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赵襄子篇7

晋阳大战

伯瑶见韩、赵、魏三家宗主,都十分软弱,更没把他们当回事。

此时,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他:肆无忌惮。

也就是说,伯瑶把自己当成了晋国的老大,谁也不放在眼里。

赵毋恤的忍耐,也让伯瑶没有伐赵氏的名义。

伯瑶心想:“怎样才能伐赵氏呢?”

有人给伯瑶出主意,“家主生辰到了,不如喊韩、赵、魏献地,做为礼物。”

伯瑶想了想,觉得这个理由不错。此举,既可以试探,三家的底线。同时,也可以看出三家是否真的有骨气。这也是他蚕食三家的领地,兼并三家,一统晋国的大计。

三家给,他就慢慢蚕食,他们的领地。

如若不给,就用武力,鲸吞。

兼并三家,一统晋国,激烈着伯瑶,在玩火**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伯瑶找来韩、魏两家,轻蔑地说:“我生辰快到了,你们打算送我什么礼物。”

韩、魏两家都拿出精心准备的礼物。

伯瑶摇头说:“我不要这个。我要你们拿出万户之邑。”

韩、魏两家宗主,相互看了一眼,心想:“他是想蚕食我们的领地。”

一万邑领土,这可不是小事。伯瑶也没有立马让这二人给自己回话,而是给他们时间考虑。

伯瑶警告他们,用不可拒绝地口吻说:“不给他话,别怪我不客气。”

韩、魏两家宗主找了一个静谧的地方,坐了下来,商议对策。

韩氏问:“魏兄,这件事,你怎么看。我们是给,还是不给。”

魏氏为难地说,“不给,就要打仗。我们打得过他吗?”

韩氏:“打不赢,也要打。我们步步退让,他却步步紧逼。他想欺负我们,到什么时候。”

魏氏:“我们忍了这么久,再忍忍。”

“还要忍啊!”

“必须忍。”

“魏兄,你认为赵勿恤会答应吗?”

“赵毋恤想忍,恐怕赵氏家臣也不会忍。赵氏和知氏是两只猛虎。我们就让他们两虎相争。”

知氏多行不义,树敌太多。韩氏、魏氏两家见知氏强大,不敢相争,便想让赵氏出头。

伯瑶得到韩、魏两家答应了自己的条件,倍感惊讶地同时,也没把韩、魏当回事。伯瑶见韩、魏臣服,又把手伸向了赵氏。

伯瑶派了一名家臣,前去赵氏,传达意见。

赵毋恤闻言,不动于色。

赵氏家臣按照家主过去的表现,心想:“家主懦弱,定会答应。”

然,他们都错了,他们也不了解自己的家主。

赵毋恤是只老虎,不是温顺的羔羊。

赵毋恤见知氏已经对赵氏出手,形势已经不利。若不反抗,等待赵氏的命运,只有一个…毁灭。

忍了这么久,他也累了。

这一次,赵毋恤打算不忍了。

他要告诉所有人,赵毋恤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伯瑶欺负他,他能忍?

可,赵氏的封地,历经下宫之难之后,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才有今日。威胁到赵氏的英明和利益,赵毋恤绝不能忍。

他若忍了,岂能对得起祖宗?天下人又会怎样看他?他还有什么资格成为赵氏宗主?

赵毋恤本来对伯瑶憋了一肚子气,此刻,犹如大河决堤,滔滔不绝,咬牙切齿说,“我拒绝。”

赵毋恤知道说出这三个字,就等于与知氏开战。

伯瑶等到赵氏的答复,倍感惊讶,心想,“赵毋恤,竟敢拒绝?”

家臣说,“家主,我们有讨伐赵氏的理由了。”

伯瑶大笑说,“这一日,我总算等到了。”

伯瑶召集朝臣,威逼韩、魏,共同出兵讨伐赵氏。

韩、魏见知氏和赵氏总算打起来了。

韩、魏两家一边暗自高兴,另一边毫不犹豫选择了强盛的知氏,共同出兵讨伐赵氏。

同时,韩、魏两家表现出自己是被逼无奈。

赵毋恤见韩、魏两家联合知氏共同出兵,一边骂韩、魏没有骨气,另一边积极备战。

既然要打,就好好打一场。

赵氏的封地,主要在晋国的北边。开战初期,战局对赵氏极其不利。赵毋恤也是善战之人,自然明白,这样打下去,赵氏迟早会灭亡。赵毋恤想了想,能够抵挡三家联军的城池,只有邯郸、晋阳、代城。

邯郸在东,不利于长守;代城,人心不附,不会与赵氏共患难。晋阳,赵氏经营了多年,哪里的百姓,拥戴赵氏,是最好的防守地点。

赵毋恤想起赵简子临终前,嘱托他,“赵氏有难,退守晋阳。赵氏不能开疆拓土,也能守得住。”

赵毋恤一边与三家作战,另一边退守晋阳决战。

赵毋恤来到晋阳,看着城池,这才佩服赵简子的先见之明。

话说,赵简子继承家主之位时,为了改变赵氏的不利地位,同时,也不让下宫之难再次发生。赵简子对赵氏的封地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改革。这次改革,彻底扭转了赵氏在六卿之中的不利地位。

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赵简子让董安于修筑、加固晋阳城。另一边派得力的大臣,尹铎去治理晋阳。

晋阳百姓得到赵氏恩惠,拥戴赵氏。晋阳成为赵氏最安全、最稳固的后方基地。

晋阳百姓听说赵氏有难,全力支持。于是,一场大战,最终来临。

伯瑶率领三家之兵,抵达晋阳,重兵围困孤城。伯瑶看着这座坚不可摧、又高大威猛的


状态提示:赵襄子篇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