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瑚一回到芳时轩,便将所有人都赶了出令她觉得很委屈,她还以为自己要好好哭一场,真正坐下来,却也没有了泪意。
她早知道了。早知道景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曾经因为许侧妃和景珅对他做的那些事而感到很愧疚,可仔细想一想,若不是他自己的心不够正,又哪里会那样容易便上了当,;流连烟花之地呢。
捕风捉影,也总不会是真的什么事情都没有的。
只是可怜世子妃,论到薄情寡义,女子总是不如男子。十几年的情义都可以这样一朝倾覆,在她面前,景珣也不是第一个了。
她一下子心灰意冷起来,偏偏明明早晨还是晴空万里,一下子又变成了阴天。
景瑚唤进了绀青来,“遣小丫鬟去栖雪阁看看,若是母妃醒了,便同寻香说一声,我即刻便过去。”
绀青放下了手里的糕点,“这是老太妃命人送过来的,说是您昨夜吃的香甜,今日又令吴嬷嬷新做了。”
景瑚想了想,还是要管世子妃的事情,“将这糕点分一半出来,选一个眼生些的小丫鬟送到明晖堂里去,只说是老太妃送的就是了。”
“要她仔细注意着明晖堂里的动静,回来细细说给我听。”
绀青看来并不赞同,“世子爷明摆着是不想您管他和世子妃的事情,您又何必……”
景瑚别开眼,努力的掩饰着自己的不耐烦,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绀青,又让她多心起来。“从小到大,你何时见我听过景珣的话?”
“你叫那个丫鬟小心些就是了,只是送个点心罢了,不必进屋去,看一看他们屋子里丁香的脸色就知道了。”
绀青只好道:“那奴婢这就去安排了。”
屋子里一下子又静下来,景瑚拈了一块糕点,心里又觉得有些凄楚起来。曾经觉得最可靠的父王,如今恨不得不要看见她。
反而是从前她也并不算很亲近的祖母,甚至应该是不太喜欢她们母女的祖母,如今却是她在庇护着她,照顾着她的情绪。
此刻她心烦意乱,只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干脆就走到西里间去,自己铺开了纸张,打算练字静心。
一翻出柯明叙赠给她用以习字的《珠玉词》,她又放下了手中的笔,只是坐在桌前,静静的翻看起来。
她翻的那一页,是一阙《凤衔杯》,“青苹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空目断、遥山翠。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凭空憔悴。”
倒像是在提醒她,如今她落入这样的境地里,最令她难过的事情应该是什么。
她一回到燕京,回到永宁郡王府里,和柯明叙便又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从前柯明碧在府中,他们之间还有一层并不算太名正言顺的亲戚关系,偶尔能在府里相见。虽然也说不上几句话,可总比如今两家都要成仇要好。
景珣别的事情或许有夸大,可在于与柯太师府的关系,与柯明碧的关系上,实在是处理的太差了些。
该深情的人不深情,不该深情的人又这样的一往情深,终于把局面变成了如今这样。
而她也会离柯明叙越来越远,县主的身份不再能为她带来什么,只会如南义侯世子那件事一样,被永宁郡王作为筹码,卖出一个更高的价钱。
她的人生从来就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过。
一滴泪落下来,打在书页上,她手忙脚乱的去擦,眼泪却落的更汹涌。
送这本书给她的人,往后或许真的不会再有什么关系了。在江南的这几个月,良辰好景,最终也只能凝结在她的人生里,变成她要回忆一生的幻梦。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送点心的丫鬟才回来了。带着她进来的是豆绿。
景瑚把自己脸上的眼泪都擦干净了,才让豆绿把人带了进来。
去送点心的丫鬟叫小环,是才进芳时轩服侍的,景瑚都不认得她。不过她口舌倒还便给,把事情说的很清楚,“奴婢听了绀青姐姐的吩咐,便往明晖堂去了。”
“院子里很安静,来接待奴婢的并不是丁香姐姐,应当是世子妃身边其他的姐姐。奴婢才进府来当差,因此并不认识。”
“她听奴婢说是老太妃派来的,对奴婢很客气,还让奴婢去茶房里坐,吃些点心。奴婢本来不想进去的,只是有事要打听,因此便没有客气。”
“明晖堂里的茶房里正房并不远,透过窗子,可以看见正房里的动静。世子妃和世子爷都在屋子里,应当是在说话。丁香姐姐就守在门口,好像是怕人听见他们谈话似的。”
景瑚追问她,“你在院子里有多久,没有听见他们争吵么?”
小环想了想,“总有一炷香的时间,并没有听见争吵,也没有什么摔东西的声音。不过有两个丫鬟经过茶房,口中说‘从来没有见丁香姐姐这样严肃过还守着正房的门。也不知道世子爷是要和世子妃谈什么。’”
“和奴婢一起坐在茶房里喝茶的姐姐听了,立刻就出去呵斥她们,让她们不要谈论主子的事情。”
居然是这样的平静,又这样的郑重。
有时候平静并不是好事,他们总不会是在商量和离的事情吧?景瑚心里一惊,有些坐不住,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便又追问小环:“那你可有在正房看见刘嬷嬷?就是一个年老的嬷嬷,看起来人很端方,在院子里也很有脸面的。”
小环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