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赵孝成王篇14
国,鲁仲连也是献计献策,出了很大的力。

安平君攻不下的狄邑,却在他的帮助下,轻而易举攻克。

一书下聊城,更让鲁仲连名声大振。

奇怪的是,这个人拒绝了齐襄王封君拜将,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齐国有难,他会挺身而出。

国难解除,他又选择功成身退。

鲁仲连在齐襄王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发言权。

针对,目前的现状,鲁仲连说了一句话:我国和赵国交恶,已经十几年了。长此下去,对齐国不利。赵国前来缔结盟约,也是齐、赵两国改善关系的时机。

然,鲁仲连这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臣纷纷发言,诘难他。

这些朝臣说的话,汇成一句:拒绝和赵国改善关系。

也对,赵国对齐国的伤害太大了。一时间,想要他们放下心中的仇恨,改善两国的关系,的确很难。

齐襄王见众怒难平,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下面,我就摘抄几句在《赵孝成王英烈传》,鲁仲连是如何说服齐襄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改善齐、赵两国的关系。

鲁仲连说了齐国目前的局势和困境:

1、地理位置不好。

东面是大海,北面是燕国,南面是楚国,西面是三晋。

2、敌人很多。

燕国和我国成为世仇,仇恨难消;楚国羞辱先王,和我们不共戴天。我们北面和南面被诸侯围困,只能和三晋交好。如果我们和三晋交恶,我国就被诸侯围困,齐国如何能复兴祖业,争霸诸侯。

3、放下仇恨。

仇恨,让人愤怒,同时也容易迷住我们的双眼。我们应该知耻而后勇,而不是与诸侯交恶,自绝出路。

鲁仲连又举了一个案例:学习赵武灵王,主动放下仇恨,与诸侯交好,知耻而后勇,不能因为仇恨,蒙蔽了双眼。

寡人没有赵武灵王的气魄和胆量;寡人更没有他的雄心壮志、万丈豪情;寡人要的是齐国境内和平,守住先祖的基业。

齐襄王很生气地说了另外一句:

寡人要的是如何拒绝赵国结盟之事,不是要你告诉寡人如何成为一代合格的君王。

朝臣看到了齐襄王的愤怒,但,鲁仲连却读懂了齐襄王真实的内心。

鲁仲连献策:让赵太后送长安君来齐。

接着,鲁仲连说出了为什么要赵太后送长安君来齐国为质?

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

齐、赵缔结盟约,齐国以长安君入齐为质为条件,赵太后必不会同意。长安君不来齐国为质,齐国就有理由,拒绝结盟救赵。

齐襄王也觉得这样能够光明正大拒绝赵太后,还能守住自己的底线,相当满意,问了朝臣的意见。

毕竟,赵太后给齐襄王出了一个难题。

他也要给赵太后出个难题,才行。

众臣觉得此计,既可以缓解王上的情绪,又可以拒绝赵国结盟,表示拥护。

还是有人提出了疑问:赵太后送来长安君入齐为质,齐国该怎么办。

鲁仲连的回答:不可能。

理由:赵太后刚烈的性格,是不会把小儿子送去齐国为质的。

那么,鲁仲连提出这个苛刻的条件,这不是为齐、赵两国增加麻烦,咋会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呢?

表面上看去是增加麻烦,但,他的计策,符合齐襄王的内心,也安抚住了齐国朝臣。

鲁仲连不怕麻烦,同时,他也相信自己的战友(主张齐、赵同盟的人),会共克难关,早日实现,齐、赵两国正常的交往。

在鲁仲连的斡旋下,齐襄王答应求和,也附加了一个条件:让赵太后送长安君入齐。

面对,齐国这个苛刻的条件,赵太后(赵威后)又会如何呢?


状态提示:赵孝成王篇1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