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进入了九月,山上的枫叶慢慢变成了红色,阳光明媚,秋风阵阵。
好不容易过了那一阵细雨绵绵的日子迎来了秋高气爽,歇了几日的学院又紧锣密鼓的忙开来。
汪如心下地瞧了一次,这里的泥土被雨水泡的松软正好适合种菜,晚些时候种冬小麦也很好,于大爷那边之前出了肥洒了下去,这地看着比去年那会儿强上许多。
想到于大爷汪如心面色又有些担忧了起来,今入了秋日于大爷就病了一场,吃了好些药才好了一些,刘郎中说是那些年积劳成疾留下的病根儿。
为此汪如心还送去了一些补药,要知道如园的土地能这样大的改善于大爷居功至伟,虽说现在他的儿子于治苗也出了师,但于汪如心而言于大爷到底是不同的。
中秋要到了,这边姜氏兴致勃勃的和汪如心说着今年中秋要吃什么味儿的月饼,一封加急信从京都而来。
看到信中所写汪宝林当即就派人叫了汪如心和杨忠良到书房议事。
“今年边境的冬日比往年来的都早,因着前几月暴雨不断今年的秋粮欠收,户部正在想法子筹措粮食,这送往边境的第一批粮草便要我们来了。”
说着又面带忧心,这冬日来的这样早不是好事啊,这要是对面的狄戎因着冻死了牛羊少不得要派出他们的骑兵进犯边境抢夺粮食,卫将军的压力很大。
“粮食要尽快的运送过去。”
汪如心低头看完信里所些便交还给了她爹,往边境运粮本就是如园必须要完成的责任,对此她毫无异议痛快的说道:“今年准备送往边境的麦子三万斤,大米三万斤,高粱两万斤,芋头干五万斤,还又各种豆子一万斤,盐两千斤早已准备好,随时可以装车运走。”
“谷子这些日子已经让人都稻成了米,麦子就来不及磨成面,只能就这么送走。”
“只是之前说的猪肉怕是不行了,一来那猪还没养肥二来这个天气留不住,不过我会让吴婶子将咸鸭蛋全部煮了,应该有两万多只。”
听着这些数字不仅汪宝林,就是杨忠良也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只晓得如园的粮仓堆满了粮食,没想光送往边境的就有这么多。
杨忠良此事看着汪如心只觉得深深的庆幸,庆幸姑娘当了这个家,要不是哪里来的这样多的粮食。
前两年他们给边境运了多少粮食不敢回想,肯定的是加起来也没这一次多。
汪宝林更是喜不自胜,这些粮食送过去卫将军怕是要乐疯,不过这样多的粮食光是运送人就需要不少。
“猪就算了,我看最近不是在做鸭子?要是行就带一些。”
汪如心点头,接着又说了要怎么运需要多少人等,半个时辰后三人出了书房各自忙开。
茂院的吴婶子得了消息立马喊上人摆开架势,一筐一筐的咸鸭蛋从屋子里抬了出来开始煮。
周氏这里更是忙的脚不沾地,那板鸭做起来最是麻烦,鸭子先宰杀后开水退毛再放到火上轻燎继而进行卤制,卤制止出来需要熏制一整日,这第一批只出来了一百只。
汪如心更是让厨房的人开始烙饼,她曾经见过一种能用于行军的面条,用面粉和荞面一起调制成浆糊然后在滚烫的铁板上烙出一张有八分熟的饼,晾晒过后切成细丝便可以随车携带,到了饭点生火烧水后这面在滚烫的开水里滚上几圈就能吃,很是快速方便。
周氏听了后又开始安排人开始制作,两日后运粮的人就会出发,这些搞后勤的忙的人仰马翻。
这次押送粮食还是汪宝林带队,上次送过一次粮食的钟鼎等人仍然在其中,又多了黄金等六十多人,这次送粮的人数就到了整整一百人。
这次要运送的粮食太多之前的运粮车又显的小了些,杨忠良不得不抓紧功夫改造,除了那一百人汪宝林还到县衙去借了二十多衙役和车马,连刘家等人府中的马儿也都借了回来。
这运粮队伍的吃喝又让周氏不得不在添加了人手,足足忙了一天半才做出了足够多的干粮来。
还做出了几罐子酱来拌面。
如园要往边境送粮的消息一出又让附近的人看了一回热闹,都再猜测这次会运出来多少粮食。
“明日一早出发预计要两个月才才能回来,这家便交给你了。”
“没事就紧闭大门谢客,要出门记得带上青阳青雨。”
这一夜汪宝林忙到了半夜,又不放心的一一叮嘱,对于她爹时不时要出门汪如心也算有了经验,还是一一保证了一番才作数。
这夜感觉才眯瞪了一会儿外面就传出了动静,天刚破晓如园就正式忙开了来。
一袋袋早清点好的粮食被扛了出来,车上摆满粮食后在上面铺上两层油纸再盖上几件蓑衣以免被雨淋湿,运送的人在车下藏好大刀才算准备齐全。
各院的人纷纷出来在道路两旁围观,第一回瞧见送粮到边境心里希奇的很,有些汉子还想着以往自己还在军中的时候那些粮食是不是就是这样运出来的。
“应当不是。”
有人摇了摇头,道:“要是能运这样多的粮食来咱们能饿的半死?肚子一边咕噜噜叫一边迎敌?跑都跑不动。”
众人一想也有道理,吃不饱确实也跑不动。
这次送了这样多,晚些时候朝廷再送一点,边境军这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准备完毕,汪宝林大手一挥运粮的车队陡然动起来,车轮滚滚向西而去。
等人全部走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