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上映是2011年,那时我在读初一,这些年来与之齐名的青春类影片如呼声最高的《初恋这件小事》(2011)《我的少女时代》(2015)我都一一看过,唯独这部电影,即使片尾曲《那些年》的旋律早已深入我心,也在网上看到一些破碎的段子和截图,却一直都没有看过正片。
2018年,我大二了。
看到影评中,有人拿《那些年》和《初恋这件小事》《我的少女时代》类比,并认为《那些年》是以男性视角拍摄而后两者是以女性视角拍摄,因此女生往往更爱看后一类。
如果是2011年的我,或是17岁的我,应该会无比同意这个观点吧。也许当时就是出于对这个毫无共鸣的故事的无感,就没有在这部片子大火的时候跟风观影。
但现在的我,却觉得《那些年》比起《初恋》和《少女》更为真实和动人心弦。也许也有年龄的因素在里面,但真正打动我的,是电影中对沈佳宜的心理刻画。
虽然依照“男性视角论”,这部电影对男主角的刻画应该更为细腻,但在描写沈佳宜的心路历程时,我却感同身受:
片段一、沈佳宜喜欢上柯景腾的瞬间。
也许在我们的中学时代,一部分女生会喜欢上高大帅气彬彬有礼成绩优秀的校草(参见《初恋这件小事》中的阿亮学长),但对我而言,我忽然明白如果说有一种品质最能吸引我,那就是敢于挑战权威和世俗的勇气。
当英语课上,柯景腾把自己的英语书让给沈佳宜然后站起来接受英语老师的惩罚,到沈佳宜翻开他的英语书看到那页插图上的人像被涂鸦过,旁边写着“干”和“其实沈佳宜不那么一本正经,其实还是蛮可爱的”,换作是我大概同样也会被打动吧。
我觉得电影中表现出沈佳宜对柯景腾的喜欢其实更为有理有据,更为深刻,反而是后者对前者的喜欢模模糊糊,更像是与其他同学的喜欢无异,就属于“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
二、放孔明灯那次约会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沈佳宜那段话,她告诉柯景腾,其实她没有那么完美,她也会发脾气,也会很懒散,害怕他喜欢的只是想象中的她。而柯景腾回复,我没有想象那么多啦。
我十分同意这部电影其实是男女生之间的心理差异这一评价。当沈佳宜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出不自信和迟疑时,我却觉得这个女生是那么真实,仿佛轻松地说出了我自己的困惑。
也许是因为这个故事是由真实改编,所以剧情的安排才更为触动人心吧。
有人说它矫情,有人说它俗套,但我们的青春不就是这么俗套中二并且矫情吗?
那个懵懂的年代,那个一知半解的年代,那个可以义无反顾没有杂念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物的年代,我们都曾做过最美好的梦。
这就是为什么泛滥的青春片被一群人疯狂地吐槽后,却还是经久不衰的原因。
我相信,青春是值得怀念并拍出来供所有曾经青春、或是正在青春的人在一个悠闲的午后追忆往昔或在一个深夜感怀往事的。
青春就是那么简单又那么快乐的一件事。
而这些良莠不齐的青春类影片中,《那些年》算是一部青涩又真实的存在了吧。
最后能在一起的,往往不是最爱的,而是最合适的。
今天闲来无事,又重温了一下当年看的青春电影《那些年》,每次看都很有感触,每次都有相同和不同的感受,有些感受越来越深,有些也越来越能理解,其实柯腾很幸运,能遇到一个自己这么喜欢的女孩,有过一段很美好的青春回忆,真的是一件很美好很美好的事啊,每次重温的时候,我都在感叹怎么会有沈佳宜这么可爱这么美好的女孩子啊。
“最后能在一起的,往往不是最爱的,而是最合适的。”,这句话在电影结束的时候在弹幕上递送出来,乍一眼,有被击中。是啊,柯腾和沈佳宜明明都深爱着对方,最后还是没有在一起,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样,“成长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远比同龄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没有一个男孩招架得住。”柯腾在自己不成熟非常幼稚的时候遇到了自己最爱的女孩,女孩也深爱着他,然而柯腾的幼稚让两个人都很受伤,因为喜欢所以害怕,害怕失去,两人一次次错过,或许青春就是这样吧,在一次次错过里成长,在一批批过客中最终发现对自己重要的人,逐渐长大,逐渐失去,但依然乐观。
这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无名之辈》在2018年上映时,没多少人看好这部电影,排片率第二天就从13下降到10。
但观众之间口口相传的口碑把它捞了回来,两周后票房破了5亿大关,豆瓣评分也高达8.4。
后来,学院派影评家们又纷纷挑毛病,说多线性叙事处理的并不好,说电影各方面都很平庸。所有的共鸣都源于生活经历与阅历,很显然,精英影评家们已经距离小城市民太远,更别提乡下了。
他们已经搞不懂平凡和平庸的区别,而本片描述的,正是那群不甘于平庸的平凡人。
陈建斌饰演的马先勇是平凡人,他因为酒驾失去了协警的资格,却不满于只当一个保安。
马先勇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家人,他那次酒驾导致妻子去世,妹妹全身瘫痪,女儿也日益疏离。
他所有的执念只剩下,要当回协警,因此他注意着身边所有的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