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国舅爷>第44章连升三级抚登莱

第四十四章 连升sān_jí抚登莱

袁可立眨巴眨巴眼睛,很难把眼前为民出力的张威和京城中那个被御使言官弹劾多次的皇亲国戚重合起来。

但是袁化中之前就是御使,颇有不畏强权的刚正之名,绝不会在这件事上信口雌黄,容不得他不信。

“袁大人谬赞,过奖了,烤鱼快好了,咱们边吃边聊。”

张威招呼袁可立入席,又觉得跟两个姓袁的交谈容易口误。

把烤鱼分给袁可立一块,问道:“两位大人都姓袁,那我拿个大,也称呼您一声礼卿兄,可好?”

袁可立对吃食没有忌讳,尝了一口点点头,“国舅言重了。”

张威认为二袁都是想做事,干实事的官儿。

那些虚头巴脑的场面话直接省略,分完鱼之后说道:“民谐兄刚才有一点夸大其实了,这些天收获的渔获虽然不少,但百姓家中没有隔夜粮,十几万斤咸鱼,怕是连阳谷附近的百姓温饱都解决不了。”

袁化中表字民谐,觉得张威此言妄自菲薄。

“国舅此言差矣!如果没有这些渔获,阳谷一地百姓今年冬天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现在距离上冬封河还有一段时间,到时候捕获百万斤鱼虾不成问题。”

袁可立被百万斤的字眼吓了一跳。

详细询问才知道张威改进发明了新的捕鱼工具,再加上之前袁化中的夸赞,他对张威的印象大为改观。

“国舅,这些渔获可以用来赈济百姓吗?有百万斤渔获,再采买些杂米粗粮,两府之地民无忧矣!”

张威的本意就是给老百姓找一口吃的,别为了果腹铤而走险加入闻香教。

即便徐鸿儒的起义有着历史正面意义,是对王朝末年腐朽的抗争。

但他身为国舅,朱由校的小舅子,总不能盼着徐鸿儒把大明朝推倒吧!

“聊胜于无啊!”

张威把袁化中的调查报告深入分析了一下,“我问过卫所的情况,局面极其不乐观,想要长治久安,不解决吃饭难题,说破天也没有用。”

二袁闻听此言同时沉默,问题看不到吗?朝廷衮衮诸公哪个是笨蛋?

为什么不着手解决?积重难返尔!

袁可立叹息一声。

“国舅忧国忧民之心,礼卿明白了,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拿我当年在江南为官来说,查处巡抚李涞一案,当时的首辅申时行,王锡爵与李涞皆是同乡,结党营私,朋党遍布江南,虽然李涞最终被削职回家,但也只是不做官了而已,权势不受半点影响。”

袁化中苦笑一声,觉得袁可立拐弯抹角的策略,根本不起作用。

他算看明白了,跟张威相处,最好直来直去。

“礼卿兄,国舅不喜欢端茶送客那一套,还是我替你来说吧!”

袁化中沉吟片刻,“江南,尤其是苏州府,是几任首辅的家乡,地方上的背景不是一般的复杂,外官赴任无不如履薄冰,我在御使任上,查看过万历十五年以来的资料,万历十五年,苏州府上解赋税,折银十七万两,到了万历四十五年,赋税折银十二万两,但苏州府的人口在这些年间,增加了一倍左右……”

张威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半大少年。

二袁把话题强行转移到江南,分明是话里有话。

听完袁化中的话,他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民谐兄是想说,缴纳赋税的人越来越少?”

袁化中虽然被后世称为东林六君子之一,但本身对士大夫阶层不纳税十分抵触。

尤其是查阅过资料,堪称有图有真相。

他觉得再这么下去,朝廷岁入连年减少,将会非常危险。

袁可立针对江南,大抵有点私心在内。

他当年以七品小官斗翻了四品巡抚李涞,声名远播,被赞为天下第一推官。

但得罪了江南豪强,让他半生为官坎坷。

从被削职为民到再次起复,间隔长达二十六年之久,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六年?

“不止是缴纳赋税的人减少了,挂名记靠在士绅名下的田产,几乎占了江南的八成,剩下的两成田地负担了八成的税赋,这个情况还在持续恶化,用不了几十年,别的地方不说,起码苏州府将无人缴纳赋税。”

张威心下苦笑,还几十年?

你们真是想多了,再有不到三十年,大明朝就彻底被埋进历史的尘埃中,汉家衣冠不复!

但是你们把我当枪使唤,真的以为我傻啊!

张威觉得二袁有点不实惠,暗搓搓的小心思藏的太深。

当然了,二袁的出发点没有丝毫错误,收不上来赋税,财政恶化,的确是大明朝覆灭的原因之一。

但是你们想增加国库收入,跟我说没啥用,还不如向魏忠贤请教呢!

魏忠贤捞银子的手段花样百出,银子哪来的?最大的一部分就是从士绅豪强的手里抠出来的。

凡是被魏忠贤针对的朝廷大员,被杀了多少?和这些大员们关系好,过从甚密者,哪个能落个好?

单单抄家的进项,就让魏忠贤吃的满嘴流油!

这里面水太深,张威现在还不想趟进去。

而且这是魏忠贤的专长,困难就得留给专业人士解决嘛!

袁化中和袁可立,见张威顾左右而言他,顿感小瞧了这位国舅爷。

二人默契的没有再牵扯江南赋税问题,强行把话题扭转到眼下平乱事宜。

提起这个,张威便又有话说了。

“礼卿兄,我打算举


状态提示:第44章连升三级抚登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