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晶心思路通顺了:“怪不得他们要派出不止一人混进少林寺,还几十年如一日呢,不当上主持拿不到功法,而且一个两个想当上主持的机会十分渺茫,必须得广撒网。”
洪熙官听了严晶心的分析却紧皱眉头,连连摇头:“这样想不对!”
断言后洪熙官先向至善行礼才相询:“师父,既然六字真言只有主持才能修习,想来它应十分稳秘,不当主持的僧众也不会知道它的存在吧?”
至善一如所料承认:“普通僧众只知六字真言咒是佛法,人人皆可修持,却不知真言咒还有声炼气劲的法门,是少林密传。”
“这就对了,普通人不知道,武当又如何得知,如果他们知道,则他们已经当上了主持,所以他们不是冲着真言法咒而来。”
洪熙官倏地转眼看向五校:“师姑何时何地受何人提点知晓虎豹雷音之功用?”
这声“师姑”让至善禅师脸都抽动了,你们都这样了,还师姑师侄地称呼,这不是往少林寺的脸面上扇吗!
可一想到五枚的身份,至善又忍了,只在心里嗟叹了一声:“算了,反正俩人也快离开南少林,以后也不用头疼了,阿弥陀佛,色即是空,空就是看不见!”
五枚刚想说是五枚教给严咏春的,猛地想起此事是未来之事,眼前尚米发生。
她刚说了个“五”,又急忙改口:“吾从《永乐大典》看来的。”
洪熙官听懂了,却心下一沉,他一拍大腿:“麻烦了,他们是冲《永乐大典》来的。”
五枚断然否定:“不可能,他们又没有前后眼,如何能未卜先知提前进到寺里堵我。”
“他们不是堵你,而是顺藤摸瓜,知道你进入了少林才尾随而来,既是个坏消息,也是个好消息,坏处是《永乐大典》之秘泄露了,好处是找人的范围缩窄了。”
分析完洪熙官以恳求的神色看向至善:“师父,师姑入寺后有几位与师父同辈的僧尼进入南少林?”
至善稍一回忆便答了上来:“只有五人,皆是外寺挂单僧人,非本寺僧众。”
这就对上了,看来奸细是跑不掉了,原先想不到动机和时机,总是照着南少林五老的线索找,当然找不准。
南少林的劫后遗老,并不等于是南少林的遗老,以清廷的本事,弄个假的挂单僧身份,反而是最合理的办法。
同时也揭示了一点,为什么五老能在火劫中活下来,答案清晰明了,有人故意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一直在清廷的耳目之中,对手所图甚大。
然后五枚又疑惑不解了:“他们为何要打《永乐大典》的主意呢?”
洪熙官有把握,却很凝重:“因为《道藏》!”
至善和五枚同时说出了《道藏》,前者是惊呼,后者是不解。
洪熙官重重点头:“《永乐大典》无所不包,《道藏》必居其中,要知道《道藏》可是能让人创出绝世奇功的,里面或有惊世之言,以清廷大兴文字狱弱化汉民的行举,《道藏》是必焚之而后快的威胁。”
本来是想提醒五枚,因为九阴真经的事只有洪熙官和五枚知晓,不成想却引来了至善的意外感慨。
“我佛慈悲,想不到寺中前辈大德的一时异念,却给少林引来无边劫难,真是因果轮回,劫数难逃。”
洪熙官的第一反应是有故事,第二反应是怪不得至善一开始就有往事难于启齿的语气,他最后的反应是这样的隐秘最好别听,听了就得背负因果。
可他还没来得及推却,至善就说了出来。
“佛门与道门争香火,少林与武当抢正道名份,耆宿们互相算计倾轧,埋下祸根,现在到了品尝苦果的时侯了,前缘早定,如之奈何!”
这锅又厚又黑又重,小身板可背不起,至善是想拉着五枚和洪熙官下水,真是一报还一报!
迟了,五枚已经接下了:“跟《永乐大典》有什么关亲?是明室引起的纷争吗?”
真是个败家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