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1985当文豪>第九十一章 “万元户”就这么实现了

贺云看着手中的汇款单,愣了许久,这才回过神来。

汇款单被单独寄来,这点他并不意外,毕竟汇款单本身就有邮寄功能,根本无需再使用信封邮寄了,他真正意外的是汇款单上的汇款金额。

一万呀!整整一万块!

他都有些懵了!

当下的一万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它意味着你可以在乡下建三套房子了。

要是再换个熟悉的称谓,那就是妥妥的“万元户”。

没错,就是“万元户”,八十年代几乎独有的名词。

改革开放之后,整个八十年代,“万元户”都是极为稀少的,在这个人均月工资还只有三十四块钱的时代,一年要想存上一万元,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困难归困难,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就比如那些去特区讨生活的胆大之人,或者是抓住了改革浪潮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他们也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万元户”。

这类人钻着法律漏洞,或者干脆从香江那边拿货,倒卖到内地,赚取其中巨额差价,甚至直接到沿海参与走私。

虽然这其中有不少人赚到了大钱,可出事的人也同样有不少,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高回报与高风险并行”。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跟此时的贺云没多大关系,他当下所赚取的钱是属于稿费,不属于投机倒把赚来的,亦不属于任何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种赚钱形式,是当下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可的一种赚钱方式。

可以这样说,贺云拿这笔钱完全拿得心安理得,别人最多也就羡慕羡慕,说两句酸话啥的,根本不会去揭发或者“讨伐”的。

“咳咳.....贺大作家,你也傻眼了吧?一万块呀!我十年的工资都不一定有这么多钱!”这时候,柜台前的工作人员也一脸羡慕的说道。

“十年?张姐,你还真敢说,你十年的工资能有一万块?想都别想了,我看至少得二十年,啧啧啧.......这当作家还真能赚钱,随随便便就能有一万块钱的稿费,弄得我都想去投稿了。”这时,另外一名工作人员白了说话的那名工作人员一眼,却也一脸羡慕的说道。

贺云对此却是尴尬一笑,也立马对着二人解释道:“李哥,张姐,你们俩都弄错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万块钱并不算是稿费,只能算是版税吧,是我的小说出版了,人家出版社给我的一笔钱而已,而且,这笔钱很有可能是一次性支付的,往后就没有了。”

“那也相当可观了,我要是能够赚到这么多钱,我都不想在邮政所干了!”

“那怎么能行,咱们这可是铁饭碗,多少人想端都端不上,李小峰,你可别做傻事呀?”这时候,那名女工作人员急忙对着那名男工作人员劝说道。

“哈哈哈.....张姐,你放心,我就是说说而已!”那名男工作人员一听这话,顿时笑了笑,打了个哈哈说道。

不过,贺云却明白,事实上,虽然现如今大多数体制内的人都舍不得手中的“铁饭碗”,但是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赚到了大量的钱之后,他们的心也跟着动了。

而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甚至整个九十年代,随着国企下岗人数越来越多,大量的人选择南下“下海”的主要原因。

实在是诱惑力太大了,不少人干脆辞了工或者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选择了南下。

这其中就有不少人积累了第一桶金,成为了后来的商业大佬。

当然,这些都扯远了,还是说回此刻。

当贺云看完了汇款单的汇款金额之后,他激动的心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于是,他紧接着又拆开了那封从京都寄来的信。

信封之中仅有一张信纸,上面大概写了四五百字,他一看其中内容,果然是《当代》文学杂志社寄来的,而且还是以主编的口吻写的这封信。

信中,对方详细叙述了《芳华》的出版情况与销售情况。

比如信中提到,《芳华》第一次出版的印刷数量仅为五万本。

但让杂志社没有想到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五万本,一经上市就迅速被销售一空了。

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部队这时也派来了代表,他们直接请求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够尽快要求相关印刷厂,再次印刷十万本《芳华》,以此来作为南方前线部队的内部刊物。

原因嘛,自然不言而喻。

对此,人民文学出版社很快就批复了这一要求,迅速让相关印刷厂,开足马力再次印刷了十万本小说《芳华》交予部队。

当然,这种事,按照保密规定,人民文学出版社是肯定不会在信中对贺云言明的,他们只是说贺云写的这部小说《芳华》,目前已经出版了十五万本,而定价则为一块八毛七。

这样算下来,这一万块钱如果换成版税率,大概也就相当于百分之三左右,已经完全达到后世版税率的水准了。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万块钱并不能算是版税,而只能算是稿费或者稿酬。

因为国家从1960年开始,就停止使用版税制度,采用的是稿费制度了。

然而,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外改革开放,原本的稿费制度其实也有一定的松动,毕竟对于原创作者来说,这样的稿酬实在有些低了,尤其是对于之后还出版了原创作者作品的,相关出版社,一般还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万元户”就这么实现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