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四四八章 全面出击

车里雅宾斯克。

哈弗罗夫是西最老的调度员,从铁轨铺到这座城市开始就供职于此。在这里他见证了铁路通车后西伯利亚地区的飞速发展,也见到了i俄战争时期从这条铁路源源向东的军队,但他永远无法忘记的还是当第一列中[**]列抵达这里加煤,然后继续向西前往东线的景象,甚至到现在他都想不明白,为何昔i弱小的中国能摇身一变成为盟友,还能远跨万里向支援俄国。

但现在他已经无法继续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今天他将和这条俄国生命线以及发生在这段铁路上的故事说再见了。

“哈弗罗夫,你们还在磨蹭什么?”

戴着红se袖箍的赤卫队士兵手持步枪虎视眈眈,带头的年轻人满脸倨傲挥舞手枪冲进调度室:“快离开!这里由我们接管了,你们这些沙皇的走狗!”哈弗罗夫瞪了眼这个家伙,因为一个月前这个年轻人还是自己的徒弟,但现在却投身于穷党并加入赤卫队。他从窗口看了眼外面横七竖八躺在血泊中的护路队士兵,心底非常矛盾。他从来没想过什么政治,只想好好做好调度员然后捞点小油水,但自己的徒弟却卷入了政治中间,还带赤卫队来杀害那些保护铁路的士兵,试图控制这座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铁路。

他很不明白,沙皇既然已经倒台,为何枪口还要对准自己的同胞?

“嗨!你们要干什么?”

“放开,这是我的私人东西。”

“打开,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检查。”

哈弗罗夫刚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先走去的铁路局同事就被士兵们拦住要求强行检查东西。三年来,南来北往那么多火车,谁没有一点点小“积蓄”?但那些赤卫队士兵却强行扣押了所有钱财和值钱物品,这引发了大家的抗议和躁动。眼看要酿成冲突时,远处却陡然响起了悠长的汽笛声。他很奇怪这个时候应该没有火车啊?刚准备去看调度表,赤卫队士兵已经抢先一步拿起表格对照起来,详细检查后发现今天最早抵达的一班车应该是晚上,距离现在还有十几个小时,难道是临时增加的列车?

突然有火车出现,他的徒弟也紧张得立刻让士兵向站台赶去,哈弗罗夫等人则被其它士兵暂时关在检票室等待结束。

火车慢慢驶进车站,等看清楚样子后大家都松了口气。因为从外观看这是一辆最普通的老式闷罐列车,机车头部的标志显示其来自中东铁路局。三年多来这种火车已经往返数千次,将协约提供的支援物资从海参崴或大连送往乌拉尔,再从那里转运至前线或者圣彼得堡。三年来这种列车上最多只有几个押车士兵,所以赤卫队士兵都松了口气,不少人还从掩体内站了起来。

当火车挺稳后,车头两侧泄压阀立刻喷出大量白雾,一下子遮住了小半个车声。几个赤卫队士兵持枪向车头跑去时,其它人也笑嘻嘻去车厢准备看看里面运的是什么。但就当移门被拉开的瞬间,枪托猛然从里面猛然甩了出来,为首的士兵还没反应,牙齿和鲜血就飞洒一地。然后,数以百计的身着沙黄se军大装,背着携行具的士兵冲了出来。他们动作很快,只要见到带袖箍的赤卫队士兵就开枪she击。哈弗罗夫和火车站工作人员瞪大了眼睛,怎么也没想到中[**]队会从东面过来。当15节车厢全部拉开大门,中国士兵健步如飞瞬间铺满站台并向火车站外蔓延时,刚才还气势汹汹的赤卫队还没怎么反应就被纷纷打倒在地。

刚才挥枪的年轻人脸hao水般的中国士兵。但他太小看这些担任突击队的中国国防军第16步兵师的老兵了,虽然没轮上参加欧战,但16步兵师好歹也是参加了中i战争,并在锦州和大谷喜久藏死磕两个月的部队。加上战后两年的强化训练,战斗力早已能和几支老部队媲美。所以士兵们动作很快,以排为单位迅速向四周散开,每逢遇上阻拦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阵手榴弹雨。

整个战斗不到二十分钟就宣告结束,当一辆装甲列车保护六辆各自拖着15节车厢的运兵车如长龙般驶入车站后,足足两个旅1.2万从伊尔库茨克出发,并在车厢里窝了五天的轻步兵们飞速按计划向城市各处跑去。

距离车站五公里外的乌拉尔机车厂内,布柳赫尔正摊开地图和几位同志商量控制车里雅宾斯克建立西西伯利亚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等事情。不久前还奋斗在东线,获得过沙皇勋章,最后因为重伤还差点死掉的他在十月革命后被派来车里雅宾斯克任当地赤卫队政委,当时化妆经过叶卡捷琳堡和乌拉尔时,他就意识到中国远征军将成为新政权的心腹大患,所以抵达后立刻积极工作,还将原来只有几百人的赤卫队扩大到三千人,吸收了很多原沙皇时代的士兵,准备在关键时刻截断西伯利亚铁路迫使中国远征军撤回远东。

“抢占火车站的同志已经动手了,只要我们夺得火车站控制权,我们就可以将中[**]队包围在乌拉尔一带,打败他们!”

“包围他们,让这些帝国主义的走狗永远也别想回家!”

房间内群情激奋,但布柳赫尔却一言不发,他可没有下面那些同志们那么乐观。在东线时他就亲眼见过中国远征军作战,虽然不敢说是多么jing锐的部队,但相比俄军他们训练有素而且步兵战斗技巧非常娴熟,何况人家在西线还堂堂正正的打败了德军整整一个集团军,如果不是法军的愚蠢甚至已经将战线推进至比利时。现在乌


状态提示:第四四八章 全面出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