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天下末年>第1047章 国体、天命

次日大朝,百官俱至。

阎象等人以传国玺回朝,天命归周为由,三请加尊。

这回高诚也没有再谦虚,遂言明武功文治,及涉天命之应,命百官筹备称帝事宜。

随后,又商定国号、年号、增爵、封赏等事宜。

大半天的时间,就在君臣朝议间度过。

时归正午,大朝尽散。

周国诸府寺,于朝会后,当即命人传散大王准备于明岁二月二十三日,行舆兰池,祭天称帝的消息!

除此外,传国玺复归周国的消息,也是不断的在市井之间流传。

周国百姓,自然是闻讯而喜,上下鼓舞。

至于外界,那就不一样了。

楚国得到消息的时候,袁术等人早就料到了这一切。

从李就盗宝出洛阳的次日凌晨,洛阳东门都尉报言张府车驾往函谷而去。紧接着,周军围谷城兵马撤回函谷,更加印证了这一点。但可惜的是,由于先前判断失误,等楚国精骑抵达函谷时,李就早就进入了周国境内。

甚至,由于李就的叛变,原本国朝谋划的军事部署,也就此放弃,业以为周国已经得到了具体计划,担心为敌所趁。

这月余来,袁术每天都在宫内怒骂着高贼匹夫。但楚国上下,多数不知传国玺被盗之事。

而现在,周国上下皆言传国玺出现在了长安,不由惹起议论纷纷。

为了应对这般尴尬的局面,楚国也迫不得已命人散播消息,谣传传国玺至始至终都在洛阳。周王所得传国玺,乃彼等伪制!

周国当然不虚,毕竟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楚国就是在硬撑着死倔。也是不断的反驳着楚国上下的谣传。

在这场关乎国体的争论中,自是谁也不肯轻易认输。于是,一番口水仗,就此打响.....

安坐在大河北岸的赵王,看着周楚两国在那里腻腻歪歪,也是挺烦的。从秋收开始,到现在都几个月了,就是不肯打起来,有意思吗?

迫不及待想要南下中原的袁绍,也只能看着微妙局势,老老实实的让邺城聚集的十万大军,尽数散归地方。毕竟,岁旦马上就要到了,两三个月后就得筹备春耕之事。

秋收耽误了下,没啥大问题,冀州人多地广,少个百万石粮食,影响不了什么,但春耕可不能误了!

至于两国的口水仗,袁绍遵从大臣的意见,敬请汉天子,下讨伐檄文。一讨楚国,夺回本属汉天子的传国玺。一讨周国,怒斥尔等妄称天命,僭越称帝。

总归,也就过过嘴瘾而已,谁也不会当真。

或者说,要是赵国此时攻打楚国,周国上下还巴不得呢。

随后,周国不服,以汉室无道,失之天命,群雄当共逐之。又大赞周王武功文治,德行仁厚,乃有为之明君,天命悉当归之。

于是,周国群儒,一边跟楚国打着国体之争,一边跟赵国打着天命之争,甚是豪气。

默默积蓄实力的齐王曹操,看着三位大佬来回谩骂,也不禁乐了起来。而后,自顾自的准备明年的发展计划以及军事部署。同时,又将逼近陈留的十万大军,撤回昌邑。

冬寒已至,周国早晚也会收缩兵马。按照程昱的猜测,明年四月份,春暖之际时,周军可能才会继续屯兵边界。到时候,再搭把手不迟。

南面汉寿王刘琦,默不作声,按照蒯越的谋划,招揽着外州避祸而来的才子。更以王妹,下嫁同乡山阳王氏嫡子王粲,以其族兄王凯为南郡太守。又重用和洽、杜袭等北方士子,掌居机要。

又加诸葛玄为王府长史,同时纳诸葛玄从次女为侧妃,以示亲好,再征辟侧妃长兄诸葛谨为汉寿王长史掾。不仅一口气将诸葛家上下老小拉入自己怀里,还断绝了黄氏想要拉拢诸葛玄这位豫章太守的心思。

接着,从江东逃到豫章避难的王郎、虞翻等辈,刘琦也亲自命人接至襄阳,登门请之,以尊位拉拢。

至于军事方面,则依旧以平定张羡之乱为主,为此王粲也写出了《三辅论》,以示师出有名。其才名,亦自此大显于荆州。

荆州没有趁机东取江左的心思,自然是让周国上下轻松了不少。

但孙策可没有丝毫放松!

柴桑惨败,对于孙策的打击非常大。举国精锐,损折七八,浮海雄舟,亦散去半数不止。吴国境内,更是宵小蜂起,趁机为祸。

从回到吴郡的那一刻,孙策就没有停歇下来。带着刚吃了大败的军队,来回奔波,剿灭江左各地叛乱。而江右三郡,则悉数交给了大将孙贲,使其镇守,谨防楚军、齐军犯境。

可以说,若不是刘琦没有东进的心思,楚国兼顾不暇,齐国屯兵边界,吴国绝对没有这么好的恢复环境。

初遭惨败的头几个月,整个吴国,时局不稳,人心不宁。

但熬过了这几个月后,吴国内部的动荡,也逐渐平息,步入缓和。吴国上下,也才有能力,重新征募将士,发展经济,慢慢舔着伤口。

周王欲称帝之事,早在两个月前,就传到了吴县。

这皆得益于身在长安的张竑,其信中一一言明了柴桑大败后,周国君臣的决策。周王欲加尊位,以世子龑为太子,以王之爱妹为太子妃,声援吴势。

书信中周国君臣的态度,让心境面临严重挫折的孙策,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虽说荆州没有顺江而来,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未必就没有周王称帝的缘故。全天下,谁都知道周国仅有一位王子,


状态提示:第1047章 国体、天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