了刀子,嘁哩喀喳一番“厮杀”,最后也只剩一人。
所以,一支庞大的使团,就这样在到了洛阳的时候,就剩下他们俩了。
如果不是为了向皇上交差,八成他们俩也活不到洛阳。
听到两人的控诉,姜万钧的脸冷了下来。
说得好听,三千多人,还兵分两路,这特么是使团?
分明是没安好心,换成自己是罗士信和苏定方,也会毫不犹豫的下死手。
果然如同姜万钧猜测的那样,罗士信说起了他们碰面时的情形。高句丽的队伍中,大量人员顶盔戴甲,旗帜鲜明,分明是一支战斗队伍。而且队形比较分散,似乎在沿途找什么东西。
因此在大宁的斥候发现了他们之后,立即上报,罗士信和席君买为安全起见,做出了攻击的决定。
而苏定方的理由很简单,对方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挑衅大宁的威严,所以他临机决断,下达了“惩戒”的命令。
这几年苏定方镇守草原,“惩戒”是姜万钧授予他的权利。
如果草原上某部落,表现出了敌意,挑衅大宁的权威,苏定方可以先斩后奏,对某些人或者部落,进行“惩戒”。
听到苏定方的话,高句丽使节不干了,“你胡说,我们只是表明了身份,要求你们公正,平等对待使团成员,何来傲慢,挑衅?
还请宁皇明鉴,高句丽绝对没有冒犯的意思,仅仅是要求大宁承认高句丽国平等地位……”
“放肆。”许敬宗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即便是高句丽王亲来,也只是陛下的臣子,你竟敢要大宁与高句丽的平等,还狡辩说没有冒犯的意思。这不是傲慢,何为傲慢?
陛下,臣以为苏将军没有说错,这高句丽人果然是傲慢无礼,论罪当诛。”许敬宗杀气腾腾道。
“臣等附议。”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全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高句丽使节有点傻眼,有那么一瞬间,他真以为自己错怪了苏定方。
再看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