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我的第三帝国>1112武器体系

如果硬拿着一种武器,去和对手的武器做比较,是极度外行而且不负责任的。就比如说德国国防军炮兵部队现在装备的150毫米口径牵引式榴弹炮,如果单纯比较性能的话,其实是不如其他国家的同类型火炮的。

论射程,德国的火炮是比不过美国的155和苏联的15口径火炮的;同等条件下,发射炮弹的装药量也少于这两种敌军装备的火炮。所以如果只讨论性能的话,那么德国炮兵一直在用落后的武器装备在战斗。

可是这种150毫米口径的牵引式榴弹炮,却得到了德国官兵们的一致好评。因为牺牲了作战性能,所以这种火炮大规模的减少了自重,易于牵引拖拽,是为没有完成机械化的德军长途奔袭量身定做的一种武器。

这种火炮甚至可以用战马拖拽,伴随着德国装甲部队一路滚滚向前,让德国的炮兵部队跟上了坦克部队的推进速度,为装甲掷弹兵提供了有效的炮火支援——尽管在炮战的时候德军时常吃亏,可是依旧无法改变这种火炮在德国炮兵部队里中流砥柱般的地位。

为什么德军装备了这么一种看上去性能并不算突出的火炮呢?一方面是考虑到伴随装甲部队作战的机动能力问题,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的支援火力很大一部分,已经交由空军攻击机来承担。

另一方面,在空军攻击机分担了大量炮兵应有的工作之后,德国掷弹兵部队装备的各种类型的突击炮,也承担起了一部分炮兵支援任务。这些突击炮可以伴随步兵进攻,支援更及时也更直接。

也正因为德国空军有能力在进攻发起之前,就摧枯拉朽的瓦解敌人的防御,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打乱敌人的后方部署;而战场上的德军装备的突击炮又能够扫清敌人的碉堡工事,直接掩护步兵发动进攻——所以德国炮兵才心安理得的使用着轻便但是性能不佳的火炮。这种火炮如果放在法国英国或者苏联美国,显然都是非常垃圾的武器,可是放在德国手中,却展现出了闪电战支援利器的特制。

同样正因为如此,所以德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阴雨天气中火力发挥受到严重影响。整个支援体系中,因为空军飞机无法出动,所以立刻显现出了火炮方面的短板,只能陷入与敌人的苦战之中。这个现象很好的说明了一旦系统被打破,单一武器的短板与无力。

那么同样来分析,德国装备的斯图卡型攻击机,已经被世界公认为现役武器装备中,最好的对地攻击机。特点就是结实耐用,而且航速不快,可以反复在战场上空盘旋,提供及时稳定的战场支援。

但是如果单一的来看,这种飞机使用的是一台低马力的廉价发动机,因为自身重量和发动机局限能力,空中机动能力并不十分突出,俯冲拉起的特性甚至比不上斯图卡。可是因为廉价可靠,德国依旧大量采用。

这种飞机如果拿出来说性能,那只能说是一种“能飞”的飞机,性能并不突出甚至有些落后。但是这种飞机因为德国空军先进的战斗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原因,立刻变得好用起来。飞的慢的特性变成了优点,设计可靠廉价便于制造的优点就被无限的放大了出来。

所以很多武器在性能数据上其实表现非常一般,但是却依旧不容小觑。而反过来说,某种武器看似非常强大,却不一定是一种只要装备就能改写战争的灵丹妙药。

ak-47突击步枪看起来强大无比,但是如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装,就会成为一场士兵的灾难——堑壕战让双方的步枪射程普遍在800米以上,可ak-47的射程只有400米。勉强列装的结果就是这些空有强大火力的士兵们,只能被对面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同样的,因为德国开发的4通用机枪实在太过好用了,好用到掩盖了其自身的稳定性不足等缺点,让德国国防军至今都没有装备像样的重型机枪。那些德国部队留下的重机枪要么是缴获的,要么是之前封存的旧物资。

阿卡多来自后世,他是一个穿越者,他按照自己知道的未来将德军打造成了一支尽可能强大的部队,在这个过程中,他真正体会到了“强军”这个梦想究竟实施起来有多么的艰难。

尽可能的实现军队的机械化,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结果就让部队的油耗上升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装备大量汽车坦克飞机大炮,如此多的先进装备让部队的训练和素质都大规模的提升,士兵越来越金贵,也越来越无法轻易补充;详尽办法提升部队的火力打击能力,让部队可以快速突破敌人的防御,直接导致了部队弹药消耗几倍几十倍的增长。

于是需要革新的就不是一线作战部队,还要包括资源的开采能力,后方的生产能力,国家的运输能力,人口的综合素质以及动员能力。而如果算上这些能力,那就差不多代表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在提高整个国家。

古代打仗,磨一磨刀,背上干粮,就出发了。这样的部队有可能一触即溃,可是守城或者捧个人场,绝对可以算是够用了。而现代化战争,每一名士兵都要进行训练,掌握复杂的武器如何使用,才能够成为一名新兵。而那些低素质被临时征调武装起来的部队,作战能力被压缩到了历史的新低,甚至完全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所以阿卡多知道,在他的部队达到历史性的750万之后,德国就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战争潜力


状态提示:1112武器体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