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超级战神>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赤峰城(求订阅)

绍荣沟的伪军距离哈拉山口最近,只有区区不到十公里的距离,因此命令下达之后不到两个小时,那边的八百多伪军便在一个伪军少将旅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哈拉山口!

这些伪军原以为来到军部就能有一口热饭吃,结果等待他们的可不是热乎乎的饭菜,而是冷冰冰的枪口!

虚弱的身体,长途急行军,早已经耗光了这些伪军最后的士气和力气。

因此当得知部队被包围之后,那个伪军旅长当即命令部队放下武器,立即向马铮所部投降。

而阿德日嘎的伪军情况也差不多,被骗到哈拉山口之后遭到了铁血团的包围,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也已经晚了。

以伪军的情况别说打仗了,连逃跑都没有力气,最终全部选择了投降。

截止3月26日下午,程国瑞的暂编第二军包括军部在内的主力被全歼,所部只剩下林西、克什克腾以及巴林左旗还各有一支队伍,但加起来也不到两千人。

在马铮的命令下,伪军吃饱喝足之后全部被押解回了大板镇。

回到大板镇,马铮当即命令周生等人对所有的伪军军官进行甄别,同时对所有的伪军士兵进行诉苦运动,并着手对这些伪军进行收编。

此时马铮所部在大板镇驻扎的部队有一千四百多人,此外还有超过四千余人的伪军俘虏。

另外,部队还在阿鲁科尔沁旗的天山镇有一千余人!

在对这些伪军进行改造的同时,马铮当即又派出特战队,对林西以及克什克腾的驻军情况展开调查,并命令吴大志所部准备夺取巴林左旗的林东镇。

与此同时,马铮还对南线战况非常的关注!

他很清楚此次作战对于中国的影响,就是此次战役使的中国失去了热河以及长城沿线的各个关口,使得华北地区失去了保护屏障,成为日军随时可以南下的放马地。

也是在此次战役之后,日军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极大的加深了华北危机,也为日后的卢沟桥事变以及日军全面侵华埋下了祸根!

不过马铮也知道,相比于少帅的东北军,此时在长城沿线抗战的国军表现的非常不错,尤其是西北军各部,更是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令日军大为震惊。

西北军脱胎于北洋军的直系部队,但是其真正的缔造者却是冯玉祥!

三年前,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起兵反蒋,发动中原大战。但因为阎锡山的“晋军”支援不利和张学良入关调停,冯玉祥最终兵败下野。西北军被蒋介石解散收编,余部被缩编为宋哲元的29军、孙连仲的26路军、吉鸿昌的22路军、梁冠英的25路军等,以及韩复榘、石友三的投蒋部队。

宋哲元的部队被张学良改编为29军,成为东北军作战序列,便是此次长城抗战的主力。

在接到少帅的命令之后,宋哲元急命第37师主力迅速开赴第二道关门布防,而张自忠奉命抽调所属第38师第224团和第226团,由第113旅旅长佟泽光率领开赴关门增防。

从3月10日开始,第29军便与日军展开激战。阵地工事全被日军火炮轰塌,第29军官兵在冰天雪地中拼死抵抗。

赵登禹率部绕到日军后面,发起奇袭;一举夺回高地,还俘获坦克数辆;并一度偷袭日军混成第14旅团的指挥部。

几日前,张自忠决心再度夜袭日军。

第38师第224团夜袭潘家口右翼,第226团夜袭铁门关左翼;而第37师217团夜袭蔡家峪。其中董升堂第224团在袭击白台子日军炮兵阵地得手后,又继续向三家子日军炮兵阵地发起进攻;而第217团攻占蔡家峪附近各高地及炮兵阵地,但拂晓时遭日军反攻后,第29军回撤。

喜峰口大捷毙伤日军千余人,极大震奋了中国军民抗战信心!

眼下南线的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不出预料的话,赤峰一线的日军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所以马铮现在不仅仅是要拿下整个西北六旗县,还要谋划一下赤峰城。

马铮相信,一旦拿下了赤峰城,南线的小鬼子必然震动,或许可以支援一下南线的国军部队!

3月28日夜,吴大志所部奇袭巴林左旗的林东镇,由于镇子里的伪军事先没有防备,再加上其兵力不足四百人,因此所部很快就被吴大志所部给围歼了。

此战,铁血团轻松攻克林东,全歼守军一个骑兵团。

紧接着,马铮与王铁汉各自指挥一支部队,长途奔袭林西县以及克什克腾旗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

30日夜,在特战队的配合下,王铁汉所部轻取林西县,全歼伪军一个步兵团。

时隔3个小时后,马铮等人攻克经棚镇,歼灭伪军六百人!

至此,赤峰西北部的六个旗县全部被铁血团攻克,留守本地的暂编第二军全部七千五百余人全军覆没!

不同于之前的作战,此次战役打的非常的轻松,整个过程真正缴获的时间很短,死伤的兵员也极其的有限。

尤其是伪军这边,七千五百余人,真正战死的不到一千五百人,剩下的大部分是被马铮所部俘虏了!

如此结果不但铁血团的官兵感到目瞪口呆,就连被俘的程国瑞、葛忠生、陆少华等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以少胜多的战斗不是没见过,但是双方兵力相差如此的悬殊,却打出这样的战绩,所有人都感觉有点不真实。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而且还都是他们亲自经历过的,由不得不信!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赤峰城(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