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头上的建虏再也没人敢露头之后,明军暂停了对城头的炮击,转而集中火力开始了对城门的攻击。攻城的目的就是要进城,既然拥有足够强大的火力,陈坚自然不会让士兵们用云梯去爬墙,直接用大炮将城门轰开不就行了吗?
虽然黄台吉在每个城门外都建造了瓮城,但这对陈坚来说只能算一个小小的障碍,有强大的火力对建虏进行压制,完全可以从容地将瓮城给拆了。陈坚早就对沈阳的城门结构做了研究,当然也有对付瓮城的办法。具体的做法就是,以炮火压制城上的建虏,另派人用火药将瓮城炸毁就行了,当然,不需要全部炸毁,只需要在正面炸出足够的缺口就可以了。
上千斤火药都是在辽阳收刮的,陈坚让人将火药用棺材装好,导出引线,然后让人在瓮城正面挖洞,将装满火药的棺材塞进洞里面,整个爆破工作就算准备好了。因为有大炮对建虏进行压制,这些准备工作做起来非常轻松。
点火的工作由陈坚亲自来做,毕竟有一双飞毛腿,跑得快,肯定比其他人做起来安全得多。
陈坚让所有人都退到足够远的地方,并让他们捂住耳朵,以免被巨大的爆炸声震坏耳朵可就不好玩了。
一切准备就绪,陈坚来到瓮城前,从容地点燃了约十米长的引线,点燃之后,陈坚立刻转身,运起功力,以至少比博尔特还快一倍的速度飞奔离开。
十来秒钟之后,随着轰然一声巨响,瓮城的正面一段迅速崩塌,露出了数丈宽的巨大缺口,这座瓮城当然也就形同虚设了。
没有了瓮城的防护,整个大南门就完全暴露在了明军的大炮面前。
虽然黄台吉将沈阳的城门造得很厚实,还在外面包了一层铜皮,但同样经不起猛烈炮火的连续打击,在十门大炮的连续炮击下,不到十分钟,大南门就被轰然洞开。
用望远镜看到城门后的景象之后,陈坚笑了。建虏不知道是因为缺乏守城的经验还是对瓮城的防护力过于自信,他们并没有像一般的汉人守城军队那样,选择用各种杂物将城门堵死,而是仅仅就这么关上就了事,这对于攻城一方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
就在建虏守城士兵绝大多数还没有从巨大的爆炸声中缓过神来的时候,明军已经发起了对城门的冲击。同样是以炮火压制城头,对城门方向则是以步枪兵的火力掩护,两万前锋快速向城门推进。
建虏方面自然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轻松打进城里,不过因为对明军实力的估计严重不足,用于城门口防守的兵力相当有限,仅仅只有几百人做个样子而已。而这几百人在城门被明军炮火轰开的时候差不多都被那种天崩地裂的阵仗吓傻了,因此,在面对明军方面两万人的进攻面前,能够起到的作用几乎为零,使得明军非常轻松地就冲进了城门里面。
直到明军完全控制住城门之后,才有数量不多的建虏从其他地方赶过来准备协助防守城门,没办法,建虏如今就剩下两旗人马,兵力不到两万,两万人要防守四个方向,平均一面也就四千人左右,而南面是明军的主攻方向,所以兵力稍微朝这个方向倾斜一点,但也仅有不过六七千人而已,因此,在明军攻进城门之后,建虏方面兵力不足的缺陷就暴露无遗了。
明军不仅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更有步枪这样的大杀器助阵,哪里是建虏这点增援的人马能够阻挡的?在冲在前面的人多数都被一枪毙命之后,后面的人很快就怂了,再也不敢往前冲,而是不自觉地随着明军的推进而往后退。好在陈坚早就对步枪兵下了命令,只对试图反抗的人开火,不然的话,只怕所有在步枪杀伤范围以内的建虏都得交代在这里了。
攻进城门之后,战斗依然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不多时,明军已然取得了城门以及南城墙的控制权。控制了城门和城墙,后续部队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内,攻城战至此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明军拿下沈阳已经是板上钉钉。
后续部队进城,那就是准备收复全城了。为了尽量不让建虏的大鱼逃脱,首要的自然是夺取所有城门的控制权,而且要尽快。
陈坚根据自己的观察,绘制了精确的沈阳城地图,进城的后续部队兵分三路,按照地图上的进军线路分别各自的目标发起攻击。每一路基本都是上万人对三四千人的绝对优势,同样都有一定数量的步枪兵以远程打击协同作战,可以说,每一路基本都能做到对建虏的碾压状态,使得整个夺取城门控制权的战斗变得非常轻松。
不到一个时辰,三路大军相继来报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所有城门都已经被明军牢牢掌控,至此,攻城战正式结束,剩下的工作就是彻底清除城内的反抗力量了。
对于城内的建虏,陈坚的指导思想就是只要不抵抗,绝不滥杀一人,若有反抗,那当然是杀无赦。这一条适用于任何人,不论大鱼还是小虾米,当然事后的处置肯定是不一样的,小虾米基本都是做苦力的命,至于大鱼嘛,当然主要是押送去京师接受审判,能不能活命那就得看他们手上沾染的汉人鲜血是多还是少了,不过陈坚以为很多人还是不会死的,毕竟现在建虏还没像历史上入关之后那样做出太多人神共愤的事,所以,朝廷上下对建虏的恨意并不会太深,估计除了在大明朝廷挂了号的少数人肯定会死之外,其他人多数应该还是勉强可以保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