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把绳索的两头系在木板和船只上。
完成部署后,两艘快艇立即朝着东岸驶去,接应汉军士卒登船。
廖化的这个临时应急手段,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宋万部将士知道了廖化的计划后,士兵们纷纷跳下水,拽住木板。
等到士兵们准备就绪后,快艇立即朝着西岸浮桥驶去。
江东军的船队总算意识到了汉军的目的与决心,不顾汉军的投石和火箭,朝着浮桥位置突进。
江东军水军攻势太强烈,不时有汉军将士落水,一旦敌船截断了汉军退路,将士们就完了。
就在这时,一艘汉军快艇突然改变了方向,朝着江东军船队撞了过去。
在行驶过程中,船上燃起大火,这艘船变成了火船。
火船朝着船队义无反顾的撞了过去。
尽管江东军躲开了汉军火船的攻击,但是,船队的阵型却大乱了。
汉军的另一艘快艇,利用这个机会渡河救人,往返了整整三次,救下了不少将士。
火船的牺牲鼓舞了两岸汉军的斗志,战场上矢箭乱飞,投石车的石弹在战场上咆哮。
汉军斗志高昂,却依旧无法弥补实力上的差距。
汉军退上了浮桥,江东军的陆军也同样追上浮桥,准备围杀最后的汉军。
原本汉军防线的位置,出现了一股烟尘,魏军的兵力似乎正在南下。
值得庆幸的,江东军的水军已经被汉军扰乱了,暂时无法对汉军造成麻烦。
宋万的队伍只需多坚持一轮,就可以上船离开。
看着对岸不断倒下的汉军士兵,不少汉军将士向廖化请战,要求乘坐快艇赶到东岸,把厮杀中的战友们替换下来。
西岸的汉军将士中,持有着这种想法的,只怕不在少数。
廖化自己就有这个想法,但是,理智告诉他,能够帮助汉军撤离的,只有宋万部将士自己。
快艇迅速在河道上往返,浮桥上的汉军将士已经越来越少,少到不需要再用木板牵引,将士们可以直接上船。
快艇最后一次靠近浮桥,接应仅剩的几名,就快被赶下海的将士。
其实,宋万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先上船,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把机会给了身边的战友们。
一个又一个汉兵将士登上快艇。
正当宋万准备登船的时候,一只飞来的流箭射中了他的头部。
这位在汉军夺取浮桥的战斗中,用肩膀扛起部队进攻通道的勇士,牺牲在了同一处战场上。
他以另一种方式,逃过了违反廖化军令的责罚。
快艇没有在原处逗留,驶离浮桥,朝着西岸折返。
……
陈邵营地中那些牺牲的将士们,都得到了妥善安葬。
在撤军路上战死的汉军将士们,遗体却无法得到妥善安置。
回营之前,廖化在河道西岸边遥祭了死难将士。
宋万是战死的汉军将士中身份最高的一忍。
牺牲在这场战斗中的勇士,却不仅仅是宋万一人。
不仅仅是操纵火船,冲乱江东军船队的那些无名英雄。
那名误将沙袋当成粮袋的军需官,也牺牲在了熊山粮草大营上。
廖化的命令,是要求守营将士们在遭遇偷袭之后,焚烧粮食,护送木牛下山。
但是,这位军需官把带兵押送木牛的任务交给了副将。
军需官亲手点燃了粮草大营,并且,放弃了逃出火海的机会,与营地共存亡。
回想起战场上的这一幕幕,廖化有一瞬间的动摇。
尽管汉军的诱饵计划执行的非常成功,汉军主力得到保存,甚至还抓捕了大量江东军降兵。
但是,这些死难在这场战斗中的兵将,原本可能会是兴复汉室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牺牲实在可惜。
迟疑与不忍只发生在一瞬间,廖化要做的,是为将士们报仇。
只有任何曹魏突袭上庸郡的部队全军覆没,才能真正祭奠死者。
在西岸短暂休整之后,汉军焚烧了大营,开始进山。
陈东带领着包括陈邵在内的伤兵们,返回熊山大营,寻求詹晏的帮助与安排。
廖化和关平两人补充好粮食,带着可战兵力,汇合了丁奉部将士,开始在熊山内线行军,一路向北。
上庸郡战事,汉军不仅要胜,还得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