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二零二章 决裂(上)
朱尔典瞳孔微微张大,美国公使嘉乐恒,华尔街银行团代表司戴德和汉格尔相视一笑,德国公使克劳兹面含喜se。宋教仁、伍廷芳和蔡元培吃惊愕然,章太炎和张孝准自信微笑,慕容翰和顾维钧只剩下骄傲。梁士诒傻傻的,杨士琦面带愤怒,而最jing彩的是袁世凯!矮矮的冬瓜身材本身就矮了一个头、粗短脖子上那颗大脑袋需要微微仰起才能观察他,目中异se连连,嘴巴更是吃惊的张开,甚至能看到喉结蠕动的愤怒。

从未有人让他这样过,自从踏入这个国家的中枢后他还未见过有人就这样走上来想和自己握手,既不称卑职,也不叫下官,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自称名字,然后伸出手来!!

就连洋人都会先弯腰行礼!

可面前这个年轻人却一点弯腰的意思都欠奉。

毫无疑问!这个举动惹恼了所有北洋一系,袁世凯心底更是不自觉地升起了愤怒和jing惕,还好他懂得隐忍,所以不断告诉自己,需要忍耐!只要再忍两个月i本贷款和军械全部到齐后,自己就不需要再仰头看他!

“哈哈少年出英雄,这才是吾辈汉家男儿的本se,辰华非寻常人也。”无论他怎样的机智,怎么样的夸奖掩饰,都无法避开那支伸手来的大手。

两只手慢慢握到一起,虽然时间极短,但机灵的戴天仇还是迅速抓拍下了这个瞬间。

当著名的华尔街i报以100美元价格买下照片的美国使用权并刊登在头版后,评论员甚至配上了这样一句话《年轻和权贵、远东权利即将交接》。

一个月后出版的时代周刊也毫不吝啬把这张照片放在了封面上,旁边还陪有杨秋身着新式军装检阅军队敬礼的照片,封面下刊印的标题是。“令人惊讶的中国年轻人,自信、努力、勇于牺牲、不畏权贵,他已经成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之一!”

德国记者的配图显然更加附和德国人的审美观,因为他选择了拍摄杨秋修长、高大而干练的背影,背影前是两张胖胖却错愕惊讶的脸庞,一个大胖子自然是袁世凯,另一个却是为他撑腰的德国远东头号敌人朱尔典,照片没有配标题,但每个德国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在远东巨变的时刻,苦苦追赶的德国取得了一比零的领先!

作为资深外交家,伍廷芳最清楚这样一次握手意味着什么,甚至情不自禁的推了把宋教仁:“遁初要不你也去握个手?”宋教仁心里苦笑摇摇头,他可以去握手,却知道自己肯定无法做到那种洒脱和自信,与其被记者们拍到紧张和局促,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做好事情。

脸se刹那的微变后,袁世凯的脸se又恢复了红润,他声音洪亮,故意撇下让自己出丑的杨秋,拉着宋教仁状似亲昵,如果不是情报从多个方面确定他被气得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月,杨秋甚至想回去把方瑞撤职。

“真是让我惊讶的一次握手。”朱尔典抢在嘉乐恒前走到杨秋身边,微笑看着他用标准的京腔问道:“我是该称司令官还是巡使。”

“尊敬的公使阁下,我更希望您直接叫辰华。”

会谈前杨秋就知道朱尔典会出席,所以并不惊讶见到这位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和蔼的笑容,发福的身材,还有完全中国式的打扮,如果不明白他的底细,根本没有人会将这位老人和臭名昭著,甚至百年后都还在毒害xi zang的涉藏问题四条挂钩。不过此时杨秋没给他提出这四条的机会,因为他故意压制了入藏时间,只是在西康和云南摆出两线包围的架势稍稍威慑下,因为他很清楚,两年后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去彻底解决整个xi zang问题,甚至还能借此影响英国的远东政策!

当然,这步棋需要慢慢走。

朱尔典眯着眼睛,他也在悄悄打量这个给他带来了无数烦恼,使得扬子江上游出现一个巨大漏洞,连白厅都多次询问担忧远东会失守的年轻人,慢慢点点头:“我喜欢这个名字。”

“谢谢您的赏识,事实上我也非常的喜欢英国,在成为军人前我就梦想成为纳尔逊将军,我至今还记得他的话。”杨秋丝毫不让的与他对视着,呢喃的重复着那句骄傲:“英格兰需要每个人恪尽职守。”

朱尔典一点都不动容,依旧是那副淡然的神se:“谢谢辰华的夸奖,纳尔逊爵士是英格兰的骄傲,他鼓舞了一代年轻人。只可惜辰华学习的不是海军。”

“是啊,事实上我现在连一艘巡洋舰也买不起。”

“可是你的军队却在已经快进入xi zang和南钦。”朱尔典寸步不让:“我认为辰华应该节制军队的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杨秋点头赞同:“谢谢公使的提醒,我一定会告诉士兵确保贵国利益不受损坏。”

朱尔典也看出了刚才那次握手的意义,更清楚现在英国已经不可能从欧洲抽身来远东进行一场未知的战争,作为在华多年的外交政治领袖,明白这是个修复两者关系的好机会,故意皱皱眉:“我知道,大英帝国和辰华存在一些小小的误会,但请理解我们对德美进入扬子江后的担忧,我们认为如果放任德美进入扬子江甚至西南,甚至会引发一些不友好的冲突,而且这会严重损伤大英帝国的利益!”

杨秋就知道他会这么说,早就胸有成竹的说道:“请恕我直言,我并不认为这会损失贵国的利益,恰恰相反的是,因为各国的互相竞争,促进了西南商业发展,


状态提示:第二零二章 决裂(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