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谁难受谁知道>第272章闹事的开端

冲突未必都是剑拔弩张的,即便到最后一定要剑拔弩张,也会有个言语较量的铺垫在先。

…………………………

陆雨驰挺后怕,觉得正如王小猫、韩士奇以及很多关系较近的朋友跟他说过的——他很多时候确实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他暗自庆幸刚才自己说那些关于黄大今的话时杨小莹正在台上讲话,不然杨小莹可能也会尴尬。

杨小莹的发言虽然不如杨米那样辞藻华丽,却也是大方得体的表达了对王小猫这间无忧茶馆开业的真心祝贺。这“真心”还不是表面功夫,她深知王小猫和陆雨驰的关系,所以自己帮了王小猫的忙,陆雨驰也会感激自己。

杨米和杨小莹发完了言,伴随观众们的掌声下了台、走回这个包厢。她俩这样的举动也引发观众们不禁都朝这个包厢张望,虽然未必场中每个角度都能看清包厢里的人,但他们肯定对这个包厢中还有什么人心生好奇。

包厢中的几人都没理会外面的目光和议论,他们聊着、也看着台上的演出。

第一个节目是很多年轻演员在台上合唱的发四喜,是十不闲的一种。过去园子、茶馆的曲艺专场,演员们先来上这么一段,听着喜庆、热闹,这是拢一拢观众的耳音,也是给更多演员一个露脸的机会。

唱起来一般是以“福”、“禄”、“寿”、“喜”四个字分别引出四句话,不过旧时候曲艺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文字教材,所以有着很多个不同的版本。

当然,这样的节目虽然是相声界的传统,但在今天看来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可郭小铁有个习惯,一旦有机会就乐于介绍、推广这些传统文化,所以这段发四喜唱完、郭小铁上台继续主持,他也说起了这些。

这些今天看着没有意思的传统,再加上郭小铁本来在圈中人缘就不好,何况下面很多本就是来捣乱的,所以一个人站起来、高声喊道:“用这些封建落后的东西凑时间,你们有没有相声?”

陆雨驰他们在包厢中见这一幕,知道这就是闹事的开端。冲突未必都是剑拔弩张的,即便到最后一定要剑拔弩张,也会有个言语较量的铺垫在先。

而王小猫立刻疾步朝台上走去,郭小铁还在解释,王小猫已经走上了台,抱拳施礼、对着麦克风朗声道:“各位前辈、高人,我这儿小搁念儿的不才,还请各位老合、老海们多来指点一二,我等不甚感激。望各位并肩子、排琴给个面儿,我这儿太岁减着,不太懂规矩,海涵、海涵……”

陆雨驰他们包厢中的人,听着王小猫的话都楞了。陆雨驰分明听着王小猫说的每个字都是中国话,可愣是一句没听懂。

事后问起,王小猫翻译了这句江湖中的春典,意思就是:各位前辈、高人,我这个外行人(小搁念)不才,还请几您各位做生意的(老合)、跑江湖的(老海)来指点,我们特别感谢你们。各位朋友(并肩子)、兄弟(排琴)给个面子,我岁数小不懂规矩,请各位多多包含。

这一套话翻译过来字面也挺客气,其实已经是点明了对方是来找茬的。前文有述,江湖艺人谦称多用“请教”,说“指点”已经不是那么客气了。

当然对方不客气是对方,江湖中人自己还得客气一下。我们看萧大侠也是如此,先拱手抱拳说上一句“在下契丹人萧峰”,然后才伴随着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的自带音响动手……

王小猫说完,台下那些个曲艺同行先是一阵沉默,显然很多人也没听懂,尽管王小猫说的这种春典已经属于“翻砂(白话和春典混用)”了。

不过他们不会承认自己不懂,那个刚才就站起来责问郭小铁的人又对王小猫说:“说几句江湖黑话就是内行?时代在进步,这些东西都应该摒弃!”

“您可真有学问!还‘屏气(摒弃)’?留神时间太长了容易憋坏了。”

王小猫这一句出口,楼上观众虽也有笑声、叫好声,却谈不上热烈的鼓掌。可一楼前排无论是跟王家相熟的曲艺同行、还是前来捣乱的“主流相声”人士,都笑着、并鼓着掌。

因为相声演员的“笑点”和普通观众不太一样,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王小猫这句在普通观众听来是不失幽默的机智回击,但在场的相声内行笑的、喝彩的、鼓掌的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晚来的相声演员、曲艺艺人,有些人确实听不懂王小猫刚才一番春典,可毕竟还是有懂的,也就证明了王小猫是个内行。而且王小猫后面这句,内行知道这是传统相声中常用的一种——抓搭档言语漏洞、故意抬杠制造笑料的方式。

就比如《八扇屏》中,捧哏的说“算了”,逗哏的回怼“蒜辣吃韭菜啊”。但那是提前写好的,王小猫这是现场“抓”的,并且连个谐音都不用、俩字都是正音……

掌声渐弱,王小猫又拱手施礼,对那人说:“当然您说得特别好,时代在进步,春典、黑话确实不该提倡,听不懂也不能说就是外行。可内行、不内行,也不是大喊大叫,得拿出玩意儿来。

您各位今天来捧场的也好、‘指点’的也好,没义务现场遛活给别人看,还得看我们的演出。我们演的要是不行,您各位爱怎么叫‘倒好’、怎么‘打家伙骂厨子’,我们都得虚心接受。可这才刚开场、一段儿发四喜儿都不算正式节目,您就是要闹事儿,可也早点儿吧?”

刚才


状态提示:第272章闹事的开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