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955章 首战次大陆(八)
个潜伏点爬去。

十分钟后,一枚刺目的闪光弹突兀的从达莫德尔河河畔升起。瞄准镜里的印度哨兵明显愣住了,大概是没想到居然被摸到眼皮底下。刚要吹哨子,次仁旺堆就扣下了扳机。“啪。”哨兵带着一团血雾,消失在沙包后面。此时突击营的迫击炮已经响起,轰轰轰的爆炸声中,其它几个位置的印度哨兵吓得纷纷大喊大叫向后狂跑。让次仁旺堆傻眼的是,几乎所有哨兵都在往后面的营地逃跑,居然没有一个人开枪阻击!菩萨在上,连计划准备用狙击清除的一个dp机枪点内印度兵都直接丢下机枪,像见了鬼般狂奔豕突到处乱窜。

虽然傻眼,但他的枪却没停下,依旧冷酷的一枪接着一枪。眨眼间,机枪点内冲出的六名印度士兵就全被打死。“次仁,打得好!”突击机枪点的战友越过他的身体时,用力的翘翘拇指。他喜欢这种感觉,快速换上一个新的二十发弹匣后,跟在战友们后面,冲向几百米外的印度国民军营地。

“手榴弹!”排长的叫喊中,次仁旺堆已经冲入营门。刚进门就见到上百名印度士兵正面冲来,几乎想也没想,一片手榴弹雨就砸了过去。“轰轰轰......。”手榴弹在印度士兵中爆炸,破片和钢珠炸得他们血肉模糊。手榴弹雨刚过,清一色的全自动突击步枪就响了起来。

第16高原山地旅和第17丛林旅、第18空降旅,是杨秋完全照搬后世特种战和战略值班制度,以他的意志和思想建立起的快速轻装反应部队,是处置边界紧急情况和战争的急先锋。三支部队组建以来,参加过大大小小数十次边境战斗和冲突,早已打磨出尖锐刀锋。为武装这三支部队,杨秋也毫不吝啬,早在两年前就为他们全部换上h37全自动突击步枪、h38半自动狙击步枪等新式枪械。尤其是以81杠和03式为模板,改用6.8毫米子弹的突击步枪,拿在手里就像一支小号机枪,火力强大速度极快,让战士们爱不释手。

可以想象一下,当一支拥有四百多支突击步枪的精锐山地步兵营,冲入毫无准备的印度国民团的驻地,会有多么可怕!以至于次仁旺堆都有些后悔选狙击步枪,因为他往往才瞄准目标,就被分开突击的战友就一路狂奔猛扫猛打消灭殆尽。不仅仅是武器装备占优,三支部队经过二十多年摸索,也完全吃透了杨秋带来的,经历过八年抗战,还柔和后世多次局部战争的陆军战术,一进入营地,基层连排长根本不用指挥,就知道如何带自己的部队切割包围。整个突击营,就像一群饿极了的野狼,不断冲击切割,选择最虚弱的目标猛烈撕咬。

“轰!轰!”随着几枚40毫米榴弹准确穿过玻璃窗,在中央的敌人团部内爆炸,十几名被吵醒的苏印军官全被炸死。失去指挥的印度士兵完全成了无头苍蝇。也没有任何遭偷袭后的预案,以至于整整两千多人的印度步兵团,竟然被几百名突击队员像撵鸭子一样,追得抱头鼠窜完全不明方向!

爆炸惊动了五公里外防御钢城的苏印第七师,突袭前,师长萨尼罗曼还双手叉腰,和几名gc国际的钢铁技术员聊天,火红的钢水映照在他们脸上,红彤彤如喝了几瓶伏特加。钢铁就是军队的灵魂!能完整的获得钢城。就意味着流亡印度的他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唯一遗憾的是,这里绝大部分产品都是最次的粗钢,也没有生产身管火炮和装甲钢技术,只能制造一些枪械和迫击炮。但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好了,内战时期赤卫队还没有这些东西。不是一样赶走了帝国主义?

“莱昂同志,我一定会报告给总书记,告诉他你们为反击帝国主义做出的贡献!”身为格鲁吉亚籍军官,萨尼罗曼开口闭口就将斯大林挂在嘴边,但实际上他只在军校毕业典礼上远远见过斯大林一面。他的第七师也有三分之一士兵都来自格鲁吉亚,来自斯大林的家乡。当然还有一半,是他认为战斗力低下的印度锡克士兵。

来自法国gc国际的莱昂弗里曼是一名钢铁技术员。他自然不知道萨尼罗曼的底细。听他说能直接汇报斯大林,告知自己在这里的作用,非常激动,刚要表现一下时。外面就陡然传来轰隆隆的爆炸声。“敌袭!敌袭!”凄厉刺耳的警哨声打破了钢城的平静,数以千计的第七苏印师和gc国际纵队的士兵冲出营房,望着火红的西北方神色紧张,来袭的到底有多少敌人啊!

“是谁?”

“报告。师长同志!二十师76团遭到中国军队偷袭!印度人说,数量超过一个师!”

“一个师!”萨尼罗曼喜欢和斯大林扯关系。但不代表他没能力。

为保护钢城,他在防御上是下了苦功夫的。由于西南面是日本控制的西孟加拉,大家暂时是盟友,所以他将纯印度士兵组成的第十九师部署在东北的丹巴德,保护铜矿和炼铜厂。将同样全都由印度士兵的组成的第二十师部署在东北的达莫德尔河。在他看来,有河流帮助,二十师起码能增加一倍的战斗力。战斗力最强的第七师、两个国际纵队、十几架战斗机和一个高炮团全摆在钢城中心,确保钢铁厂和铁路安全。这种部署是有效地,起码白天遭轰炸时,高炮团就击落了两架中国的轰五轰炸机。

但他的错误是,太高看那些拿起枪才四五个月的印度士兵,即使有河道帮助,面对16旅突击营的偷袭,他们也毫无战斗意志,整个团就像阳春白雪般迅速崩溃融化。76团的崩溃


状态提示:第955章 首战次大陆(八)--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