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我的第三帝国>第607章 607可爱岛之战

所有人都觉得美国人是一群花花公子,一群不会打仗的富家子弟。可是事实上大家都不了解美国这个民族,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民族绝对不缺少英雄,至少在整个二战历史上,美国人的战斗意志绝对是堪称强硬的。

如果说美国人害怕伤亡,那么他一定不曾看见过诺曼底海滩上累成小山的美国大兵尸体。在面对德国人的机枪子弹如同雨点一般扫过来的时候,美国士兵们依旧拼死前进着,他们最终夺下海滩的时候,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在另一个时空中,巴斯托涅,美国的101空降师被德国优势兵力包围,德军统帅送来了一封劝降信,信里用褒扬的语气劝说美国人投降,结果当时的代理师长麦考利夫准将只回复了一个单词:“傻x!”

所以说美国人并不缺乏爱国主义,也从来不缺少勇气与牺牲精神,他们缺少的是一个为国而战的理由,缺少的是一个说服自己慷慨赴死的信仰。当一切都具备的时候,美国人的战斗力就完全迸发出来,变成可怕的战争巨兽,用雄厚的工业底蕴和爱国精神撕碎对手。

当然,如果工业底蕴还没发挥出来的时候,美国人的爱国精神就和日本的武士道一样,在钢铁面前脆弱无比。日军在可爱岛的炮击让所有人感到绝望,炮弹如同雨点一般打在美**队的阵地上,把耗费1个月的时间修建的坚固防御工事毁灭掉。

与日本联合舰队近百艘战舰相比起来,美国人在可爱岛上部署的火炮根本就连还击的资本都没有,他们刚刚开火就被日本军队从各个方面碾压了:来自天空的轰炸还有来自海面的压制射击,直接把这些大炮都给打成了废铁。

“我们正在重新组织防线,几个主要阵地虽然受损严重,但是依旧可以用来抗击日本人的登陆。”那名请求支援的团长看着不远处的野战医院,看着里面三十多名不断哭号的伤兵,皱着眉头向自己的上级保证着:“对!我们会坚守阵地,一直坚守到撤退命令到来。”

他的身后大约百米处,一枚炮弹掀起遮天的尘土和泥沙,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缩了一下脖子。噪音传来,说话的声音再也听不清楚,这名美国团长不得不再一次大声的确认了命令:“大点声!我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对!我们会坚守阵地,一直坚守到撤退的命令到来!”

还没有来得及等他放下手里的电话,他在观察口的那一点儿狭小的空间里,就看到了日本船只上,开始密密麻麻卸下成群结队的日本士兵,这些日本士兵发出骇人的嚎叫声,从高高的船舷铺设下来的绳索网兜上爬下战舰,跳上登陆用的舢板还有小船,向着美军防守的海滩发起了进攻。

“司令部么?喂?司令部么?日本士兵开始登陆了!”他拿着话筒,又对着里面汇报了这么一句,然后就放下电话回过头来,看向了几个通信兵:“去各自阵地!命令部队按照原定的反击方案开始反击!去吧!”

“是!长官!”几个通信兵立正敬礼,然后赶紧扶着钢盔跑出了指挥室。这个时候,这名团长才重新抓起电话,挨个联系自己指挥的营级作战单位。他派出通信兵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电话被摧毁或者切断的情况出现,但是因为运气不错,所以他联络上了自己控制的所有部队。

美国的机枪一直用着落后而且传统的勃朗宁机枪,但是这种武器在固定阵地上部署之后,就没有了各种各样的缺点:笨重的身材提供着持续而且稳定的火力输出,弹链供弹要比日本机枪用的各种诡异的供弹模式好上百倍。

于是当日本士兵步履蹒跚的走上沙滩的时候,美国机枪突然开火造成的杀伤,让密密麻麻的日本士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子弹如同雨点一般扫向日本士兵,金属洪流穿过**,带起一片淡淡的血雾。

“攻击!”一名日本少尉挥舞着自己的指挥刀,鼓舞着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前进,不过很快他就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发不知道哪来的流弹打飞了他挥舞长刀的手,第二发子弹将他的胳膊也打飞出去好远。

噩梦没有结束,当他扭过头来看着自己只剩下一截骨头的右手的时候,一发再次飞来的子弹从后脑击穿了他的钢盔,强大的穿透力带走了他的眼睛鼻子还有大部分面部骨骼。在士兵们歇斯底里的惨叫声中,这名少尉如同一滩烂泥一样倒在了沙滩上。

鲜血顺着沙滩流向大海,这里对于日本士兵来说绝对是残酷的地狱,他们在中国在东南亚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见过如此凶猛的压制火力,甚至他们自己最精锐的师团投放弹药的密度,都无法比拟对面的美国士兵。

为了追赶德军单兵武器方面的巨大差距,美国人对自己的一线部队武器重新进行了采购,m1加兰德自动步枪开始大量列装,这种武器对于日本那种栓式步枪来说,简直就是堪比冲锋枪的可怕存在。更何况美国部队还装备了卡宾枪来缩小与德军mp-44突击步枪的火力密度差距,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美国部队的步兵弹药倾泻能力,已经堪比精锐的德国掷弹兵,对付大量依靠栓式步枪的日本部队,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战壕里,美国大兵们端着自己的武器,开始疯狂的把自己的弹药扫向对面的日本士兵。刚刚密密麻麻的炮弹攻击让这些美国士兵吃尽了苦头,现在风水轮流转了,他们自然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把自己的怒火发泄给对面的敌人。

状态提示:第607章 607可爱岛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