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日子就到了三月十五,这一日天未亮小丰村就热闹了起来,小娃们早早的被大人从被窝里挖了出来,迷迷糊糊中任由大人摆弄。
今日是祈丰学堂开学的日子,学堂对上下课的时辰做了严格的要求,可不能第一日就迟到了。
穿戴整齐吃了早饭背着小布包就朝祈丰学堂而去,官道上也热闹起来,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在大人的护送下过来,天刚大亮,学堂的大门口就站满了人。
这些大人孩子的脸上都带着激动之色,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着。
见了焦先生为首的几位先生过来,这些大人孩子顿时就安静了下来,焦先生按照花名册挨着点名,所有人都到齐以后便站到前头说了话。
焦先生不愧是在学院当过先生的人,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很快就将小娃和周围看热闹的村里人震慑住了,虽然焦先生说的他们都听不懂,没来由的就觉得高深的不得了,只觉得送了家里的娃来是最明智的选择。
讲过话就开始分班,念到名字的就站到各自先生的那一边,而后这些娃娃门就跟着先生进了大门,学堂的大门关上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标志着祈丰学堂正式开学了。
站在人群里的汪如心又开始焦虑了,这么多的孩子分了四个班,正好是四位先生,可这四位先生还是学院的学子啊。
这事她疏忽了。
回去和林先生一商量又在之前的报名的学子里挑选了几个人,准备第二日就让他们上岗。
这日下午,一辆马车从码头的方向缓慢平稳的朝如园而来,到了大门口车上下来一位身穿宽袍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告诉门房要找林先生。
此时林先生已经去了学院,门房只能找来了汪如心。
见了汪如心这人拿出一封书信递上,汪如心看了信里的内容顿时喜笑颜开,“原来是关先生到了。”
抬眼看着马车问道:“先生是一个人来?”
很快马车的帘子被掀开,一位同样年约四旬的妇人下了车,又伸手小心的扶着一位老妇人颤颤巍巍的下来,汪如心连忙过去帮着搀扶。
“原以为先生会晚几个月才来,没曾想今日便到了。”
关先生看着这个满脸欢喜热情的姑娘暗自点了点头,这女子怕是就林先生的信中所说的女弟子了,粗粗一看还算不错。
汪如心殷切的扶着老太太上了阶梯,忙打发人去请林先生回来,“老夫人您当心些,一路车马劳顿累狠了吧?”
关老太太满脸疲色还乐呵呵的朝汪如心说道:“丫头姓汪吧,咱们这一家子过来可是给你添麻烦了?”
“林先生愿意来我高兴得很呢。”
前一刻她还在位学院的先生担忧,转眼关先生就来了,这叫心想事成。
内院得到禀报的姜氏带着人迎接了出来,知晓这一家的人的来意忙上前招呼,那关夫人原本看着是一个丫头出来招呼他们心里正有些不是滋味,见了姜氏心里才松了口气。
很快林先生便匆匆的赶回,见了关先生两人又是一阵寒暄,姜氏问过汪如心关先生一家要如何安置,汪如心又问了林先生才说要安置在外面。
他们在外面修建了几栋专门用来安置学院先生的小院,其中有一座院子就是林先生特意为了这位关先生留下的,汪如心连忙让刘管事带着人过去收拾。
厅堂里,几人落座后林先生问道:“伯母身体可好些了?”
关先生道:“已然大好,只是觉得在家无趣便跟着一起来了。”
“那正好,两位贤侄眼下在书院念书,这样一来也就有了照应,我已让人告诉了他们,等下了学他们就会过来。”
关先生点了点头,问道:“学堂可是开学了?”
“今日一早开的学,正在为先生的事发愁,你来了我这小弟子心里那块石头也就落地了。”
汪如心退出去拿了早前就准备好的聘请先生的文书来请关先生过目,关先生看后无意义便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让汪如心开始准备,他明日一早就要去学堂。
“至于学堂其余先生的事便麻烦关先生费心了,若是有任何需求只管打发了人来找我。”
有了主事的先生汪如心一身轻快,术业有专攻,她真的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办的很好。
等汪宝林回来的时候又是一阵寒暄热闹。
当晚,汪如心又摆下了宴席为关先生一家接风,学院里得了消息的关家兄弟兴高采烈的过来,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关先生把两个儿子都送到了国安学院,怪不得不惜千里迢迢过来任教。
关老太太这把年纪还在折腾也就有了缘由。
学堂的事处理好汪如心又把心思都放到了地里,今年有赵管事领着她倒是轻松了不少。
姜氏对后院的事务一番交代后和汪宝林一起带着贺礼登上了去京都的船,当日姜哲就从送学院住回了静心居,一回来就拉着汪如心就地里的事问个没完。
汪如心打趣道:“晓得的知道你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不晓得的还以为你只是为了回来问我问题,这些你请教先生不就好了。”
姜哲凑上前,笑嘻嘻的说道:“要说我也下过地的,当日也就是觉得累了些,这自己来了才晓得这里面学问是多的很。”
“学院里好多有门路的人都托了家里人给寻摸那稀奇的种子,我也给我爹写了信,要是能发现一种产量高又能吃的粮食那可是不得了,先生说朝廷都会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