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第五十九章 雒阳之战5
孙坚,派他去荆州打刘表,孙坚是少有的悍将,袁术相信他一定会帮他占领荆州的。

而袁术这一命令,讨伐董卓的南路军也没了。

…………

河内郡。

许攸,逢纪和陈琳匆匆返回河内,同行的还有冀州府的审配。

最近韩馥感到了袁绍对他施加的压力,心里有点惊恐不安。这次征北大将军让他代理国事,暂掌权柄,让袁绍代领监御史。两个人的权柄加起来相当于控制了大半个朝廷,正好是一次重修旧好的机会。于是韩馥就派审配来探探袁绍的口风。审配早先准确预计到了朝廷形势的变化,这让韩馥对审配非常赏识,对审配也逐渐倚重起来。

无任是袁绍还是韩馥都明白,现在还不是把矛盾激化的时候,所以韩馥派审配的目的就是为了试探袁绍。

袁绍看着审配笑道:“正南,现在韩大人是不是很着急?”

审配其实早就投靠袁绍了,只不过韩馥不知道而已,此时他听到袁绍这么问,就笑了笑说道:“韩馥不得不怕,征北大将军虽然支持他,但现在征北大将军在巩固并州的上党等郡,没有多少兵马帮助他,现在冀州的大部分门阀投靠主公,韩馥能安心才怪。”

袁绍闻言哈哈大笑,胡才想利用韩馥对付他,但他小看了袁阀在豪门士族中的影响力,恐怕也只有韩馥才明白袁阀的影响力,这大概与韩馥是袁阀的门生故吏有关。

逄纪说道:“现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想要讨伐董卓,振兴大汉帝国,必须要一块据地。”

袁绍浑身一震,不过发生了这么多的事,袁绍觉得自己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将来。

这一年多来为了讨伐董卓,他袁绍联合了天下的豪门士族殚jing竭虑,浴血奋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袁绍心里都想着重振社稷。但面对今i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袁绍有些茫然了,这到底怎样重振社稷,他们却一直没有清晰的思路。特别是逄纪的那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拨云见i,让袁绍突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霸业是什么?讨伐董卓即谓谋霸业。

chun秋时,天子失政,王权旁落,诸侯纷扰而起。率先挑战王室权威的便是郑庄公。郑庄公经常冒犯周桓王,周桓王率兵讨之,结果大败。霸权之锋芒,开始于郑庄公,但真正登上霸主之位的却是齐桓公。

齐桓公在管仲的大力辅佐下,国势i益强盛,不过,齐桓公没有去挑衅王权的威严,而是提出了“尊王攘夷”之策。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由自己担任盟主,扶持周王室,讨伐不臣诸侯,意图重建周公辅国安邦之伟业。周王知道王室衰落,皇权已轻,自己已经无力统摄天下。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正视现实,依托一方霸主稳定社稷。于是,周王诏告天下,赐齐桓公侯伯与王命,辅国安邦。(侯伯,即诸侯之长。王命,即持王命以号令诸侯的权力。)

齐桓公之后继为霸主的是晋文公。晋文公时,周襄王的异母弟弟子带率狄师(胡族军队)攻占了王城,自立为王。襄王败逃后随即向晋、秦两国求助。晋国大臣咎犯劝晋文公出兵勤王。晋文公遂出兵戡乱,帮助襄王复位。不久,晋文公又在城濮大战中击败强大的楚军,从此威镇中原。周襄王闻讯后,立即赐晋文公侯伯与王命,与自己共治天下。

这便是为后人所称道的“桓、文之功”。

当时,孔子以为诸侯的霸权能够辅佐周王,成就辅国安邦之业,所以称之为仁者的行为。但等到战国时,诸侯逐王,先后僭号,周王只好自称天王,以别于僭越的诸侯王。这时孟子看清了诸侯由称霸而称王,代周而立的实质,遂称chun秋五霸为三王之罪人。

大秦帝国末年,刘邦还不是一样?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隐而不发,以汉中为基,建立大汉帝国,而他袁绍现在面临的问题和这些先辈们一样,是不是也可以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袁绍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和chun秋战国也差不多,图谋霸业,辅国安邦,不失为拯救和振兴社稷的一条出路。

再加上他自己本有谋篡之心,如果霸业可成,则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王朝,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不仅仅是他袁绍,袁术也一样,只不过他袁本初隐藏的更好而已。上一次在雒阳的时候,袁绍曾经透露过他的野心,但是被他的叔父骂的狗血淋头,所以现在的他只是把这个心思隐藏在脑海中。

袁绍明白,虽然现在的豪门士族支持他,但如果现在就透露他想称王称霸的野心的话,谁也不会支持他。

称霸只是手段,称王才是目的。袁绍知道,如果要成就霸业,就要得到州郡大吏的支持。但是他如何才能让州郡大吏相信他称霸不是为了称王,而是为了中兴社裸之大业?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图谋霸业,是不是不合时宜,或者时机未到,太早了?

逄纪道摇摇头,“此时天子蒙难,皇权旁落,各方势力雄起,国祚濒临灭绝,天下已经大乱,正图谋霸业的时候,若再迟延,天下社稷就难了。放眼看看当今天下,也只有主公有这样的能力,如果主公若不再图霸亚,则大汉亡矣。”

“今i天下已形成五大势力。最强者就是董卓,董卓挟持天子和朝廷,拥有关中之利,手下有雄兵二十万。兵强马壮,只要他恢复了元气,短短数年来,他就能横扫天下。此时的董卓就像是大秦帝国,而我们大汉


状态提示:第五十九章 雒阳之战5--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