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了石中玉事件的手尾,朱厚煜命贝海石将长乐帮的手下收拢起来,购置了些补给后当天就准备离开南京城。
一行数十人刚刚走出别院、还没来得及回到街道上时,朱厚煜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剑鸣声、自己的心头出现别样的悸动。
这种感觉......龙葵那孩子就在附近!
再抬头看时,四周的街道已经被全副武装的义军所封锁,火枪、弓弩、长枪阵一应俱全,厚重坚韧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寒光。
四周的房顶和开阔处站满了虎视眈眈的龙禁卫,朱厚煜甚至能从里面看到荆州几大门派的身影,看来龙葵那孩子不仅一口气把龙禁卫和义军拉了过来,甚至还去找了徐锦标。
贝海石被这阵仗吓得膝盖一软、险些直接跪地求饶,并开始当场反思自己前半生的种种罪孽。
不能够啊?长乐帮无非是欺男霸女、勾结官府、草菅人命那一套啊?您灭我们还需要这阵仗?直接调地方的卫所来长乐帮不就完球了吗?帮里面有人背着我勾结倭寇或者蒙古人了?
贝海石沉思片刻、还是觉得自己实在罪不至此,于是扭头看向身旁的“赏罚善恶二使”,这两位神通广大,说不定能有这个排面。
赏善此时的面容也已经扭曲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的确神通广大、神出鬼没,视地方官府为无物,但衙役、地方卫所和正经的明军军团那是一回事吗?
大家虽然都是明军,但明军跟明军的区别、比人和猪的区别都大,明军的强弱划分大概为:地方衙役、乡勇团练、地方卫所、边境卫所、中央军、边军、将领私兵。
地方衙役能被飞鱼帮那群水匪追着砍;中央军在王元宝、张维贤、戚继光等狠人的带领下能跟蒙古人对砍;李成梁、祖大寿、吴三桂的辽东军连八旗看着都发怵。
在很多人印象中内战猛如虎、外战怯如狗的辽东军其实相当强悍,在崇祯诱杀袁崇焕、大凌河坑死祖大寿两万精锐后,祖大寿连破八旗中的六旗,奴酋为之震恐。
之后的锦州攻防战中,祖大寿以一支步军轻取八旗左翼,黄台吉和多尔衮的嫡系部队都被直接冲烂,大规模的溃败和逃兵甚至席卷了一旁的蒙古八旗,杀红了眼的明军追着他们砍了一路,多亏济尔哈朗和鄂罗塞臣前仆后继地顶了上去才稳住战局。
吴三桂就更不是个好惹的,松锦之战明军惨败后,他仅以宁远一城之力、在野战中大破济尔哈朗率领的清军主力,给大明留下了最后一丝体面,之后清军入关时宁愿绕密云、墙子岭的远路,也不愿意再去和坐镇山海关的吴三桂碰一碰。
什么“满万不可敌”,关内大儒的吹捧罢了,明军、最起码是辽东军,根本就不存在怯战这一回事,他们怕的是朝堂上的波云诡谲和烂到令人发指的后勤,杀辽东军最狠的恰恰是大明自己。
巅峰时期的满洲八旗尚且如此、被吹上了天的日本战国名将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倒霉之处在于迎头撞上了李如松、麻贵、陈璘,被辽东军加广东水师在朝鲜战场上直接揍出了屎。
本着“虽然我在你面前十分拉跨,但你在我爹面前更拉跨,所以四舍五入还是你垃圾”的精神,朝鲜人眉飞色舞地记录下了这场大胜,并将其命名为《再造藩邦志》。
但大家不要尬吹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日本人没有把战场局限在朝鲜、他们确实侵略了中国,不过侵略的不是大明,而是当时仍在大明羁縻之下的女真部落。
在丰臣秀吉麾下悍将“虎加藤”——加藤清正的率领下,日军以一支偏师北渡图门江、试图来一个战略包抄,然后被当地的女真人狠狠教育了一顿。
朝鲜官修正史《宣祖实录》记载:“加藤清正引兵渡豆满江,深入老土部落,攻陷城坞,胡人四起邀击,士卒多死伤”,而后就灰溜溜地逃回了朝鲜咸镜道。
值得一提的是,加藤清正不是输给了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他是被海西女真给扁了!就是那个后来组成九部联军试图制裁建州女真,却被努尔哈赤上演了一场惊天反转的海西女真。
而大家印象里的明军大概都是地方卫所和乡勇团练,就和现在常驻江浙地区、抵御倭寇的明军是一个性质,大家除了打的旗号大差不差,这群人跟边军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地方卫所的士兵压根就是将军们的奴仆,手里拿锄头的时间比拿刀剑的时间多多了,说难听点、那就是群连佃农都不如的奴兵,一千人能被几十名倭寇追着砍的拉跨玩意儿。
但义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清儿重金养出来的,伙食、后勤、军备从没缺过,只是限于没有名将和血战的磨练罢了,实力大概和朱厚煜的京营不相上下。
不过收拾一帮江湖侠客,用他们就属于降维式打击,哪怕对手是凶名赫赫的“赏善罚恶”。
赏善谨慎地思量了一下,他看了看义军手中闪闪发亮的火铳:嗯,应该不是偷工减料的样子货,这个距离挨上一轮齐射还能不死,那这本小说就不是武侠而是修仙了。
他又看了看房顶上虎视眈眈的几十名龙禁卫、彻底熄了逃跑的念头,抓捕江湖侠客、这些人是专业的,无论他和罚恶从哪个方向逃跑,都会在第一时间遭到十几名龙禁卫的拦截。
拼又拼不过、逃又逃不了,这种时候就只能投降了吧......
赏善苦笑一声,高举双手、示意自己没有使用暗器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