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养成一个大唐>第四百章 急躁

烽火是这个时代传递消息最快的一种方式,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不能像书信那样详尽描述到底是什么问题,只能通过火光或者狼烟的闪烁频次来确定事情的好坏和紧急程度。

姜云明和杜如晦二人相视,目光中都各自带着不同的色彩。

“进来!”

“侯爷,杜相。”罗三林进来之后依次对着两人行礼,在得到姜云明的眼神示意之后才继续说话。“烽火台传递的讯息有些奇怪,是好消息,但却似乎并不是战场上的捷报,再具体一些的就不知道了。”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罗三林行了个礼后就退下了,留下姜云明和杜如晦二人坐在房中。

“等等吧,若是有什么问题的话陛下应该会让人召我等入宫详谈的,我们在这里着急也是无用。”

烽火台传递的消息罗三林只能解读出这些,姜云明多少有些急躁,杜如晦看着姜云明的样子出声安抚,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姜云明担心的并不是这些。

唐俭才刚刚出发,一天的时间,唐俭就算是用飞的也飞不到定襄。唐俭未到,按理说李靖不会倾巢而出去与颉利作战,那么为什么会燃起烽火呢?而且传递回来的还是好消息。

“不知道定襄那边是什么情况,按理来说颉利已经拍执失思力来长安谢罪请降,这个时间药师公应该不会对颉利发动攻击的,但是如果不是战事的话又有什么需要用烽火台来传递呢?”

“现在着急也没有办法,烽火台都已经动用了,相比最多三天定襄那边就有信件传过来了,如今我们就安安静静地等着就好了。”

虽然胸有成竹,但是在得到了预料之外的消息时姜云明还是很担忧,他很怕事情发生什么变故。战败的突厥是姜云明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这里出现什么差错的话很可能全盘的计划都要被推翻,那样的话就很难受了。

“杜伯伯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吗?”着急也没有办法,姜云明只能强自定下心神,同时也想问问杜如晦之前有没有这种先例。

“这种模棱两可的消息倒还真没有经历过,不过怎么说现在能确定消息是好的,所以倒也不用太担心。”

杜如晦不着急吗?多少也有一些,但是他最起码没有姜云明表现的那么急躁,毕竟老成持重这个词不是说说而已,能做到大唐右相地步的人能是简单的?

“算了,我还是进宫一趟吧,杜伯伯要不要一起?”姜云明叹了口气,他多少有些不安心。

“不至于,如果真有什么变数的话陛下会召你入宫的,你急什么?”杜如晦有些无奈,他还从未见到姜云明有这么急躁的时候,从他认识姜云明开始这还是第一次。

“倒不是单单为了烽火这一事,这段时间还有些别的事情要做,不过需要得到父皇的许可才行。”

姜云明着急是真,但是却不至于急到这个程度,他知道这个时间即便是去了皇宫也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即便是八百里加急皇宫现在也收不到消息。他去皇宫是真的有正事,烽火一事也不过是去得个安心罢了。

“别的事情?”杜如晦知道姜云明现在身上负担的东西很多,但是现在的他基本上只在有紧急的事情时才会被李世民召入宫,所以姜云明最近在做什么他还真的不是很清楚。

“嗯,上元已经过去了,在过一段时间就要春耕了,今年的新粮种子总是要分配好的。去年虽然大旱,但是好在新粮耐旱,收成也算是不错。”姜云明计划这件事情已经很久了,只是之前一直在草原上,直到回到长安才能腾出空来。

“新粮的收成的确是不错,但是今年已经不像去年那般缺少粮种,你还要做些什么?”

“正是不缺小侄才有事儿干,要是缺的话还好说了。”姜云明摇了摇头,这事儿正好和人们的认知相反。“新粮耗地力,百姓们去年开垦出来的荒地今年已经不能用作耕种新粮了,即便是种上小麦这种平常的作物也不会有好收成,唯一能种植的就只有菽,而且还要在搭配着粪肥的情况下种植。”

“为伯倒是忽略了这件事。”杜如晦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表情有些凝重。“那以后呢,以后怎么办?”

“新粮虽然耗损地力但是产量却奇高,百姓们只需要用很少的地就能满足一家人一年所需要的的口粮,但是这需要让百姓们养成这个习惯,而小侄要做的就是推动百姓们这个习惯的养成。”

“如何推动?”

“之前小侄进宫为父皇做的那两样吃食您应该知道吧?那才是重中之重。”

“就是你所说的煎饼和粉条?”

“是的。”姜云明计划这件事情很久了,但是却只有在官方的推动下才行。“这就是为什么在新粮收获之后小侄让父皇把所有的新粮都以交换的方式收归官方掌控,因为小侄要把多余的收成都做成煎饼和粉条,这两样只要储存得当的话能放很久,但是要形成稳定的格局就需要官方把价格压低。”

“所以你进宫是为了?”

“把多余的新粮制成煎饼和粉条啊,这事儿还是交由父皇找人操办为好,因为关系比较大,而且需要的人力很多。”

“嗯,你有数就好。”

杜如晦对姜云明的决断很满意,清楚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姜云明在杜如晦的心中算是年轻一代的翘楚了,在他看来能与之并论的大概就只有李靖的儿子李德謇了


状态提示:第四百章 急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