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丈人一家都在京都,也该让他们帮着照看四郎一二。”
一旁的汪贵和汪双喜父子恨不得上去堵住他爹(爷)的嘴,大过年尽说些不着调的。
汪宝林脸上的笑还挂着,说道:“四郎在京都和先生念书自然一切都好,你莫要担忧。”
“四郎那孩子出众,这过年过节的若是能有镇国公府的人领着四下见见场面积攒些人脉就好了。”
说完还眼含深意的看着汪宝林,“好歹四郎是如心丫头的堂哥,这嫡亲的关系往后也是能给她撑腰助力的。”
汪宝林还没说话,二叔公的嫡亲孙子汪双喜不干了,说道:“爷,四郎哥他不姓汪,算起来也是如心妹子的表哥,要说关系姜家表哥和如心妹子更近一些。”
汪双喜很不喜汪铭恩,明明是个外姓人姓了汪不说,他爷眼看除了他就没别人,好似他们这些正儿八经的孙子都是捡来的一般。
“你”二叔公气急,“四郎姓汪,他就是汪家人,是要为汪家光宗耀祖的汪家人。”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本家的他老人都在自家后人的搀扶下慢慢过来了,见了汪宝林父女两人笑得眉眼mī_mī,“这年节礼一早就送了,这样冷的天做什么还要出来,小丫头可是不经冻的。”
汪宝林父女连忙给几人问安行礼,没人去注意二叔公高不高兴,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说着话。
几位老人拿出一双新鞋子对汪如心说道:“丫头,这是我们几个合伙给你做的鞋子,里面絮上你给的那棉花,暖和的很呢。”
“老话说穿了上了年龄又有福气的老人做的鞋子以后也是有福气的,我们这些人现在有了公粮也不用干活,更不用担心饿肚子可不就是有大福气的人,这鞋子你别嫌弃,拿回去穿了也就有福气了。”
汪如心连忙上前接过欢喜的道了谢,鞋子拿在手里喜滋滋的看着,这鞋子不似针线房做的那样精巧有些臃肿却自有一番朴实的味道,鞋底子也纳的厚棉花也絮的多,燕儿几个给她做的棉鞋追求漂亮那棉花就絮了薄薄的一层,这个天穿上还是有些许的冷意。
“这鞋子看起来就很暖和,现在就想穿上呢。”
“那到隔壁屋子去换上,鞋子做出来可不就是拿来穿的。”
老人家见她喜欢,心里也是高兴的很。
汪如心点头就去隔壁换上了,一上脚果然就暖烘烘的,虽然臃肿了些裙子一遮也不大看的出来。
屋子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种感觉汪宝林很是喜欢,回了如园就张罗着要请了本家的人吃顿年饭。
到了大年初二,一家三口还是聚在一块儿说话聊天,今日原本是回娘家的日子,因着姜家人才走了不久姜氏便也不回去了,便抱出了她的琴颇有兴致的弹一曲。
现在她已经不指望汪如心会吹拉弹唱,这人无完人,她的圆儿就这样也好。
到了初四如园的下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一大早便忙着洒扫地。
辰时刚过几辆马车便到了如园的大门口,刘家吴家的人相邀着一块儿前来,如园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刚进了正门门房便来禀报说方老爷来了,方老爷带着儿子方赞乐呵呵的上前,拱手道:“早晓得几位今日要来昨天就该约着一起,路上也热闹些。”
他原本和几家人也不算一个圈子的,因着如园的关系他很是愿意交好几家,刘老爷吴员外等人微愣,忙拱手笑道:“上次种花生方老爷就跑到了我们前面,这一回我们总算是扳回一城。”
都是和如园签订了粮食买卖文书的人家,无形中就少了隔阂熟络起来。
“思行兄,思远兄。”
方赞看到熟悉的人面色一喜,如园除了汪老爷外没有同龄的男子,原本有些尴尬的他见了两人顿时松了口气。
“方赞兄,没想到在这里遇到。”
刘家兄弟两人和方赞本就是同窗,这一来方老爷面上更是欢喜。
“各位里面请。”
汪宝林笑着招呼几人,女眷们自然跟着姜氏去了后院。
刘宝珠等人自然是跟着汪如心去了玉兰院,刚一进门刘宝珠便跑到梅树下欢喜的说道:“这梅花开的可真好,我怎么觉得比我家院子里的几株都要开的好些。”
汪如心笑道:“都说吃饭隔锅香,别人家总是香一些,难不成花儿也这样?”
谢依依几个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笑吟吟的说道:“去年来的时候这院子就只有一颗挂满小球的树,今年倒像一个花园了,如心妹妹,你这种地厉害种花也厉害?”
汪如心笑的开心,说道:“这我可不敢居功,都是几个丫头在照看。”
“呀,你还养了兔子,好可爱啊。”
刘宝珠伸手抓住兔子的耳朵提起来打量一番稀罕的抱在怀里,“这兔子真肥。”
燕儿和喜鹊心下紧张,就怕这位刘姑娘张口说要把这兔子给吃了。
谢依依几个围了上去轻轻的顺着兔毛,脸上稀罕的紧。
“要是喜欢晚点我一人送你们两只。”
汪如心很是大方,主要是二院现在养的兔子着实比较多。
谢依依一脸不舍,嘟着嘴说道:“我就不要了,没地方呢。”
刘宝珠笑眯眯的看着她,道:“把你那两只给我,我养的下。”
“养的下什么。”
吴含冬和姜氏说了会儿话才过来,进来就看到刘宝珠怀里的兔子,问道:“可是养兔子?”
“吴姐姐,如心妹妹要送我们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