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醒少女、并制止了她自杀的企图后,朱厚煜拿着那封书信走到大帐外、寻一个僻静处准备拆封,把香落一个人留在大帐内冷静一会儿、顺便换身衣服。
“干什么要拉余出来,那孩子害羞的样子明明很棒......”
“这你都要留下来观摩,你还是个人吗?”
“吃独食、小气鬼、死变态......”
强行把雨也拉出来之后,不满的神明大人就像苍蝇一样、不断在他耳边小声bb,自动过滤掉她的碎碎念,朱厚煜拆开了那封书信。
书信的内容分两章,第一章是李香落的亲笔信,上面仔细讲述了李比玉背叛的情报、山西重要地点的地势地貌、和许多重要将领的品性与战绩。
看得出来,香落是认真分析过、尽可能理性地写下了这封信,尽管还是忍不住在信的最后言辞恳切地请求他主持公道,但绝大部分内容都的确言之有物、对当前的局势有一定帮助。
另一封书信则是仙儿姐写的,书信的开头先给自己道了个歉:她因为对香落的敬佩和同情被说动、私下里帮助她来到前线,如果那孩子不慎惹出了什么麻烦的话,她一定会尽力弥补的。
麻烦......让天子风评受害算吗?
朱厚煜幼年时身体一直很差,稍大一些、又险些被尘世巨蟒反噬成一个疯子,虽然宫里面已经尽力为他隐瞒了,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形形色色的谣言早就流传了开来。
再加上他是真正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朱厚煜的名声一直不是很好听,如果不是他嫡长子的身份、和对士大夫的信重尊敬(表面上的),难以想象民间会怎么评价这个幼帝。
比起这些谣言,再多一个“荒淫”的恶名、似乎也不算什么了呢。
紧接着,便是燕京最近的动向、以及太后那边的想法。
燕京虽然谣言漫天飞、人心惶惶,但大部分人还是不相信小王子能攻破燕京的,附近区域的平民拼命涌进燕京城,带来了许多社会与治安问题。
那些平民是不会自带干粮进城的,再加上“乱世屯粮”的思想作祟,燕京的粮价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街面上的乞丐和罪犯像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刑部和龙禁卫的大牢都被塞满了,不得不用篱笆露天看押犯人。
现在可是秋季、过不了多久就要入冬了,如果放任民众继续混乱的话,难以想象会有多少人冻毙于风雪之中。
再奴性的人都是不会默默等死的,这么多饿疯了的流民聚集在燕京、燕京的守备力量又空前虚弱......希望张居正能挺过去吧,那家伙好歹也是位青史留名的贤相,处理这种问题应该不会太过困难才对。
总体而言,燕京的局势虽然出现动荡,但有张居正和太后的联手压阵、问题不会特别严重。
而太后那边的态度,就稍微有些难办了。
太后是一个很重视亲情的人,对她而言,李比玉再不是个东西,他也是自己的亲弟弟、天子的亲舅舅,家人之间理应互相帮持。
李家本就是人丁稀少的小门小户,她实在不忍心就这么处死李比玉,哪怕他犯下的罪孽、足以让朱厚煜剐了他十次。
就算抛去感情因素,凭李比玉的军事才能和权势,他足以在相当时间内、成为他们这对孤儿寡母的可靠外援。
最起码比天子多一个叛国的舅舅、太后多一个叛国的弟弟好。
因此、太后尽管没有明说,还是以尽可能委婉的语气表示:替李比玉遮掩他的罪行,最多剥夺他的官职和权力、押解进京,象征性地惩罚他一下就好。
看到这里,朱厚煜的太阳穴隐隐跳动了起来。
按太后的意思,她不仅不希望处死李比玉,反而有借机把他调回京城、明降暗升的念头。
“她好歹是个太后哎,应该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来吧......这些不是那个女人自己的推测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雨搂着他的胳膊、安静地倚在他身上一起看书信,见他眉头紧皱,忍不住开口安慰了两句。
“太后知道我和仙儿姐的关系,也知道、她一定会写信给我,这种事她当然不会放到明面上说,但她有一万种方式‘无意间’让我知道。”
朱厚煜无奈地苦笑了两声,他这时候才切身体会到那句话的含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他本心而言,李比玉害死李丞汐、一手导致了山西边防的崩溃,现在更是在太原城中拥兵自重、多次对他的手谕阳奉阴违,无论哪个罪名、都够自己剐了他的。
但太后无疑是希望保住李比玉的,如果他的罪行被曝露到阳光之下,本就因后宫干政而饱受争议的太后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可能被迫隐居幕后。
楚王就不必说了,宗室从来就没看太后顺眼过;勋贵们虽然表面上恭顺,但实际上是很不满被一个女人骑到头上的,能保持中立已经是给了皇家天大的面子,不存在死顶太后这一说。
由于大明的皇后普遍出身小门小户,即便她们偶然获取了巨大的权力,也缺少足够的族亲、门生之类的党羽来任人唯亲。
换句话来说,太后是缺乏根基的,但凡太后多上十几个兄弟姐妹、她和张居正的关系都不会这么和谐,就算她不起什么心思、张居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她合作。
因此,无论从感情还是利益的角度,太后都有充分的动机保下李比玉。
朱厚煜平日里的表现都与一个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