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年夜饭,一行人便坐在电视机前看联欢晚会。
苏欣本以为莫伯伯的性子应该不怎么爱说话,没想到和她爸妈坐在一起话题还不少,三个人坐一块聊的可尽兴。
没过多久,大房的人也来了,就连爷爷奶奶也被大堂哥二堂哥搀扶着过来,现在村子里装了路灯,倒不至于路上黑灯瞎火,这大过年走门串巷的可多着,吃过年夜饭,大过年的大家都赶着热闹。
这人一多,吃着东西聊着天,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到了12点。
大家都在迎着新年,家家户户开的烧香祭拜,苏欣和莫南悄悄退到后边牵起了小手,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口型中读出——新年快乐。
两人相视一笑,内心暖暖,一切尽在不言中。
家里的长辈,每人都准备好了红包,就连莫爸爸也是带着红包过来。
家中还在上学的也就只有二堂哥,还有她的弟弟妹妹,苏城和苏雨。
这会儿和大家都准备了5个红包,大房两个大孩子,小儿子这边三个孩子。
大房那边过来的时候听说莫南也来了,也就多准备了个红包,这往后莫医生跟阿欣成了婚,可不就是一家人。
莫南没想到自己快三十的人也能收上一份红包,想要还回去,又被推了回来。
“长辈赐,不可辞。阿南,你就安心收下,这也算是爷爷奶奶给你和阿欣两个讨个吉利。”
大过年又是长辈一份心意,大家伙也推辞不了。
特别是苏小武,他老早就已经出社会不知道多少年了,现在满打满算也快25岁,咋能收长辈的红包呢?
换句话说,现在他都出来工作了,理应该给长辈红包利是才对。
见他要推辞,奶奶佯装板着脸:“收着收着,都说了是给你们讨个吉利,你们要是不想收红包,等你们成了家再说。”
苏小武这才收下,又是憨憨笑道:“奶,不用太久,一定给你包个大大的红包。您要啥,您大孙儿都给您买。”
“诶哟,哈哈,好好好。”
“爷奶,阿欣很快就要成家了,您收到的这第一份大红包一定是我的。”
苏小武在旁听后,想反驳一句那还说不一定,可一想阿欣七夕就要结婚,半年的时间他去哪里找个媳妇儿?
他跟阿沫八字还没一撇,能不能他一人在这边使力气,苏小武心头微微叹息,不过大过年的,他也没时间丧气,和大家伙聊聊也准备回家守岁去。
想给阿沫打电话,才发现她家中没有电话,跟两年前的大丰村一样,还没有通电通自来水,只能对着月亮说相思。
小辈们收完红包,苏家两兄弟也拿出了利是红包孝敬老爷子和老太太,这两年也攒了钱,今年的孝敬礼也拿的出手。
一家人和睦融融,就是莫爸爸也难得热闹一回。
守岁放鞭炮的人不少,要是困了也能早些休息。
莫家父子俩在大丰村待了两天,莫南便送他爸回去,转瞬又是跟苏心告别。
两人相处只有两天的时间,莫南又得回寒山工作。
陆振阳那边打电话过来,苏欣就知道莫南该走了,这次怕是有重大项目,不然不会待了半年还没有成效,年节只有三天的假期。
尽管依依不舍,但也不能阻碍他前进的方向,更何况交关系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还有他的团队、事关大众国家。
苏心只盼着他能平安完成项目,争取在七夕前能够完成,婚礼如期进行。
春节过完,很快就迎来了返工期。
这蜂拥而来的返工潮,远比离去之时近三百人,多了整整一半。
苏欣瞧着村子里多了不少新面孔,这才发现多出来的不少人,有一些是早年外出打工的本乡人。
这两年村子变化很大,特别是评比先进小村之后,有不少在外打工的大丰村人看见报纸,激动骄傲的指着报纸上漂亮的小村子道——“兄弟,快瞧瞧,这是我家!”
那神气骄傲的模样,令旁人艳羡。
有些在异乡的乡亲看见报纸,手里啃着干馍馍,心下是又惊又喜,完全不敢相信上头那个有学校、有医院、有工作、有养殖场的地方是自家穷山沟沟。
“不行,我要回家去瞧瞧!”
“家里都能找工作,我还离家作甚!我得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不香吗?”
“我要回家讨媳妇!”
村子不少人家更是打电话、发电报、写信联系在外打工的亲人,告诉他们快些回家。
“阿民啊,小光想爸爸咯,你和阿花回来吧,村子里就能挣钱,学校就在家门口,一家人要是能团聚就更好了。”
“崽啊,要是外头闯不下去,就回家来。现在村里可好,咱们饿不着。”
“儿呀,你快回来,爸干着一个大项目,回来老爹养你。”
“小妹,妈给你找了一门好亲事,就在家里头。娘家就在旁边,不受气。”“妈……”
这村子里的年轻主力回来了几十上百人,加上留守在家的四五百人,整个村子也有近六百人。
光是舒心工厂就有差不多一两百的外乡人,加上大堂哥的工程队,还有一些项目招工,做生意批发的商贩,如今外来人口也有近四百来人。
其中有近三百人都是邻村的乡亲,剩下的则要远一些。
这次返乡的外乡人带来不少同乡人,无论是来大丰村打工,还是想着在大丰村做生意,还是批发大丰村的农产品、衣服、运动鞋,个个是满脸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