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隐相公>第63章回京

韦玄策利用职务之便,准备好的货物居然是李洺货物的两倍。

商队壮大本是好事,可是韦大人居然不愿出一分车马与人员的佣金,这就使得钱满溢心中满满都是怨念。

好在李洺在旁一直劝说,再加上韦玄策答应日后再来西域贩货,可以帮助商队收购皮毛,这才使得钱满溢心情好上一些。

商队启程后,韦玄策派来了周维和两百安西军。在路上,周维从商队里听闻了李洺带他们拦截土匪的事后,对李洺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洺对于周维他们也不客气,一路上带着他们扫荡了几个土匪窝,缴获的钱财李洺一分没要,都分给了安西军,让他们大大的发了一笔横财。

出了西域,李洺与周维告了别,等到安西军走远,李洺便将自己偷偷准备好的安西军大旗给插在了车上。沿途的官员不知真假,使得苛捐杂税,敲诈勒索少了不少。

走走停停,又用了许久,商队终于回到了京城,而在这时,赵丰的事早已告一段落。

当初驸马苏惠与李洺分别后就到了征西军中,他不顾白华的暗示与威胁,认认真真的在征西军中走访,而后否定了白华所提供的那些证据,上书直言赵丰并没有勾结外藩。

苏惠的奏折在朝堂之上激起了千层浪,秦王与晋王这时候纷纷出手,一个保,一个踩。魏王在一旁也不消停,趁机煽风点火,使得朝堂之上战火连绵。

老皇帝杨谦此时也犯了难,一时不知该信谁。在他的心底偏向晋王,可是苏惠是自己女婿,他去西域,又是晋王推举,自己这时候再不管不顾的偏向晋王,那朝廷的脸面何在?

好在杨谦的纠结也没持续多久,安西节度使韦玄策在李洺走后便用快马将奏章送到了朝堂之中,韦玄策在奏章中痛斥白华诬陷赵丰,使得西域人心惶惶,长此以往,只怕西域那些臣服大隋的藩国也会与大隋离心离德。

这一次杨谦不敢大意,前段时间败于吐蕃,已经让自己丢尽了脸面,如果再让西域诸国叛离,那自己死后真的没脸见列祖列宗了。

杨谦召来朝中几位大臣,并将韦玄策的奏章让他们传阅。

这些大臣心里知道这次的事多半是晋王想要掌控征西军,而赵丰在征西军中威望太高,才会被白华诬告。

可是这事归根结底还是杨谦不愿意立太子才造成的。几位皇子为了那个位置,拉帮结派,扫除异己,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杨谦对此事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总是在暗中推波助澜,这使得大臣也摸不清杨谦的心思,在这件事上也就不敢多言。

面对西域的问题,诸位大人谁也不表态,一个个耍起太极,将问题甩来甩去,闹腾了半天也没商讨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看着这些自己倚重的朝臣,在这个时候还不能为自己排忧,杨谦忍不住的发了一通脾气,将他们大骂了一顿。

“陛下。”关键时刻左仆射李宪站了出来:“西域战事已了,征西军是否应该将他们召回来。”

“臣附议。”

右仆射王世贞向来和魏王走的较近,现在征西军眼看就要落入晋王的手中,他便跟着李宪站了出来。

见两位丞相提出退兵,其他的大臣也不愿多事,一个个跟着站了出来表示支持。虽然国子监祭酒杜文与几位晋王系的大臣表示着反对,可他们人微言轻,没用多久,声音便被其他人压了下去。

杨谦对于此事的争吵也是烦透了,再加上国库紧张,朝廷也没有多少的钱财来负担征西军的费用,思来想去便下旨让征西军班师回朝。

不过对于白华与赵丰,杨谦让兵部俱皆给了封赏。至于赵丰通蕃案最后也不了了之。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洺虽然心中感到愤恨,却也不得不接受。

白华虽然最后因为皇上偏心晋王没有得到处罚,但是征西军撤回,晋王所有谋划也都化作了泡影。

李洺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不无恶意的想李宪提出这个方案,是不是在报复晋王当初在杨谦大寿时给他挖的那个大坑。

进了京城,李洺便将商队交给了钱满溢。自己回家细细的冲洗一番便急匆匆的赶到了明月楼。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秦云现如今也是将自己的身心都赋予了李洺,一别许久,对李洺当真是百转千肠。

两人一帆云雨,所有的离思、愁苦,在这一刻都化成了甜蜜纠缠在一起。管他什么荣华富贵,都比不过眼前之人一颦一笑。

窗外明月已经升到了高处,两人还有着数不尽的话没有讲完。

秦云抱着李洺,嘴里不停的念叨着离别后的点点滴滴:“赵姐她们听说你愿意给她们安排新的生活,一个个都欢喜的紧。可是你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让她们心里都患得患失,害怕你只是为了哄骗我,随口说的谎话而已。”

李洺伸手刮了下秦云的鼻头:“你个丫头不会也这样想我的吧?”

秦云皱了皱鼻子,将脸埋在李洺的怀里,伸手轻锤他的胸膛:“让你乱说!让你乱说!”

李洺赶紧举手求饶:“别打,别打了!小生知错了。”

两人又是一番闹腾,李洺安抚好秦云,才说道:“对于她们的安排,我都已经想好。她们虽为女子,也大多习文识字,现在我与西域的商路已经建立起来。要不了多久,我会在京城和附近几个大城买些商铺,一来方便西域商品出货,二来,也可便于我收购中原的丝绸等物品。”<


状态提示:第63章回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