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赵晓成王篇19

智慧的较量

秦、赵两国战事陷入僵持,这是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都不想看到的。

秦昭襄王想要速胜,赵孝成王也想速胜。

可,秦国和赵国实力相当。廉颇和王龁,也不分伯仲。

秦昭襄王增兵,攻破赵国防线。

结果:寸步未进。

赵孝成王逼迫廉颇主动出击,廉颇也不听诏令。

秦昭襄王、王龁和赵孝成王、廉颇都明白。谁挺住了,胜利将会属于谁。

秦、赵这场持久战,持续了三年。

赵孝成王毕竟是年轻人,心性不稳,性子也急躁,第一个挺不住了。

但,赵孝成王,还是坚持要打。

为了鼓舞士气,他做了一个决定:亲自出征。

毕竟,赵氏男儿,能征善战,都爱披甲上阵。

赵成侯、赵肃侯父子,终其一生都在战斗。

赵武灵王也披甲上阵,开疆拓土。

赵孝成王愿意效仿先祖,发挥他们善武之风。

可,赵国朝臣反对,认为赵孝成王太乱来了。

这些人还举了很多例子,打消了赵孝成王亲征的念头。

面对前线,廉颇打得不好,丢城折将,赵孝成王抗秦的意志,出现了松动。

战与和,这个问题面前,赵孝成王毅力变得摇摆不定。

于是,关于是战,是和,在赵国朝臣之中,展开了辩论。

平阳君等人,主和。

理由:

1、赵国最能打的廉颇和秦国名不见经传的王龁,打成了平局。那么,白起出战,谁能敌?

2、诸侯异动,北疆不稳。

虞卿等人,主战。

理由:

1、秦、赵势如水火,只能一战到底。

2、有廉颇在,不会败。

赵孝成王听了,说了三句话:

1、我国数战皆败,战场不利,还能打吗?

2、白起出征,谁能阻挡。

3、诸侯会不会趁火打劫。

聪明的虞卿,从这三句话得出一个结论:赵孝成王不想打。

既然,赵孝成王不想打,坚持打也没意义。

于是,虞卿换了一种方式说:主和休战。

当赵孝成王正要开口说话时,虞卿又说了一句话:臣,主和。但,要换一种方式。逼迫秦国,来求和。

赵孝成王听不明白,他主和,秦国咋会主动来求和?还是用逼迫的方式。

赵孝成王茫然:虞卿,这不是糊涂了吧!

但,虞卿的眼神告诉他,并不糊涂,又问:是你说错了,还是寡人听错了。让秦国来我国议和,你觉得秦王会答应乎?

“秦王不会来议和。”

虞卿说了下句:

“我们要逼秦王来议和。”

随后,虞卿献上了计策:合纵诸侯抗秦。

也就是说,赵国的使者携带宝物,不是去秦国,而是入诸侯。

虞卿又说了一句:赵国有强大的武力,还有诸侯相助。秦国见了害怕,定然主动议和。

合纵诸侯抗秦,这的确是最好的计策。

赵孝成王也觉得这个计策不错。秦、赵打了这么久,他主动去议和,很丢脸。

然,赵孝成王又问了两个人,改变了他的想法。

这两个人就是平阳君、楼昌。

那么,平阳君说了什么呢?

虞卿之计,不能成功。

理由:

1、秦、赵两国都是强国。强国相争,必有一伤。这是诸侯想要看到的。我们与诸侯会盟,诸侯会答应乎?

2、赵国和诸侯的关系都不好。(赵惠文王征战诸侯,四周的邻国都打过了。赵威后虽与齐国改善关系,却没有消除两国人民心中的仇恨。)

3、赵国与诸侯结盟抗秦不成,就会扩大秦赵两国的矛盾,战事只能升级。

4、大国之争,要靠自己。

赵孝成王问了一句:主动请和,会不会太丢脸。

平阳君告诉他:赵国主动去秦国议和,不但不会失了我国的体面。反而能彰显,我国议和的态度,还能缓解我国和秦国之间的矛盾。

赵孝成王又问:秦国拒绝议和,又如何?

平阳君道:一战到底。

赵孝成王问了一个武将楼昌:能打吗?

楼昌告诉赵孝成王一个事实:秦强赵弱,打不赢。

赵孝成王吸了一口凉气,问:那该怎么办。

楼昌给出了建议:趁着我国没有败给秦国,还有谈判的筹码,议和吧!

赵孝成王权衡利弊,最终采纳了平阳君、楼昌的意见,放弃了虞卿的计策。

于是,赵孝成王以郑朱为使,携带财宝,去秦国议和。

那么,郑朱这个人是谁呢?

为什么赵孝成王会把议和的重任,交给了他?

对于郑朱这个人物,史料只是简单提了一下。

郑朱曾与秦国打过交道,在阏与之战交换领土时,欺压秦国。因为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赵惠文王的赏识。

也可以说,郑朱有才识、博闻善辩,身份还尊贵。

因此,赵孝成王把议和的任务,交给了这位老臣。

当郑朱踏上入秦的时候,赵孝成王又见了虞卿,还告诉了他自己的主张。

虞卿听了,说了一句话:议和必不能成功,赵国危矣!

赵孝成王听了,不高兴,问理由。

虞卿说了三个理由:

1、不是我国想打,是秦国想打。(主动权在秦国)

2、示弱。(赵国使者去了咸阳,岂不是告诉秦国赵国顶不住了,没有了底牌。)

3、会被诸侯孤立。(诸侯见赵国使者去了


状态提示:赵晓成王篇19--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