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列异丛谈>第2回古镇

有诗: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

铁门古镇,镇守着一份情怀,一份古老久远的气息,或许还有一份未知的神秘。

陆压步入镇子的入口,青石板上的积水中的天空倒影让他看见几许悠然,还有凋零的墙体上青灰的石砖透出的几股淡然。

这里每一处轻描淡写的勾勒,每一条曲折冷清的街道,每一步青石阶梯,都能让陆压感觉心浮气躁的自己找到了些许沉寂。

古镇深处,每走几步就会突兀地现出一条幽暗的小巷,有的还是一条向下的阶梯一直通往不知何处的黑暗。

街道两旁稀稀拉拉有几个老人坐在陈旧的长凳上交谈,还有些孩子在青石板上拿着玩具水枪追逐嬉戏。

每年立春之后,陆压照例都要来铁门古镇小住几日、小酌几日。

张家花园。

张家花园是一家旅社,古镇里最好的旅社,老板是陆压的老朋友黎姐。

其他的旅社酒店,大堂都供奉着财神。张家花园的大堂,供奉的却是医圣张仲景。

“陆哥,听说你要过来,一早就把房间收拾好了,还是你最喜欢的三楼那间。”旅社的服务员小刘热情地招呼着陆压,“你先上去休息会儿吧。”

“黎姐呢?”陆压把香烟压灭在前台的木质烟缸里。

“黎姐去买彩票了,待会儿就回来。”小刘一边接待着刚走进来的一对年轻小夫妻一边说。

“就没见她中过大奖,这几年她买彩票的钱都可以换辆车了吧,哈哈。”陆压打趣着,转身上楼了。

陆压站在窗前向下望去,临近中午了,游客逐渐多了,还有一个旅游团吵吵嚷嚷的往这边走了过来。

铁门古镇历史上就是一个战略重镇,依山坡而建,东西几里地长,自古官道就由镇中通过。原先镇四面皆有城门,东门最险,临河而设,几丈高的寨墙,门额嵌有“铁门”两个镶金大字。

现在成了旅游景点,早就没有了那份战争的沉重,或许只有那残存的一小段古墙还能记得当年的血雨腥风吧。

陆压泡上一杯毛峰茶,正要点燃一支香烟。

“陆压!下来吃饭了!”一听这个熟悉的惊呼呼的声音,陆压就知道是黎姐。

一碟油酥花生米,一盘宫保鸡丁,一盘麻婆豆腐,一盘尖椒回锅肉,一盘清炒土豆丝,一件哈尔滨啤酒。

“这段时间你怎么样哦?都没有你的消息,”黎姐摆好了碗筷,“群里你也一直潜水。”

陆压起开两瓶啤酒,先给黎姐满上一杯,“老样子”又给自己的杯子倒满。

“饿了饿了,吃起”陆压夹了一块豆腐放进嘴里,端起酒杯说“喝起,喝起。”

“旅社现在生意还好吧?”陆压问。

“还行,我也不在意,就是找个事儿做,免得自己天天去打麻将。”黎姐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最近你有见过石头没有?”陆压问起了另一个老朋友的情况。

“没有,偶尔在上闲聊几句,也不知道他现在在搞什么,好像前几个月又出国去晃了一圈。”黎姐又端起了酒杯。

陆压和黎姐、石头既是老朋友,也一起共事过很长一段时间,有过让人难忘的时光。但自从发生了津门的事情,大家就散了。

之后,谁都不愿再提起那件事情了。

老朋友见面,总是感觉话多酒少。

虽然是初春,但外面因为下着绵绵细雨,有些寒。

小屋里却是温暖怡人。

暖不仅仅是来自桌下那个红泥小火炉,更暖的是来自人心里的暖意。

有什么比在一个春寒料峭,春雨阴翳的日子里喝着老朋友的好酒、受着老朋友的盛情款待、对着老朋友热情的笑脸更暖人呢?答案是没有。

又有谁还能在这种情况下不醉、硬要保持清醒呢?答案还是没有。如果真有这种人,那也绝对不会是陆压,也绝对不会是黎姐。

“小刘,再搬一件啤酒过来,哈尔滨。”黎姐喊道。

......

“砰!”

陆压转身看去,是坐在角落吃饭的两个年轻人,把一个玻璃酒杯掉在地上摔碎了。

正是和陆压一起来旅社的那对年轻夫妻。

“小刘,去打扫一下。”黎姐招呼小刘去收拾。

陆压不经意地多看了两眼,不禁略略皱了皱眉头,迟疑了一下,转身回来继续喝酒。

“你看见什么了?”作为老朋友、作为一个女人,陆压的一举一动都很难逃过黎姐的眼睛。

“喝多了,没看清,也不想看清。”陆压有些醉意,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看清了我也懒得管。”

黎姐看了看陆压,起身去后堂端出一碗番茄煎蛋汤,亲自给年轻夫妻那桌送了过去。

“这是旅社免费送的,你们吃好。”黎姐把这碗汤放在桌上。

“谢谢老板。”年轻女子轻声说。

年轻男子却一言不发,自顾自地吃着。

黎姐站在桌旁仔细看了看这对年轻夫妻。

年轻男子的体型虽然显得高大强壮,但脸色苍白,双目无神,头上竟然有几丛白发,左腕上戴着一支江诗丹顿手表,拿着筷子的右手有些发颤。

年轻女子身旁放着一个浅蓝色的香奈儿手袋,淡淡的妆容无法掩饰脸上的愁容和暗黑的眼圈,两滴眼泪悄悄从眼角滑落。

“妹儿,遇到啥难事了么,告诉姐。”黎姐从来都是古道热肠。。

年轻女子抬头看了看黎姐,突然忍不住低头伏在饭


状态提示:第2回古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