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带着仓库到明末>第52章 多尔衮的吩咐

从中旬开始,陆续有郭府的运输队,用马车、牛车,将晒好的稻谷从城外运入南京城内,皆是从正阳门入城。

守城的士兵们都很奇怪,怎么郭府会把这么多的粮食都运入城内。

在南京城内,亦不乏在城外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但他们除非要出售粮食,要不然不会大规模运送稻谷入城。

在郭家四合院西侧隔壁的房子和地皮,已被郭文东买下来,专门改造成了易于储存粮食的大仓库,四合院二进院西侧,专门打通一道们,连接宅院和仓库。

这天,郭文东和夫人们来到仓库。

家丁们正在忙着搬运由麻袋装好的稻谷。

大仓库分为多个屋子,每间屋子都是专门建造,目的是防潮防霉。

在仓库改造之初,建筑用的木材就经过处理,在浸泡过后晒干并刷上一层胶,建造后再涂上一层漆,这样水分不能进入,蛀虫也不能生存。建筑地基平整之后再加建石台基,台基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

郭文东带着三女进入某间屋子,家丁们把一袋袋稻谷扛进来并叠堆好,屋内已堆积如山。

如无意外,粮食放进来后,最少要后年清兵南下才会派上用场。

对于这种做法,三女都十分不解。

马兰心道:“夫君,稻谷为何不脱壳就搬进来?”

一般情况下,外面运送粮食进入城内,水稻一般会先脱壳成为大米,以便于随时食用或出售。

稻谷如果脱壳后,可储存时间就会短很多。不脱壳的稻谷一般可储存三年,脱壳后顶多储存两年。

郭文东道:“就是不要脱壳,储存时间久一些。”

这下,三女更加不解了。

毛玲芝道:“夫君,为何要储存很久,收获如此之多粮食,不开店售卖吗?”

春香说道:“少爷,难道要专门储存起来。”

郭文东道:“不错,大明情势不容乐观,建奴或贼寇,有可能会挥兵下江南,先存好粮食,为将来做准备。”

这下,三女明白了。

南京城最北面的凤仪门,一批快马进入,这是传递消息的士兵,马匹在主干道奔驰着,一直到城东的皇城。

士兵所传递的,是关于孙传庭战死,关中陷落的消息。

南京官员得知消息后,尽皆震惊。

在第二天,大部分官员聚集在吏部官署中,气氛一片沉重。

兵部尚书史可法道:“哎!闯贼已进军关中,大明主力尽失。若贼军再挥师北上,不知拿什么来抵挡?”

工部尚书程注道:“京师尚有数万京营,或许可抵挡,关键时可调山海关吴三桂驰援京师,陛下还可征天下兵马勤王。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几人皆有重兵,可前往京师拱卫。”

史可法重重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若各路总兵肯听朝廷调遣,何至于到今日地步!京营虽有数万人,可许久未经操练,根本就是一盘散沙。关宁铁骑虽精锐,可去年跟建奴一战,损失惨重,余下兵马未必是闯贼对手。照我看,不听调遣的各路总兵,就得像处置贺人龙那样,把他们都砍了!”

他性情耿直,直接把心中所想当众说出来,一脸愤怒。

吏部尚书张慎言道:“哎!就算不听调遣,朝廷也无力惩治。”

户部尚书高弘图道:“还有一个办法,南京本就是留都,皇帝陛下可迁都至此,避开天灾饥荒连年的北方,江南可节省漕运成本。就算……”

他迟疑了一下,再继续道:“就算只剩下南方半壁江山,全力固守南方,总比待在京师安全。”

有数人觉得有理,史可法说道:“若北京难以保住,这不失为一条可行办法。”

也有人反对,这是为自身考虑,觉得要是皇帝迁都到南京,南京留都的六部等各个机构,跟北京六部重叠,势必会被裁撤掉,担心官职不保。

官员们讨论甚至吵闹起来,不会有任何结果,他们根本影响不了北方的局势。

孙传庭战死、潼关失守、李闯入关中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京、传播了江南,成为官绅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大家预感到,大明王朝已经危如累卵。

在郭家,上到少爷夫人,下到家丁丫鬟仆人,以及护院护卫们,同样在讨论这个话题。

——————————

辽东,盛京,睿亲王王府。

多尔衮和多铎在书房中。

恰逢情报头目索卫前来向多尔衮报告。

“参见摄政王、豫亲王。”

索卫面向多尔衮下跪磕头。

他只向皇帝一人负责,自从两个月前皇太极死后,由摄政王多尔衮掌管。

平身后,多尔衮问道:“关内情况如何?”

索卫瞥了一眼多铎。

多尔衮道:“豫亲王是自己人,你但说无妨。”

在众多兄弟中,多尔衮跟多铎最为要好。

索卫恭敬答道:“李闯大获全胜,攻取潼关,杀死孙传庭。”

多尔衮听后,哈哈大笑:“崇祯的主力已丧失殆尽,他完了!”

多铎道:“十四哥,何不趁机发兵入关,这次我们入关不要像前五次一样,夺得人口牲畜财物后就撤兵。这次入关后直取北京,不再返回辽东了!”

多尔衮道:“不急不急,关内还有许多读书人忠于大明,倘若咱们直接攻取北京,灭亡明国,那些读书人则视我们为灭国仇人。等李自成攻下北京后,我们再出兵不迟。


状态提示:第52章 多尔衮的吩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