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三国志廖化新传>第229章 连营十里

陆逊认为江东军困难重重的时候,廖化同样感觉汉军处境棘手。

攻打宜都的时候,汉军已经集合起不少兵力。

武陵和零陵两地的汉兵加在一起,战兵数量在一万以上。

加上各种豪强武装、辅兵以及降兵,汉军账面上的兵力就更多了。

很可惜,廖化并不能集中使用这些兵力。

夺取宜都之后,汉军开始分兵。

习宏统帅零陵兵,驻扎在宜都,守卫城池,看管降兵与战俘。

宜都地势险要,守住这里,汉军便切段了江东军沿着长江西上,救援夷陵的最便利通道。

汉军主力继续北上,离开宜都不久,全军再度分兵。

樊高统帅部分五溪蛮在猇亭一带扎下营盘,成为宜都北方的一道防线。

尽管不需要绝东道,樊高的任务却并不轻松。

樊高不仅需要阻拦江东军斥候的侦查,必要时候,还得挡住北面来敌,为宜都争取反应时间。

廖化统帅苏由、沙摩柯等将领,带领主力继续往东北行军。

重重分兵之后,负责绝东道的人马,已经不足一万。

如果廖化把这些兵力集中在一点,倒也可以形成强大的军事效果。

然而,想要断绝江陵与夷陵的联系,汉军就注定不能死守一点。

为了避免江东军斥候找到汉军的封锁漏洞,增加容错率,汉军同样不能死守一条线。

汉军的唯一选择,就是扩大防御面积,进行纵深拦截。

廖化与沙摩柯、苏由二将划分好责任区,汉军再次分兵。

留下机动兵力居中策应,廖化带领的其他将校,继续按照部队编制层层分兵。

苏由和沙摩柯两人做出了和廖化完全相同的决定。

整支汉军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散开了。

以夷陵东侧官道为主干,汉军大肆修建营地,连营十余里。

以汉军的兵力,根本没有能力建造十几里的大营,将士们也并非真的需要这么多军营容身。

大多数的营地,更像一个哨所,或者,烽火台。

警戒的功能远远超过战术价值。

连营十里,让大军化整为零,扩大了警戒范围,能够有效拦截敌军斥候。

汉军的防御能力同样不弱,将士们都是来自同一支部队。

同一编制的将士们临近扎营,一旦遇敌,士卒们得到信号,便可以再次化零为整。

事实上,汉军的这个天女散花阵,也确实经受得起实战检验。

陆逊的判断很正确,孙权并不会放弃西荆州。

得知宜都守军突围的消息后,孙权没有在第一时间派兵收复失地,而是派出使者,联络夷陵。

在汉军的拦截下,这些江东军的使者即使没有身死,也无力西进。

江东军开始集合人马,试图派兵打通汉军的封锁。

这段时间,汉军已经击退了两拨试图前往夷陵的江东军。

第一个与廖化交手的,是汉军的老对手孙桓。

孙桓的部队刚刚从宜都突围,损失惨重,即使补充了新兵,部队战斗力还是没能恢复。

但是,孙桓到达战场的时机选的很好。

汉军立足不稳,没能彻底完成营区的建设,防区内有不少破绽。

面对江东军的突袭,汉军没能立即做出有效抵抗,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江东军优势开局,孙桓却没能抓住战机,趁机突破封锁,杀进夷陵。

从主将到普通士卒,都过于注重自身安全,这支部队在行军过程中异常谨慎,在警戒汉军的过程中浪费了太多兵力。

得到孙桓的助攻,汉军成功完成了兵力调动,对孙桓发起反击。

江东军攻势受阻,将士们丢掉了所有战果,向东撤军。

战后,廖化惩处了一些犯错的将校,补上了汉军防御漏洞,加快了营区建设。

孙桓败退之后,过了几天,江东军派出了第二波部队。

这一次统兵西进的,是徐盛。

徐盛虽然能打,但他的部队在宜都城外全军覆没,麾下将士大多是江东军新兵。

徐盛部的新兵们不仅没能发挥出实力,反而在攻营过程中手忙脚乱。

汉军的防线却基本成型,依托连营,各部将士对江东军采取坚决阻击手段,江东军同样无功而返。

连续击败了两拨江东军,孙权似乎终于意识到了汉军的实力。

江东军没有急于发动第三波进攻,部队在麦城集中。

廖化并没有因为两次胜利就沾沾自喜,作为防守的一方,他不能有丝毫马虎。

汉军即使胜利无数次,失败一次,就将失去一切。

廖化派出大量斥候,打探起敌军的情报。

汉军的目的是绝东道,因此,为了避免江东军斥候穿过封锁,任何人进入防区,都会遭到劝返与攻击。

江东军却没有这么做,敌人对斥候的防范力度很小。

汉军斥候大多避开了江东军的侦查,不仅打探出了麦城江东军的情报,个别胆子大的斥候还混进了麦城,潜伏了下来。

斥候们的消息并不准确,可以确认,江东军在麦城一带集合重兵。

再加上孙桓和徐盛进攻失利的将士,江东军已经集结起超过五千大军。

江东军暂时由老将韩当统帅,驻扎在麦城。

廖化立即召集部将,进行军事会议。

廖化先肯定了将士们的功绩,“众将无中生有,迅速建立起连营,不仅阻挡了江东军斥候的侦查,还打退了江东军的两波突袭,你们辛


状态提示:第229章 连营十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