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赵武灵王篇3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真正的较量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国力大涨,尤其是军事力量,突飞猛进,不可同日而语。胡服骑射后,赵国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出中原诸侯陌生的兵种:骑兵。

赵武灵王锤炼出第一支万人骑兵,并搬上了舞台。

赵武灵王也用这支骑兵,做了几件大事:

1、攻伐中山,小试牛刀,不仅收回鄗城雪耻,还攻入中山腹地宁葭,占领井陉要塞

2、西渡黄河,收复河西北地

3、北上击林胡,林胡王献马(这也是推行胡服骑射,真正的与北胡骑射交手)

4、赵国五使入诸侯

因为,这几件大事,骑兵也给了赵武灵王前所未有的自信,也让他看到了赵国的未来,更让他相信赵国定能崛起诸侯,成为强盛之邦。

此时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燕国休养生息,秦国还在内乱,齐、韩、魏和楚国打得不可开交。

战国有七雄,六个万乘大国,都很忙。

那么,赵国也是七雄之一,做为万乘大国,他也不能闲着。

于是,赵武灵王利用这个良好的环境,要干自己想干的事:攻伐中山。

由于,赵武灵王打了中山国两次,这一次也叫三伐中山。

此次,三伐中山,赵武灵王不想小打小闹,而是动真格,来一场真正的较量。

一场决定赵国和中山国命运的最关键的大战。

此次攻伐中山,不是前两次那般小试牛刀,而是为了给中山国致命一击,消灭敌国有生军力。赵武灵王想通过这一战,彻底击败中山国,并使中山国数年之内都没有力量反攻赵国。

对于赵武灵王而言,此战不仅是他推行胡服骑射以来对中山国展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决战。也是为了证明他推行胡服骑射是否正确的一战。

此战,他只能赢,不能输!

赵国决定集合邯郸、晋阳、代,三郡的兵力,动用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攻打中山国。

此战,赵武灵王不求攻灭中山,而在于重创中山军主力,令中山国数年内不能恢复元气。所以,赵武灵王集中了赵国最精锐的战车、能攻能守的步卒以及中原诸侯第一个拥有的新式兵种铁骑。

当然呢?中山国实力也不弱,要想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盲目开战,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动手之前,要周密部署,选拔优秀的将领。

赵武灵王颁下诏令,一边命大司马许虔和左司寇李兑负责筹集大军备用的粮草,另一边将散落在赵国各地能征善战具有将帅之才的人,不论军功、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全部都召回赵国邯郸。

赵武灵王亲自严格考核和选拔,挑选出合适的统兵大将。

为了预防诸侯,干涉赵国内政。赵武灵王让楼缓注视秦国最新的动向,让赵固坐镇代郡,监视北胡和燕国。公子成等宗室之人坐镇邯郸,固守国都,同时监视齐国,并密切关注齐、楚之间的混战。

这些工作准备就绪,赵武灵王就开始登台点将。

经过海选,大批能打的将领,被选了出来。

这些将领的名单:赵希、赵与、赵袑、牛翦、许钧、赵章(赵武灵王的嫡长子,赵国的储君,未来的国君,年仅十五岁)。

从这份将领名单得出一个结论:赵氏男儿,不仅能治国,还能披甲上阵。

还有赵武灵王负责统筹全局,肥义、田不礼、鹖冠子、李兑等人组成最高的智囊团,以及后起之秀乐毅、庞暖、剧辛等人的助阵。

此时,是赵国最闪亮的时刻。

攻伐中山,赵武灵王分成南、北、西三路军,从三个方向进攻。

北路军分两路,一路由赵希统帅胡、代六万兵马。另一路由牛翦统帅新招募的三万铁骑。

北路军作战路线,由北向南挺进,攻打丹丘、华阳、鸱之塞。

北路两军在曲阳汇合,剑指中山国国都灵寿。

西路军的作战路线,由赵与率一万军前往苦陉邑,骚扰中山国大后方,牵制、分散中山国兵力。一边策应南、北大军的军事行动,另一边做好准备,随时进攻中山国国都灵寿。

南路军是主力,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又分为左、中、右三军。

右军由赵袑统领,左军由新人许钧统领,中军由太子章统领。

赵武灵王总领左、中、右三军,有八万步卒,八千战车,五万骑兵,总共十五万大军。

南路军的作战路线,由南向北,攻打石邑、封龙、东垣、房子等中山国腹地。

此战,赵武灵王集合邯郸、晋阳、代三郡,总共二十五万大军,分南、北、西三个方向,对中山国发对猛势。南、北、西三路大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剑指灵寿。

就在赵武灵王准备就绪,又发生了两个意外情况:

1、占卜卦象不吉,不适合征伐

2、邯郸上空出现彗星异象,大凶之兆

面对,这两个意外情况,赵武灵王是怎样做的呢?

1、用自己的双手,打破天命

还举了一个例子:武王伐纣,打破天命。提兵东征攻破殷商,建立周国数百年的基业。(武王伐纣,卦象也会不吉)

2、不信天命,敢于逆天抗命

也举了一个例子:嬴姓赵氏先祖不信天命,敢于逆天抗命,嬴姓赵氏才能绝处逢生,显赫诸侯。(嬴姓在姬周时,因效忠殷商,遭到打压,被破迁移,成为


状态提示:赵武灵王篇39--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