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连山在滚龙坡的防御布局,比起阴登山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前一天发觉83团的进攻意图后,竹内连山便再次复制了阴登山的部署,提前调派了人手和武器装备,从甬道过去加强了滚龙坡的防御能力。
从阴登山上面撤下来的人员和装备,也有一部分增派到了滚龙坡。
也就说……
目前滚龙坡的实际防守能力,比起阴登山还要强上几分。
反观83团有一个连留守在淘金河,能够运用的兵力还没有82团多,需要进攻的滚龙坡难度却更高了,这本身来说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且团长杨硕成的个人能力和胆色,也远不如82团的团长。
再加上指挥部开始怂了。
82团打下阴登山实在太伤了,导致作为主攻的两个主力团,现在已经只剩下光秃秃的83团。
要是再来一波血战滚龙坡,那主攻部队直接就没人了。
万一日军趁机来一波反冲锋,搞不好得手的阴登山阵地,很可能会再次丢失。
出于这方面的顾虑,钟彬用人也不敢再那么凶狠,向83团下达的进攻命令,相对于之前来说温和了不要太多。
让83团攻打滚龙坡以牵制拉扯为主,等待主力大军过来重整局面。
作战思路的颠覆性转变,从激进变成了平稳,把希望彻底寄托于外部部队,注定了这场战斗会变得很便秘。
团长杨硕成接受到上级的命令,尽管心里不甘也只能照做。
按照上面指示的牵扯作战方案,每次只排一个连冲击滚龙坡,遇到日军顽强抵抗就撤下来,根本就不敢和日军硬打。
这种挠痒痒痒似的打法。
好处是己方伤亡非常小,缺点是日军伤亡更小。
在这种异常保守的打法之下,松山上的战斗从6月7号一直打到6月11号,整整5天时间过去了,83团伤亡不到百人,滚龙坡上的日军也稳如老狗。
阴登山上虽然有一个团驻守,可这个团已经只剩不到300人。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伤员。
以82团如今的作战能力,能够守住阴登山防止日军反扑,已经可以说是用尽了吃奶的力。
期盼82团从侧面进攻滚龙坡,那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
江对岸倒是还剩了146团和117团,可这两个团并不是主攻团,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在江对岸,协助28师进攻松山。
说白了就是守住怒江江防阵地。
免得松山还没有打下来,被日军趁机来一波渡江偷袭,把怒江江防阵地给占了,结果西瓜没捡到冬瓜也丢了。
参加战役的4个团各行其是,都没有办法支援其他的团。
总体战事陷入僵局。
唯一能够破解眼前这个局面的,就只剩下被钟彬寄予厚望,还在龙陵与芒市和日军作战的两个师。
这也是钟彬最后的希望,支撑他现在全部精气神的存在。
钟彬这边还在期待他的两各师,过来拯救被他快整成一烂摊子的松山,任由83团在滚龙坡磨洋工。
滇西远征军长官部可遭不住了,再拖下去光头可就要问责下来了。
于是在12号这一天的上午,长官部下向松山战役指挥部下发了命令,将第6军新39师的117团划归新28师。
这意思很明显了!
那就是我将你的主攻团升为三个,你别在那里给我磨磨唧唧了,赶紧给我把松山给拿下来。
由于钟彬一直因为面子问题,上报的战报都是经过挑选的,并没有把真实的松山情况如实上报。
远征军长官部的大佬们“云指挥”,完全不知松山目前的状况。
以为多了一个主力团进攻,就可以改变现在的松山局势。
而钟彬作为战役总指挥,他心里可是清楚的很啊。
82团拼尽了全团之力,差点连番号都给打没了,也才拿下了一个阴登山,83团全团进攻滚龙坡五天,到现在都还没有上过山腰线。
而这样的子堡垒群松山一共有六个,每一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现在加了一个主力团进来,对这场战役根本就无事于补,哪怕再次拼了老命,也就顶多把滚龙坡给拿下来。
拼掉一个主力团拿下一个滚龙坡,这真的有意义吗?
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剩下的5个堡垒群依旧建筑磐石,若是被竹内连伤发现远征军人员不足,一波反打很轻松就能把滚龙坡和阴登山,再次给重新占领回去。
因此。
很清楚这里面存在的利弊,把希望寄托于自己两各师的钟彬。
并没有对松山再次采取强硬进攻,依旧让83团继续在那里磨洋工,让提升为主力团的117团,过江去干起了杂活。
6月13号。
83团依旧进攻滚龙坡,82团还是守着阴登山,117团在禅达招募的向导带领下,兵分两路去破坏日军的供水管。
松山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头山,山里面是不存在天然泉水和地下水的。
日军位于松山的七个堡垒群内,日常所需的饮水皆来自于山脚下,隐蔽开挖的人工深水井,以及隐蔽引导的山泉河水等。
然后用埋在地下的供水管,送达至松山各个堡垒内部。
不懂松山附近水利情况的人,可能难以找到日军隐藏起来的进水口,可对于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的禅达人来说,他们可以根据地型改变来找到蛛丝马迹。
然后破坏日军的供水管,让把你的日军无水可用。
虽然要想找出所有的供水管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