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导演传奇>0021 【媒体的夸赞】

来去的机票是华谊给订的,一行十几人全都坐在飞机上,昨晚闹了一宿睡得少,大家都有些困乏,在飞机上蒙眼睡觉。邵帅军却没有什么睡意,要了份报纸拿在手中,是一份《京都娱乐信报》。

翻了两页,就到了影视资源的版块,上面赫然有一个大标题,写着“85后导演,两千万票房”。

本报消息,昨i下画的电影《活埋》,作为一部投资不超过10万元的超低成本电影,成功创下了2350万的票房奇迹,仅次于《指环王:王者归来》与《冷山》,位于年度票房的第三名。而作为本片主演、编剧与导演邵帅军,86年出生,今年才刚刚满18岁,创下了最年轻千万票房导演记录。

电影《活埋》讲述的是一位在伊拉克开卡车的男子被绑匪袭击,埋在了棺材中,醒来后打电话自救的故事。整部影片就只有这一位演员,不停的打电话向外界求助,镜头也仅仅局限于一只木板棺材中。

很难定位《活埋》是哪一种电影,它不是恐怖片,没有血腥与惊悚,也不是文艺片,没有冗长的爱情、亲情与友情,更不是大片,恐怕史上就没有比它的成本更低的电影了。它只有一个演员,在棺材中翻来覆去90分钟。

但是作为第一次指导电影的邵帅军,用他卓绝的才华,赋予了这部电影生命。一个人的电影,只需要一部电话,就能延伸出一副浩瀚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苍白的,而是多彩的,充满了社会的影的最深处。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十八岁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它颠覆了我对华语电影的看法,以前我们只会用矫揉造作来堆砌文艺片,或者大投资换来了尽是屎尿屁。通过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原来我们中国人也能拍出好电影,支持华语电影崛起!”

这是一位看完电影的观众,接受本报采访时所说。大部分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都表示这是一部十分杰出的影片,而2350万的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有人不喜欢它。

“哦,你问我对《活埋》的看法?抱歉,我没有看法!为什么?因为开头三分钟它就成功把我催眠了。”

显然这位观众并没有领会到电影的jing华,从影片的发行方华反馈的消息称,《活埋》的口味属于小众,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票房,很大一部分是电影表现出的深刻内涵,让一部分观众选择再看一次,甚至再看两次。

……

“《京都娱乐信报》不会是华谊兄弟投资的报纸吧,怎么把我跨成了一朵花?”邵帅军捅了捅准备睡觉的赵城,两人座位挨着。

赵城打个哈欠:“这有什么奇怪,《活埋》不是报名魔都电影节了吗,为了能在电影节上放光,公关部花了大力气吹捧,不只是《京都娱乐信报》,还有十几家报纸,都花钱请人写了好评。还有网上的论坛,只要是有关电影方面的,都请**发帖赞扬,疲劳轰炸。”

“至于吗?就算在魔都电影节拿奖了,又能怎么样。”

“怎么会不怎么样。”赵城索xing也不打算再睡了,“在魔都电影节拿奖了,才能吸引老美关注,要不然《活埋》凭什么去参加圣丹斯电影节。”

“你们真打算参加?”

“为什么不,反正活埋已经大赚了,剩下的就是卖了一百万也是赚,还能顺带提高一下公司的名气,何乐而不为。”

“去参加了,获奖的机会也不大。”

“当初你不是很有信心吗,跟王总说《活埋》专为圣丹斯电影节而拍。”

“我那是为了抬价……”

“不管了,反正我们挺看好活埋的质量,这里面的噱头实在是太足了。米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完全是拓荒,失败了又如何,要是真找到买主了,就能搭上一条线,为以后的电影销往米国打基础。”

邵帅军点点头,觉得《活埋》还是应该有市场的,毕竟原版的成绩在那摆着:“也好,你们打名气,我还能沾沾光,以后说不定也能去米国拍大片呢。”对于这种宣传手段,邵帅军没有装清高不屑,多花一分钱宣传,让电影多赚一块钱,是个人都会选择这么干。

娱乐圈就这样,你无法去改变什么,只能保证自己去不去这么做。邵帅军负责拍电影,别人负责宣传,两不相干。

下了飞机,大家就分开了,邵帅军等人赶回剧组,赵城则去了县zfu跑手续。赵城现在就是空中飞人,京都山城来回飞,公司的事物要忙,剧组的事情也要忙。当然,签协议的时候,他有票房分成作动力。

到了剧组,邵帅军再次全身心投入到了电影的拍摄之中,没了琐事耽搁,电影的进度是一i千里。

脑海中有原版作比较,邵帅军拍起来得心应手,一切都井井有条的进行中。

很快,一个月时间就过去了,电影的镜头拍完了三分之二。

在这期间,不少媒体过来探班,大多数想要采访邵帅军,都被邵帅军以工作忙为理由拒绝了,然后将一干主演推出去。有华谊的宣传,有《活埋》的底气,媒体也是高度关注《疯狂的石头》,电影还没拍完,主演们都在各大报纸、娱乐新闻中混了脸熟。

只有邵帅军,深居简出,躲着记者。记者要写他的新闻,翻来覆去也就两张照片,一张是开机仪式上拍的,一张是庆功宴上拍的。连一张单独照都没有。

时光荏苒,这一天拍摄是一组外景镜头,这组外景镜头选景地点有点特殊,需要在融侨半


状态提示:0021 【媒体的夸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