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南明大唐王>第180章 覆没在即

苏克萨哈是一个识时务之人,只看他自多尔衮死后,便立即带着两白旗向皇帝摇尾乞怜,就能明白这人的行事作风。

但是这人却是一个没有多少远见之人,性格方面也算不上有多坚韧,从他对内压制两白旗内不满之人,对外处处向鳌拜退让,以为这样就能保存自身的作法,委实令人难以觉得他是个聪明人。

虽然满清皇帝占着大义名分,他又没有多尔衮显赫的身份,想要硬杠确实是找死,但他只要还占着两白旗旗主的位置,那就注定他不会落下什么好。

毕竟处处退让并不代表你就没有威胁,若是你足够聪明的话,那就在打压完两白旗的不安定份子后,痛痛快快的将军权交出来,这样虽然不一定能有善终,但却还有一条活路。

但你既占着茅厕,又弄的内部怨声四起,让皇帝收拾你之时,甚至都不用去考虑两白旗会不会不稳,你这不是自己上杆子找着去送死么?

这种性格落在如今的局面上,也是被苏克萨哈发挥的淋漓尽致,三条路中,上策就是抓紧时间撤回江北,能撤多少撤多少,保存有生力量。

中策是立即掉头向南,不惜代价拿下大孤山进入饶州府,从此海阔凭鱼跃,无论是去祸害江西,还是借道迂回赶赴南京,都有足够的挪腾空间。

下下策就是硬攻小孤山一线占据绝对地利的明军,毕竟就算付出惨重代价拿下小孤山,也并不代表从此便安全了。因为如今的南京还有数万人马在等待着他,后面还有十数万明军虎视在后。

他原本就无法击败这十数万明军,再去招惹明军另一支重兵集团,最后的结局肯定不会是多美好。

但苏克萨哈的选择却是硬攻小孤山一线,原因也很简单,那便是南京绝对不容有失,否则他小命必然难保。

不过他却是忘了,若是麾下损失过大,就算是成功救援下南京,他的下场依旧好不到哪里去。

在彭泽县城,王得仁这个拆迁钉子户就驻扎于此,在无数的清军的包围下,就如同惊涛骇浪之中的一叶扁舟,更可怕的是,王得仁部因为急行军而来,所得到的粮草补给只有半个月的份额而已。

但是王得仁却是根本不担心粮草不济的问题,因为在明军不断的压迫而来的情况下,清军不可能在这里还能耗上半月之久。

看着没有攻城器械的清军在城下不断的叫骂叫阵,心情愉悦的王得仁甚至搬了一张桌子立于城头,边吃着点心,边观看着清军的在城外愤怒跳脚。

这个时候守城,与之前的心情已经大不同,如今的他可谓身心俱爽,就在这里坐看清军折腾,却丝毫不用为自己担心。

在彭泽城下,因为王得仁部战力极强,为了防止王得仁出城捣乱,并保持对彭泽城的威慑,清军围困彭泽城的兵马数量更是高达近万之众。

至于跟在后面的明军主力,苏克萨哈更是留下近四万的兵马殿后,这样三处分兵,苏克萨哈能用于攻打马当镇一线的军队便只有不到两万人。

而明军迂回而来的军队,数量则在一万三千人上下,因此如此的局面可谓极为难堪,前面攻打明军的清军,武器装备不如明军,数量也只是略微胜出。

在挟地利而守的明军面前,清军根本就占不到丝毫便宜。

连续进攻了数日,明军阵线却是巍然不动,甚至还有明军趁势打了几次防守反击,让蒙古军队与绿营兵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江南这地方,除了处处都是江河水网以外,更是山脉临立,想要绕路而行,都是一件不太可能之事。

绍武元年七月二十九,在郑成功、李成栋二人成功拿下南京城之日,马有功、钱可雄二部在明军水师火炮的配合下,终于成功拿下大孤山阵地,彻底的将清军向南逃窜的道路完全封死。

八月初三,明军水师依靠船只众多的优势,于南湖嘴一战中,击沉江宁水师大船三艘,击伤六艘,取得了南湖口大捷,江宁水师遭创严重,只能向陆军靠拢,寻求保护。

八月初六,明军攻克湖口,彻底将清军压缩在湖口、彭泽、马当镇这一条狭窄的地域之中。

生死关头,苏克萨哈再也顾不得保存实力,连续发动数次大规模的攻势,希望能够重新夺回湖口这座虽然不大,但却极其重要的战略要点。

这个时候的他,对回师南京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他现在唯一想要的便是立即夺回湖口这处港口,并在水师的配合下,撤向江北重整旗鼓。

但是这个时候再发力,已经有些晚了,明军虽然野战对攻之中天然处于劣势,但是防守作战,却是牢不可破。

不断的冲击之下,清军骑兵在火炮火铳面前死伤累累,这里战场区域狭窄,骑兵根本施展不开,轮番攻击之下,也只会成为明军最好的靶子。

这个时候的明清两军形势,已经完全颠倒了过来。

明军已经不再急于求战,只要将清军团团围困在这狭窄地域之中,清军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生路可言。

虽然尚士杰、黄自健、陈献诚孤军驻守于外,但是明军有极大的水面优势,可以通过水师将各部联系在一起,无数粮草补给还是弹药补给都十分的顺畅。

但是处于包围圈内的清军,为了快速回援南京,原本就已经丢掉了大部分辎重粮草,如今在包围圈中又耽误了这么久的时间,补给已经开始出现紧缺的现象。

粮食还好,短期内还能支撑的


状态提示:第180章 覆没在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