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宰相>第四百零二章 窝棚

赵和听赵小虎认识这东西好悬没气死,当年自己还问过他,当时他是一问三不知,表示根本没见过这种作物。

“小虎,当年我还问过你见没见过这东西,你不是说没见过吗?”

赵小虎听赵和责备他,委屈的说道:“二哥,您说的那个玉米小弟确实没见过,这种番麦成熟后只有三尺多高,并且结出来的东西与二哥您说的也不一样,小弟也不知道您说的那个玉米就是番麦啊!”

这可不怨赵小虎,因为在赵和的印象中,玉米就是那种植株二米高、长着粗壮棒子的粮食作物,但那种玉米是经过上百年的基因优选,然后又经过后世科学育种才能繁育出来的高产玉米。

反观明代这时候的玉米,因为刚从美洲传过来,植株高度远没有后世的高,玉米棒子的样子与后世也大不相同,所以赵小虎等人才能认错。

经过赵小虎提醒,赵和才想起来玉米以前好像就叫番麦,同时还有另外一种神器土豆,在以前好像叫番薯。

“小虎,南直隶有没有一种东西叫番薯?形状圆圆的,和山药蛋差不多!”

“二哥,确实有这种东西,不过这种东西人吃不了,口感发涩,只能用来喂猪!不过番薯与番麦因为不挑地,并且产量极高,所以在咱们家那里很多人都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用来喂养家中的牲畜!”

赵小虎说完后问道:“二哥,您不会想让我们吃这种东西吧?这些可是喂猪的,兄弟几人虽然家中不富裕,但也绝对不能吃猪食!”

赵小虎魏三既然虽然不是什么地主家庭,但因为担任基层官吏,家中还是能吃饱饭的,让他们吃这种喂猪的食物,确实有些接受不了。

赵和看到愤愤不平的赵小虎,骂道:“你们这帮家伙一个个穷吃仗胆,老子早晚让你们吃破产,以后你们就吃这个了!”

赵小虎几人当然知道赵和是说说而已,但孙柱良心思简单,他可不想吃哪种苦涩难咽的番薯,他皱眉说道:“二哥,如果没钱了傻柱可以去打工赚钱,但吃这种东西傻柱吃不饱啊!”

看到孙柱良这个样子,赵和叹了口气笑道:“三弟,你不用吃这东西,让小虎魏三杨彪他们吃,你每天吃肉!”

孙柱良听赵和这么说才安心,开始开心的吃饭。赵和这时也顾不得哄傻子开心,他拿起玉米问道:“钱六,你说这是那些窑工的粮食,怎么北都这里也有人种植这种东西?”

“大人,当然不是,这种东西都来自南方,是运河上的那些粮商运来的!他们以次充好,粮船中下面填满了这种不要钱的番麦,上面才是上好的米面。到了北都这里收买了粮仓的大使然后入库,这些番麦自然没了用处,就被粮商低价处理了,刘家窑那些黑心窑洞的老板就收购过来,给那些苦命的窑工吃!”

钱六说完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种东西吃得时候倒是顶饿,可是顶不了一个时辰,那些窑工还要拼命工作,每天都有饿死的窑工被抬出城外埋了,真是苦极了!”

玉米土豆这种东西虽然产量比小麦水稻高,但其中所含的碳水是赶不上小麦水稻的,自然吃饱了后也不顶饿。就算在玉米土豆都已经普及的清代,这些东西也不是用来当主食,而是要适量的加入面粉与米饭,这样才能将将供给一个人一天的能量需要。

赵和不是学农的,自然不知道这些东西,不过能找到玉米土豆就好办了,这种东西虽然不顶饿,但毕竟也算粮食,有了粮食明末乱局就不会无解。

“钱六,你认识窑工的头目吗?”

“总铺,那些苦哈哈有什么头目,不过小人认识一个窑工长者,他的威望很高!”

赵和听钱六这么说十分高兴,说道:“好,明天你带我去看看!”

几人边吃边聊,赵和与钱六的关系又进了一步,赵和发现这个中年人倒有些见识,不像那些普通老百姓一样一无所知。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赵和一扫昨天没有成功的颓废,而是精神抖擞的醒了过来。

吃过饭后,赵小虎他们开始接着出去收集情报,而赵和带着赵富贵、宋献策、钱六几人换上普通衣服,从后院破墙处翻了出去。

今天赵和有了准备,没有在穿长衫与布鞋,而是换上一身短衫,脚上穿了一双草鞋。果然这副打扮十分接地气,出去后再也无人好奇的看着赵和了,同时因为光脚穿草鞋,地上的淤泥也不会弄脏赵和的布鞋。

关帝庙所在的法藏寺街是刘家窑地区的主街,不过虽然是主街也不过是有十几户商家而已,这里大部分居民还是居住在最底层的窑工。

这些窑工生活及其困苦,很多人都是居住在窝棚中,要知道北都这里可不比南都。现在是小冰河的前期,十二月份最冷的时候夜晚能达到零下二十度的低温。居住在这种没有实体墙防寒的窝棚中,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赵和跟着带路的钱六,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法藏寺街前进,走了二百多米后进入小巷,这里更加破败,很多未成年的小孩子连衣服都没有,都光着身子在泥巴里玩耍。一些窝棚的帘子撩着,一些女人也没有穿着衣服,看到外人来了,赶紧慌乱的将帘子放下遮羞。

赵和穿越至今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穷的地方,要知道这里可是北都,帝国的首都,竟然就在城里还有穿不上衣服的老百姓,看来万历皇帝当的也不怎么样。

钱六带着赵和又走了五十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二章 窝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