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宁西河畔大地情>第232章草色青青酒意浓一

求收藏、求推荐。

望着老人俊朗的外表,淼淼神情略微疑惑,对着韩城低声说了句:“这老爷爷长得不太像哈萨克族。”

听了淼淼的话,韩城低声附和道:“没错,哈萨克族的脸部立体感不会这么明显,他是个二转子(宁西土话,就是混血儿的意思)”。

乡畜牧站干部玉素普已经在一路上很快跟大家都混熟了,亲如朋友了,对乡里牧民情况了如指掌。

他笑着对淼淼和韩城解释:“你俩都猜对了,哈力克老人是二转子,爸爸是哈萨克族,妈妈是柯尔克孜族,他长得像妈妈,身上的柯尔克孜族血统更浓些。”

淼淼跟在玉素普等人身后,有模有样得学着他们跟老人打招呼的方式。

大家相继对着哈力克老人,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微欠着,低头问候”

哈力克老人回礼,主客相见热情的寒暄后,都开始干活了。

韩城打开车厢,淼淼帮着搭好木板,巴哈提爬上了车厢,开始驱赶羊只下车厢。

赶羊下车也是个技术活,淼淼和韩城不会干,于是他俩分别站在车厢后面两米处,防止羊只窜到车厢西边。

叶尔波力家的春夏牧场就沿着车头前的牧道,往东赶上五六公里就行了。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站在车旁一直打量羊只的哈力克老人,瞄准一只又大又肥的大尾巴绵羊。

哈力克老人快步上前,随手一抓,就抓着了羊头,他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股绳索,麻利得给羊只套了绳索。

他牵着这只又肥又大的羊只来到大货车前,用哈萨克语对着玉素普和巴哈提说了两句话。

哈萨克是很讲礼仪和面子的民族,主人在宰羊之前,先要把羊牵给客人看。

然后哈力克又将羊只牵到淼淼和韩城身旁,用熟练的汉语客气地说些:“羊虽然不太肥,略表心意,敬请赏光。”

淼淼和韩城赶紧点点头,同时回敬了句:“谢谢您的盛情款待。”

哈力克老人牵着羊只,过了桥,走进用木头搭建的木栅栏大院里。

哈力克老人得到客人祝福后,他要把羊拉去宰杀。

淼淼这才发现,木栅栏围起的大院里,有几间破旧的土坯屋和一个毡房,土坯房外已经炊烟袅袅,白色烟雾随风吹拂飘入空中。

站在大货车车厢里的巴哈提,兴高采烈得扬声对着淼淼喊道:“淼淼,今晚,我们就要在这个毡房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昨天是我们哈萨克的纳吾肉孜节,因疫情影响,主人家把晾晒的冬肉都吃完了。时间仓促,纳吾肉孜粥喝不上了,今天就吃羊肉吧,新时代了,风俗传统也要与时俱进嘛。”

韩城和淼淼听着巴哈提风趣的话语,仰头大笑,哈萨克族素以热情好客而闻名,凡有客来,无论熟识与否,均竭诚相待。

他们以宰羊待客为体面的事,宰羊之时,先把羊拖到门口,将羊头拉进门内对着客人。

巴哈提一提醒,淼淼这才想起昨天是春分节气,哈萨克的纳吾肉孜节,就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时节。

“春分雨脚落声微”,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一词来自波斯语,意为“春雨日”,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迎接春天来临的节日,是他们生活生产中最重要的节日。

现在也叫迎春节、开春节,纳吾肉孜节的日期是固定的,是每年我国农历节气的“春分”时节,在过“纳吾肉孜节”时需要熬制一种七种原料熬制的粥,叫纳吾肉孜粥。

因这次病毒疫情影响,道路封闭、客运停运、居家隔离、大巴扎(大集市)暂时未营业。

疫情影响着过纳吾肉孜节的人们,许多大米、小麦、大麦、葡萄干等原料都没来得及买,就开始匆匆转场,于是大家也都变通了节日的饮食习惯。

在2020年的草原民族的纳吾肉孜节,过节的人们因疫情影响,将喝纳吾肉孜粥的传统美食,改为吃手抓羊肉了,哈力克老人一家请客人们吃手抓羊肉。

上层的所有羊只在巴哈提的驱赶下,下了车厢,成群结队的羊群发出咩咩的叫声,散漫得在牧道边上吃草。

一位骑黑色骏马的哈萨克族青年,走到羊群尾部,甩着长辫子,空中发出一声清脆的“啪”,他骑着高头大马,开始将羊群往东边的牧道上赶去。

先走下来的一千多只羊沿着牧道行进,在牧人的驱赶下,羊只急促的脚步声和三位牧民此起彼伏的口哨、清脆的马鞭子声,朝东边走去,形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

巴哈提、叶尔波力等人又站在车厢外侧的凸出地方,一手抓着车厢挡板,一手拿着木棍或马鞭子,继续驱赶车厢下层的羊只。

驱赶完羊后,叶尔波力仰着脸看着车厢,里面没有压死或压伤的羊只,车厢里溢满了羊粪和刺鼻的尿骚味。

叶尔波力高兴得对着韩城道谢,因为这一路上竟然没有一只挤伤、压死羊只的现象,实在是太难得了。

剩下的羊只跟随着第一批羊只队伍后面,在叶尔波力随意驱赶下,慢悠悠跟上了前面的那批羊群,2000多只羊浩浩荡荡在牧民的驱赶下,沿着牧道朝春夏草场的羊圈赶去。

看着2000多只羊被自己的牧人朋友慢悠悠朝东方赶去,叶尔波力总算松口气。

几个人走到小溪边洗手,清凉的溪水在初春时还是带着寒意。

叶尔波力热情邀请淼淼等人,到他家春夏牧场的居住点走去。

叶尔波力告诉对牧民生活一知半解的


状态提示:第232章草色青青酒意浓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