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月、张族长和村长三人一起来到黄财主家。
不愧是财主,院子比张晓月的大了好几倍,院子里还有假山和花园。不但院子大,房子也多,并且装修都很好。
因为是来求助黄财主呢,所以张晓月只是匆匆一瞥,根本没有仔细看,更谈不上好好欣赏了。
黄财主让人把张晓月三人带入会客室,会客室都比张晓月的三间堂屋宽阔且敞亮。
会客室里的墙上挂着一副田园图,左右各挂有一副对联,张晓月熟的很,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水画下面是紫檀木茶几并两张太师椅,会客室左右又各放了一张紫檀木茶几和两张太师椅。
带领张族长三人进来的仆人,把三人带到会客室,让三人坐下后就去请黄财主了。
不过一会儿,黄财主就过来了,先是和张族长互相行礼,接着又和村长互相行礼,看到张晓月点了一下头,然后就坐到主位,让张族长三人也坐下。
张族长和族长等黄财主坐下后,才坐在右边的太师椅上。
张晓月没有坐,而是选择站在张族长的身后。
张族长首先道:“冒昧前来叨扰,是有一件事情想与黄老爷相商,还望黄老爷不要见怪。”
黄财主客气的道:“张族长客气了,有什么事请说。”
张族长就看了一眼身后的张晓月,张晓月接受到就往前走到张族长的左侧,然后张族长道:“黄老爷,这是我张姓家族的张晓月,她前段时间买下一座山进行开荒了,雇佣了很多村民。”
黄财主对此事有所耳闻,只是没有见过张晓月本人,此时听张族长说起,特意看了张晓月一眼,发现原来是这么小的小姑娘,于是道:“有所耳闻,只是没见过真人,今日才有幸得见,怎么事情与她有关?”
张族长颔首道:“正是与她有关,她今日想给村民发工钱,可是苦于手中铜板不够,又不想失信于民,所以特意让我们作陪,前来和黄老爷您换铜板。”
黄财主闻言,看了张晓月一会才道:“不知张姑娘要换多少银两的铜板,我好叫人前去抬来。”
张晓月没想到黄财主这么好说话,就从怀里掏出四十两,道:“黄老爷好,我想与您换四十银两的铜板。”
黄老爷本以为张晓月可能会换许多,还想如果不够,就让人快马加鞭去镇子上的钱庄换,听了张晓月的话,才知道自己想多了,也是一个小小的姑娘能换多少铜板呀。
也不是黄财主看不起张晓月主要是这里的村民们都不富裕,家里有个一百两银子的人家就已经算是很有钱了。
黄财主抚了抚胡子,道:“张姑娘要换的铜板,我这里够,只是不知道张姑娘想怎么换?”
张晓月心里想:当然是按照钱庄的换最好了,可是不知道你答应不答应,就问道:“黄老爷想怎样与我换?”
黄老爷诧异的一下,他本以为张晓月会直接说出来的,没想到自己变主动为被动了,笑着道:“那得看看张姑娘手中的银子是好是坏了,好的话就和钱庄换法一样,坏的嘛,就得另说了。”
张晓月点了点头,心中暗喜,觉得自己手中的银子应该可以按照钱庄的换法换,就把所有的银子给了黄财主。
黄财主接过,看了看,发现竟然都是含银成分很足的银子,抬起头来道:“姑娘手中的银子都是好银子,那就按照钱庄的换法换。”
张晓月今天带来的银子其实都是冯浩然给的,当然都是好银子了。
黄财主把站在门外候着的仆人喊进来,然后吩咐道:“你去找黄管事,让他找人抬来两筐铜板,就说我有用。”
仆人领了任务,快速的跑了,不一会就回来了,弯腰和黄财主道:“禀告老爷,黄管事一会儿就到。”
黄财主点了点头,挥手让其退下。
张晓月看着面前两筐铜板,暗骂自己大意了,竟然没有让张老四驾着牛车来,这么多铜板,她可怎么一下子整家走呀。
好像知道张晓月的为难,黄财主又吩咐道:“黄管事,你派一辆马车,把张姑娘还有张族长、村长以及这么些铜板送到她家中。”
黄管事道:“是,老爷。”
就这样,张晓月不但同黄财主换得了铜板,竟然还让黄财主派马车把东西送到了家门口。
张老四和谢君帮着把铜板卸下,又同张晓月一起谢过黄财主派来的人,就把所有的铜板抬到了家中。
张老四已经从李氏那里知道张晓月今天要给村民发工钱,刚才也是发愁没有这么多铜板呢,见张晓月出去一趟就把所需的铜板拉来了,好奇的道:“你去哪里换的铜板。”
张族长和村长都没有回家,而是和张晓月一起来到了张晓月家,村长听了就道:“月丫头同黄财主换的!”
张老四赶快见过张族长和村长,然后问道:“黄财主和你怎么换的?”
张晓月知道他问的啥意思,于是道:“和钱庄一样,一两银子一千二百个铜板!”
张老四暗暗放松下来,道:“那就好,那就好。”
把铜板刚放好,陆陆续续就有开荒的村民们赶了过来,原来已经到了张晓月说定好的时间了。
张晓月让李氏拿出之前招工时的名单,然后念着名字,一一让他们来到前面把应该所得的工钱领了。
把基本的工钱算了,张晓月就大声道:“我这里还有三名表现良好的名单,我现