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澳洲风云1876>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战争形势

布兰卡经过初期的剧烈社会动荡之后,很快平静下来,经济社会生活重新又恢复了运行轨道,由于第二大港口和第三大港口都被封锁,北方大量货物南下,从布兰卡港口发往欧洲,令这座港口城市很快再度繁荣之路。

布兰卡市帝国陆海两军汇聚,成为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军事重镇。该城市聚集了超过5万人的大军,街头巷尾经常看见休假的水兵和陆军官兵,搂着当地白人姑娘招摇而过。

反攻倒算致使很多白人家庭落魄下去,影响了当地社会中上层阶层一大批人,而华裔人士上位,大幅度提高了社会地位。

有钱又有权,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1909年2月7日

智利政府毅然加入了太平洋联盟,公开对阿根廷宣战,对米国宣战,并且派兵进入圣克鲁斯省接管当地政权。

随即,行动引发了阿根廷人与智利人之间的数10次冲突,全都被智利军队血腥镇压下去,这导致双方关系迅速恶化,成为南美局势的新特点之一。

1909年2月11日

乌拉圭政府在反复考虑之后加入太平洋联盟,公开对阿根廷宣战,却没有对米国宣战,此举再度引发世界热议。

1909年2月22日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期届满,新一任民主党总统人伍德罗·威尔逊宣誓就职,并且在白宫南草坪发表公开谈话,对当前严峻的战事表态道;

由于上一任总统的严重失误,美利坚国面临着大洋帝国野蛮的入侵,米国海军力量全军覆没,人民安危遭受严重威胁,民主和自由力量呼唤光明的到来,需要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度过这一艰难时刻……上帝保佑美利坚!

1909年2月27日

阿根廷中部城市布兰卡推出了大洋帝国扶持的傀儡政府~民族团结力量政府,号召全阿根廷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推翻十恶不赦的阿维利亚内达政府,远离战争,还给阿根廷人们自由,平静和幸福。

1909年3月6日

休整一个多月的远征军再度出击,仅用一天时间就突破防线,摧毁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组织的7.8万人大军,毙伤数千人,俘虏大部。

然后便是风卷残云般的四路出击,攻城略地,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各城市纷纷陷落,用十余天时间,便前进500多公里兵临城下。

阿根廷阿维利亚内达政府仓皇出逃,民族团结力量政府正式入驻首都区,并且宣布接管权力,出逃的前任政府官员皆为叛逆,任何对抗帝国大军的武装行为都是反叛行为。

下一步,开始了在首都区的政治清算和法律行动……

北美西海岸战场

加利福尼亚州战事停歇,联邦政府势力彻底退出加州,并且向东一路退至内华达山脉以东,加州独立军的规模随着俘虏的扩大也增加到12万余人,派兵占领了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州。

帝国援军分批陆续抵达,军队总规模从10万余人迅猛增长到24万余人,在全面适应当地环境之后,正在进行恢复性训练。

按照北美远征军司令部作战计划;

下一步就是沿太平洋铁路一路向东挺进,陆续攻占中部和东部沿铁路线各州,一直打到美东海岸及五大湖地区。

为此,澳洲本土正在陆续增兵,在1909年底之前,北美远征军的数量将增长到40万人规模。

加州独立政府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远在内华达山脉另一侧的德克萨斯州闻风而动,进入新兵营训练的德州国民警卫队多支部队被地方分裂势力掌控,将联邦军和州政府官员缴械并驱赶出境,并且在进入德州的各条道路上设置关卡。

德克萨斯州独立势力向来强大,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不兴风作浪?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英、法等国际势力坐不住了,联合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主动出面试图国际调停,结果在米国人那里就吃了闭门羹,提出的第1个条件就出奇离谱。

米方要求;

大洋帝国所有军事力量全面退出北美,全面退出阿根廷,不再恶意支持地方分裂势力,鼓动并且试图分裂国家主权版图完整,不再敌视……

咳咳……好吧,你们继续。

英法等国外交代表在华盛顿碰了一鼻子灰,气得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被打的如此狼狈、战争调门还这么高的政府,简直不知所谓?

民主党人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心里也苦啊!

他不知道由于大洋帝国悍然发动战争,米国历史已经改变。

原本西奥多-罗斯福下一任总统是共和党的塔夫托,可是由于西奥多-罗斯福改变主意亲自下场参选,导致内共和党内部斗争剧烈,原本的党内格局打破。

再加上西海岸前线节节败退,战败的噩耗一个接一个如雨般纷至,国内民众彻底丧失了对共和党政府的信心,令民主党人捡了个大皮夹子,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伍罗德-威尔逊提前4年推上了总统宝座。

1909年2月3日,在距离新总统伍罗德-威尔逊宣誓就任仅仅19天之际,美大西洋舰队在火地岛海战中全军覆没,将美海军最后的骨血全都葬送了。

汉普顿锚地的两舰崭新战列舰舾装完毕,但却没有合适的人手去开动,这不得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上任伊始

伍罗德-威尔逊总统就面临一个大烂摊子,东海岸大大小小的船厂都在加紧赶工海军部的订单,这里有13艘新锐战列舰,40余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并非一次性进船坞,而是分批建造),几乎


状态提示: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战争形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