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四一三章 百日鏖兵(下)
或许就不敢往前,可担负首战的全都是参加过青岛战役的老兵,所以杜子山将伙伴脖子上的铭牌扯下塞入口袋后,用手合上他的眼睛咬着牙继续往前爬去。

一架福克c战斗机来回盘旋,地面上的景象让这位飞行员头皮发麻,只见到第三道堑壕前的褐黄se泥土上,到处都是如蛆虫般蠕动的黄se身影,它们如蝗虫般一点点蚕食靠近防线,这让他不由联想到威廉皇帝陛下说过的一个词。

“黄祸……”

“炮火太猛!上不去……伤亡,什么!还不清楚?两翼……253团,421团从两翼上去……拉散敌人炮火。”后方指挥部内电话铃乱成一团,不断传来的消息让谢汝翼这位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并且参加北伐和青岛战役的将领也满头细汗。虽然大家都明白只要撑过这波疯狂炮火首战就算赢了,但越是接近胜利大家越是紧张。

“尽量拉散……敌人炮火。坦克连,上去!”

特意为首战加强的两个坦克连出发了!雷诺ft17坦克开始显露狰容。这批坦克都是由杨秋出售图纸后由法国雷诺公司制造的。和原版一模一样,重7吨由2人cao作,安装一挺哈乞开斯8毫米重机枪,备弹4600发,正面装甲22毫米可以确保防住马克沁重机枪的扫she。本来远征军版本应该安装12.7毒牙重机枪,但由于此款重机枪还未出售给英法,所以需要从国内运来还没到货,只能先用法国机枪顶着。

德军早已见识过坦克所以并非慌张,事实上他们眼中的坦克效果并不强,很简单的加宽堑壕就能挡住,这个观点后来也影响到了西线的将军们。但雷诺ft17的出现还是让德[**]官大吃一惊!因为这意味10公里外的河面上已经有一道通行能力达7吨的浮桥!虽然士兵依然在咬牙坚持,但军官们却意识到不妙了!随着远征军炮火开始延伸,两翼的细细的“长龙”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向第三道堑壕发起合围。

趴在地上的杜子山看不到两翼包抄的兄弟部队,也看不到坦克狂喷子弹的画面,他只觉得身边爆炸好像少了很多,正纳闷时铁丝网终于出现!见到这些密布整个西线的防御网,他立刻按照战前训练的办法先找到最近的突破口,然后猛然跳起踏着覆土的棉被一跃而过。

暴雨般的子弹打在脚下啾啾作响,突破铁丝网是最困难的步骤,这些小东西成本不高却实实在在阻碍了部队前进,机枪可以很从容地封锁试图翻越的豁口,所以光是倒在豁口左右的远征军将士就有数百人之多!他奋力连续扔出两枚手榴弹后再次利用弹幕猛冲数十米,当烟雾散开后那道如被激怒刺猬般探出密密麻麻枪管的堑壕终于出现在眼帘中!

炮火猛然停歇的刹那,数以千计匍匐至五十米内左右的远征军将士全部跃起,数十挺汉三型重机枪、数百挺轻机枪和特意加强的12.7毫米毒牙重机枪同时开火,无情地向德军第三道堑壕猛烈扫she。上千支霰弹枪随着杜子山如猛虎下山般的脚步,再次肆虐战壕清扫一切。

战斗犹酣!

*********

巴黎。

香榭丽舍大道上布满暗堡和沙包,来来往往的军车忙碌喧嚣,法兰西象征的爱丽舍宫已经成为冰冷要塞,装饰奢华的建筑群中探出一门门防空炮,屋顶上更是布满重机枪和防空监视哨。

办公室内,衣冠楚楚的新任法军总司令尼韦勒将军和军官们谈笑声风,明升暗降的霞飞变成元帅后他终于登上了法军最高司统帅的宝座!当然……这个位子可不怎么牢靠,尤其是贝当、福煦还在旁边虎视眈眈,所以必须尽快打开局面。他拿起教鞭指着地图,声音洪亮充满信心:“将军们的,德国人已经没有力气了!兴登堡正在收缩兵力后撤至他建立的齐格菲防线(注:一战时兴登堡防线也叫齐格菲防线),但……他错了!凡尔登已经耗尽德国的力气,任何顽抗都是徒劳的,我们的大炮可以轻易撕碎……”

“将军……兰斯电报,中国人突破了德第三军黑森预备役师的防线,他们准备下午继续进攻蒙蒂尼……”

“这么快?”

“不是说今天早上才开始进攻吗?”

“上帝,才五个小时!”

“是有效突破还是只占领了第一道防线?”

参谋打断了新任总司令兴致勃勃的讲话,也让办公室内陷入喧哗。尼韦勒脸se有些发黑,他才不在意中国远征军呢!在他看来那只是政客们找来的一支炮灰……炮灰!唯一用处就是顶在前面消耗德国人!所以立刻咳嗽几声,唤回大家的注意力:“诸位……用一个加强师突破万人左右的黑森预备役师防线并没什么值得庆祝的!我们的目标是齐格菲防线,必须……突破它!然后将德国人赶回比利时,直至杀入柏林!”

将军们虽然还想多知道些内幕,但尼韦勒这番话也让他们觉得非常有道理。要知道兴登堡正在组织部队全面撤退,所以兰斯西北的蒙蒂尼只有一个德军预备役师驻扎,而中国人为此却动用了足足一个师外加2个du li炮兵旅,还有坦克、机枪等等……一场用锤子砸铁定的战斗,值得大书特书吗?

尼韦勒将军很自然的将详细战报压在了文件最下面,参谋见状动动嘴皮本来想提醒他前线联络官提出的关于学习中[**]队战术的建议,但到嘴边最后又压了下去……新任总司令似乎不喜欢中国人,以后还是少提吧!参谋想想转身而去,直至很多年后他才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当


状态提示:第四一三章 百日鏖兵(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