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天阙泪>第30回李岩上书

崇祯五年,崇祯赐曹化淳“公清直亮”的匾额,后来又赐御扇、御琴、御画等物。崇祯十一年,曹化淳乞病归,直至十二年底,曹化淳才获准还乡。

崇祯自缢之后,曹化淳不避风险进京,呼吁大清朝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经多方奔走获准。世人皆称赞其化雨忠贞、悉沥肝膈。

此时,却有人上书弹劾曹化淳,说他在李自成进攻北京时开城迎降,如今追随清朝,是反复无常之人,应该杀头。

曹化淳上书辩冤,列举了自己在乡的人证物证。顺治帝为之辟谣,还其清白。当时,顺治想启用曹化淳,曹上书辞任。顺治赐其“弗二居士”四字,赞其是不事二主的高人。对于世人的污蔑,其在一些诗作中表示了愤懑与无奈,例如其《忽覩南来野史有捏诬语感怀》中说:“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史不真。”

许多年后,清廷编纂的《清史列传贰臣传》记载,当时打开城门的是时任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而非曹化淳。

这段公案叙罢,再说李自成部在不到两天之内便攻进了北京城,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在其进入北京之前,大顺军内就有人向大顺王提出了逆耳忠言,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岩。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杞县人,万历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在崇祯初年被削职为民,是杞县数一数二的大财主。李岩出身大家,文武全才,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喜欢结交朋友,人称“好施尚义”李公子。崇祯十三年,李自成与李岩首次见面就谈得很投机。李自成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李岩说:“将军恩德在人,愿效前驱。”

李自成苦寒出身,没什么文化,且被称为“流寇”,不注重根据地建设。李岩到后,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尊贤礼士,除暴恤民”,“施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特别是在舆论宣传上有一套,其编的儿歌“开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广泛传唱,使不少人慕名来投。

前文说过,李自成在进京的前两天还准备跟崇祯谈判,给一个“西北王”和一百万两白银即可。对于执掌全国政权,没有丝毫思想和组织准备。用俗语说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但是,李岩对此已有所谋划。在进京的前夜,也就是李自成在昌平行宫夜不能寐,找宋献策占卜,找杜勋说谈判事宜时,李岩奋笔疾书,写了《大顺军进京建议书》。翌日交给了李自成,请其在戎马倥偬中一阅。

在建议书中,李岩分析了当前局势,做出了京城必破的论断,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四个应该注意的要点:

1,我王不要急于住皇宫,要有明太祖“缓称王”的意境。如此,则不会过早成为众矢之的;

2,停止向明朝官员追索饷银做法,建立起赋税制度。对明朝的官员予以安抚,请贤者出山组阁;

3,军队在城外驻扎,军卒不得在城内占据民房;

4,对明朝掌兵武将予以特别优待,譬如吴三桂父子等。

他在该书最后说:“今主上将登大宝,愿以尧舜之仁自爱其身,以尧舜之德爱及天下”,如此“则一统之机可成,干戈之乱可息矣。”

在过去困顿蹉跎时,李自成是比较善于倾听李岩建议的,但现在形势大好,尤其是杜勋说崇祯不同意裂土封王之后,李自成心里憋着一肚子气,既然你不同意给我一部分,那我就夺取你的全部,让你片瓦皆无。宰相牛金星已告前线将领,注意收缴大明朝的传国玉玺,以为我王登基所用。

此时,李岩不合时宜地给孤上书,第一条就是针对咱的,什么不许孤住皇宫。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咱这苦出身的老驿卒,提着脑袋造反十几年,三起三落,九死一生,不就是为的有朝一日光宗耀祖么?哈哈,一想起来出入紫禁城,登上金銮殿,咱老李就垂涎欲滴,心花怒放,恨不得前方将士一炮轰开三重城门,把个倔种崇祯献俘阙下,让咱尝尝当皇帝的滋味儿。

还有这第二条,不许向大明朝官员追索饷银。你是财主羔子,尚书公子,一出生嘴里就噙着金钥匙,哪知道那些贪官污吏恶霸豪绅敲骨吸髓的手段。你他娘的编了闯王来了不纳粮歌谣,真不纳粮百十万大军和眷属仆役吃什么?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养儿不知道娘受罪,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的官员不贪墨。让明朝官员出来组阁,跟了我多年的将领会答应?朕现在宰相牛金星能答应?糊涂虫!

至于不让军队入城,咱老李一开始喊的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都是穷山沟里的庄稼汉,跟着咱刀头舔血,南征北战,爬冰卧雪十几年,好不容易有了今天。要是到了北京不让大家进城潇洒一番,非他娘的起来造反不可。到时候,就算孤坐了金銮殿,咱吃肉不让部下喝点儿汤,哪一个白痴王八蛋会保咱?北京城里这么多华丽府邸,秦楼楚馆,让孤的大兵住住怎么啦?真是迂腐透顶。

倒是第四条建议还有那么点儿意思,崇祯哏了屁,外边还有一些统军将帅,手下可能或多或少的掌握一些军队。不过,几条泥鳅晾其也翻不起大浪,主子一完蛋,他们群龙无首,肯定要改换门庭,无非就是给银子和封官许愿呗。吴三桂也不过三五万人马,况且他老爹


状态提示:第30回李岩上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